大连福昌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建筑在建造过程中,工程造价预算直接影响建筑建造的质量,因此需要对工程造价预算进行控制,造价人员对工程预算进行经验总结,降低施工单位支出成本,保证建筑施工质量,提高建筑施工效率,提升施工单位经济效益。本文对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进行分析,对工程造价预算的控制要点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策略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无外乎以下几点原因,预算设置不合理,影响要素较多,施工控制能力较弱,工程管理方法不合理,因此,造价人员要做好预算编制工作,完善设计预算控制,严格控制造价变更流程,控制施工中造价预算,提高施工人员素质,通过以上策略,提升建筑的效率和质量。
1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
1.1预算设置不合理
在预算的设置上,存在不合理的现状。造价人员缺乏预算编制知识构架,在造价管理上缺乏整体性思维,对工程项目没有细致了解和分析,造价方案漏洞百出,造价编制缺乏实用性。此外,建筑工程的预算没有达到施工的要求,对施工设计阶段没有指引作用。
1.2影响因素较多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施工材料、设备的单价出现浮动,进而影响造价整体的预算,材料价格上涨,施工成本相应增加,有时会出现造价成本超出预算范围,因此,预算编制人员需要考虑的因素诸多,避免出现预算超支的状况。
1.3施工控制能力较弱
预算编制人员在造价管控上,存在认知不足的状况。预算的把控跟投招标环节一样重要,可以说,预算编制是可变的过程,对其进行科学把控,可以降低施工成本,提升施工质量,便于施工后期的管理,从设计、竣工阶段都要进行造价把控,要提升造价控制管理能力。
1.4工程管理方法不合理
建筑工程由于施工周期长、环节繁多、技术复杂等特点,在施工管理上较为困难,因此,施工单位需要建立监管部门,加强施工团队监督管理职能,对施工的细节进行把控,保证工程顺利推进。有的建筑施工团队将工程分成不同的施工模块,以承包的方式转接给其他的施工团队,造成管理的困难,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2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控制要点与应对策略研究
2.1做好预算编制工作
在建筑造价编制上,做好预算编制工作,预算编制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工程施工质量,避免出现预算超支的现状,可以说预算编制是造价控制的基础,在预算编制中,编制人员对现场施工情况进行了解,保障预算编制的合理性、科学性。
在预算编制中,对工程进行勘探,出具勘探报告,对施工地形进行测量,确定施工设计图纸,对类标准图集进行收集,保证施工顺利推进。编制人员对预算的定额进行确定,对结算的方式进行统一的把控,进而确定工程计量规则,对材料、设备预算进行明确,在设计图纸分析中,可以通过定额单价,对工程量总造价进行确定。
预算编制人员充分了解设计图纸,对设计的目的进行确认,对图纸有效分析,对预算进行分项编制,避免出现重项漏项的现状。此外,对预算编制影响因素进行确认和分析,对材料和设备的规格种类进行确定,保障单价的合理性。
2.2做好设计阶段的预算控制
在设计阶段,进行预算控制,对设计师严格要求,设计师遵守合同条款内容,对施工材料仔细分析,对建筑工程不确定因素进行总结,并告知承包商和施工团队,设计师还要考虑不可预测因素,比如自然灾害情况,制定灾害抢险施工方案。
施工过程中,存在设计变更的状况,致使造价预算出现变化,在设计造价把控上,确定工程的投资金额,对预算进行把控,设计师严格按照预算的标准,对设计图纸进行相应的变更,变更需要三方现场确认,保证设计变更流程的真实性。
2.3严格控制工程变更造价
在造价管理中,对变更的造价进行把控,避免预算成本的增加,每次造价变更,都会产生不同的成本费用,要从以下几点进行造价变更把控。
首先,对工程材料进行确定,避免工程材料缺失影响造价把控,保证工程造价变更的合理性,灵活控制预算。将预算控制标准放在设计、质量验收、施工技术上,保证工程相关材料的完整性,对建筑竣工结算提供数据材料支撑。
其次,对工程造价变更争议进行把控。分析使材料变更的成本,避免施工成本增加,减少争议现象出现,降低变更造价成本投入,保证施工质量,有效控制工程变更成本的运行,提高施工效率。
再次,在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工程必须要进行变更时,则需要造价预算控制人员结合未变更的材料进行预算,积极做好变更后的工程造价控制,尽量缩小变更前后的工程预算差异,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造价预算控制质量。
2.4对工程实施阶段进行严格的造价预算控制
工程实施阶段中涉及到很多可预测和不可预测的因素,也是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最难阶段,因此必须重视该阶段的造价预算控制。首先,应做好施工材料的造价预算控制,材料成本约占整个工程成本的60%-70%,在保证施工材料质量的基础上,尽量避免在施工中出现材料浪费的现象,做好建筑工程日常施工的材料管理,降低材料的浪费率。
其次,应对工程实施进度进行有效地控制,施工进度越长,所租赁的设备、人工费用以及其他的费用就会越多,因此,应在保证施工质量、安全的基础上,尽量加快工程进度,从而有效减小施工单位的资金投入。
2.5提高人员技术和职业素质
造价预算管理师本身不仅要具有较为广博的专业知识,还应该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另外,相关的法律知识也是需要了解的。我们都知道,工程造价预算管理工作本身就需要工作人员的细致性和严谨性,而且工作条件较为恶劣,需要到工程的第一线来完成工作。
他们往往需要接触到最前沿的资料和最严密的数据信息。因此,造价预算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也应该达到一定的水平。真诚、无私的工作作风要体现在这些人身上。对于建筑工程企业来说,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的造价预算管理人员是非常必要的。
3结束语
总的来说,对于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在设计阶段,进行预算把控,对预算成本进行确定,对设计图纸进行确认,保障施工技术合理性。在造价变更环节,进行三方现场确认,在预算成本范围内,进行设计合理变更,避免预算成本超支。在预算编制应对策略上,提高编制人员技术和职业素养,对施工阶段造价严格把控,对施工进度、设备租赁等条件进行确认。
参考文献:
[1]于永文.浅析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及把控策略[J].地产,2019(13):85-85.
[2]郜玮.浅析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与策略[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9,000(048):242.
[3]李晓萌,熊瑛.浅析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与策略[J].农家参谋,2018,604(24):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