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宁波 315200
摘要:目前,我国的建筑发展迅速,施工技术的发展也有了相应的进步。随着我国近年以来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由于施工人员较为复杂、作业环境较差、施工的工期较短等因素,施工过程的危险源也是相对较多的。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经常发生,例如坠物伤人、局部塌方等情况。这些情况都给施工企业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经济与财产的损失。从施工现场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安全责任不够明确;另一方面企业的内部技术施工存在问题,施工现场的技术施工存在一定漏洞,同时缺乏必要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责任不能够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人员。由于技术施工人员和操作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不到位,整体缺乏安全技术的培训,且存在违章指挥与操作的情况。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特点;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引言
施工技术和项目现场管理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在管理过程中,施工的技术特点又决定了工程的管理方法和措施。施工技术与现场管理相辅相成,二者缺一不可,既要保证施工技术达到高标准,还必须具备良好的现场管理条件。
1建筑工程的技术特点
建筑施工的安全技术施工是项目具体的施工重要组成成分,项目部是施工方的核心部门。保证工期按时完成,首要的就是要建立起完善的技术施工体系与精干的领导班子。对施工流程中的全项目进行统筹规划与科学安排,妥善协调好各项工作内容,有序推进建筑工程施工项目。(1)建筑工程技术前景广阔随着我国科技水平不断发展,建筑产业发展趋势将会是数字化和信息化。建筑工程作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一种新型的产业,建筑智能化的理念是以科学发展为理念。与此同时,在公共建设过程中为了提高公共建筑的质量,采用了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政府也为公共建筑建设加大了财力物力方面的投入。公共建设也向节能环保方面发展,因此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公共建筑智能化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2)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广与传统建筑行业相比较,公共建筑智能化建设涉及的领域更广,包括电气工程和信息技术等,导致了对公共建筑智能化技术施工难度较大。当下我国在公共建筑智能化技术施工方面研究不够深入,涉及建筑智能化领域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国的建筑智能化发展较慢。(3)建筑工程技术发展快虽然我国科技水平快速发展,但由于公共建筑智能化工程发展处于初期,发展时间也不长,导致目前我国公共建筑智能化整体水平较低,没有形成完善的发展体制。在公共建筑智能化技术施工模式方面,由于采用传统的技术施工模式,技术施工模式的效率然比较低,从而造成了技术施工成本高的局面,并且智能化水平低。
2当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以及现场施工管理出现的问题
2.1 建筑技术不够先进
建设项目是一个长期的项目。与其他因素相比,建设项目的建设技术和现场管理包括建设项目的开始和结束。关于项目的具体实施,目前的施工技术还不完善。当前大多数建筑项目仍使用传统的建筑技术,而内部人员使用先进设备的情况相对较少。同时,施工人员没有按照具体的施工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影响施工效率和质量。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区域的特点,如果不能灵活地调整结构方案,则会阻碍一定的施工过程,从而影响施工项目的质量和施工进度。
2.2 管理问题
在规划建设项目时,一些施工管理人员更注重建设项目的质量,而不是现场安全管理,缺乏安全意识,导致一些施工现场没有采取安全措施。还有一些建筑工人已经在建筑行业工作了很长时间,接触过不同级别的建筑项目并参与了一个新的建筑项目,他们没有遵守建筑经理和建筑公司员工发布的规定,这种情况下,不仅难以提高施工项目的执行效率和质量,而且在施工项目的施工中也存在许多潜在的安全隐患。
3建筑工程技术优化措施
3.1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方案编制
在翔实的技术调查、图纸研读、图纸会审后,应进一步梳理相关技术资料、企业资源组织能力、企业生产能力、机具设备状况和技术水平等相关信息,随即进入技术管理工作的核心环节——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方案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是对施工活动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具有战略部署和战术安排的双重作用,编制内容应凸显其全面性、指导性。专项施工方案作为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措施项目实施的依据,应就如何实施进行详细的说明,编制内容细节具体、可操作性强。其中,危大工程专项方案编制应明确相关人员职责,强调验收流程及责任等相关内容。管理者应重视施工组织和方案的动态管理,确保内业文件资料与现场实施情况有机统一。具体编制应根据《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2009)以及工程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实施。
3.2科技创新与小改小革
从建筑业四新技术、建设部十项新技术的发布到预制装配式建筑市场占比的提升再到建筑工业化概念的深耕,建筑业处在一个急需变革的时代。但大量的新技术运用仍取决于工程本身的定位与设计意图,是施工企业无法左右的。施工企业只能以工程项目特、重、难点为依托,挖掘材料、设备、工艺、技术在当前水平下的有限突破口。施工技术管理者深知工期、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和成本管理的痛点和难点,从痛点的起因着手分析,通过施工观察、查阅资料、市场调研与集中研讨后所采取的包括组织调整、制度建设、技术创新、效果评价等手段都应纳入工程创新领域进行总结和分析。科技创新固然重要,但并非每一个工程都具备科技创新的条件和实力。因此,比起“人无我有”的凤毛麟角,“人有我优”、以经验和试验为基础,从传统管理措施中谋求新的变量,激发施工技术管理活力的探索和勇气,更值得广大施工技术管理者学习和思考。
3.3预先开展施工控制
事故的控制是两个阶段的进程。在事故发生前全面消除安全隐患,降低事故发生率;在事故发生后减少人员和经济的损失。对应的,在事故发生前,项目施工方应该依据该建筑项目的具体特征与建筑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对各类施工项目进行规范管控,并建立起相关的安全技术施工制度。其中包括,水电使用安全制度、施工作业操作安全制度、施工现场安全保障制度、施工现场防范火灾、台风等安全制度;在事故发生后,要尽可能地降低损失,同时也要建立施工项目的安全事故上报制度,这对控制施工项目安全性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例如,施工现场出现重大安全事故后,项目的负责人应该快速向企业领导人以及相关政府部门进行上报,不应拖延超过24小时。
3.4加强完善和构建奖罚机制与责任落实机制
首先,有关的建筑公司可以通过制定完整的薪酬和罚款机制明确规定公司薪酬和罚款机制的内容,为在各种建筑环境中蓬勃发展的建筑人员提供物质利益,对于不遵守规章制度,违反规章制度的施工人员,将根据因违反施工人员规定的损失程度,对有关管理人员进行不同程度的处罚,增强建筑工人对违法行为造成的损害的认识。此外,施工管理人员还应建立明确的问责机制,明确表达各级政府对施工人员的建设责任,加强施工人员在施工管理中的关注度,并确保所有参与的施工项目得到落实。
结语
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结合现场管理工作对施工单位来说非常重要,不仅可以提高施工项目质量、增强施工项目安全、保障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成本,同时,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还有利于提高施工单位的核心竞争力与市场综合竞争能力。所以,施工单位应重视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结合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基础和保障。
参考文献:
[1]徐广占.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15):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