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地质灾害勘查设计与治理进展及建议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1月1期   作者:鄢发斌
[导读] 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人为条件下,影响或破坏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的地质现象。
        鄢发斌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区域地质调查队 四川省成都市 610213
        摘要: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人为条件下,影响或破坏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的地质现象。目前,我国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滑坡、地震、崩塌、地面塌陷和泥石流等。由于这些灾害对当地人民的影响严重,地质灾害的调查和处理非常重要,是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的重要任务之一。
        关键词:地质灾害;勘查设计;治理工程;
        地质灾害对于人类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严重的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地质灾害的勘查技术与设计得到了很大的完善与创新,在地质灾害的治理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地质灾害问题仍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在地质灾害勘查设计与治理中还需要不断的加强勘察技术与治理技术。
        一、地质灾害的实质
        例如地震、泥石流、台风、大暴雨以及崩塌等会严重影响人类生命财产的对大自然和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就是地质灾害,它往往是由于人类不环保的行为和自然周期性运动造成的。在地球的内部由于各种核聚变充满着能量,一旦能量超出承受的范围,便会通过例如火山爆发、地震等作用释放能量,在此过程中地球内部的能量得到了释放,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山川等也发生了位置和形状的变化。当地质灾害发生后,对于改变较小的地理区域应进行恢复原貌的修改,对于改变中等的地区应进行设计后修复并增设新的加固措施,对于改变较大的地区应进行人员驱散,由于地理环境的改变,该位置不适宜人类继续居住。
        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过程中的难点
        1.我国地质地貌的多样性增加勘查设计的难度。我国地质地貌十分复杂,山川河流、荒漠高原、冰川冻土等多种地质地貌混杂,这样就会大大增加地质工程勘查的难度,主要表现在:①复杂的地质地貌使得难以追寻地质破坏源的深度和广度,这样就很难提出防止灾害发生的措施。如地震源的追寻等,地震源长达数千公里,在这数千公里的区域,地震带来的地质损害是巨大的,地震可以造成地质结构裂缝,从而影响区域内的工程建设施工。②复杂的地质地貌增加的地质勘查的难度。不管是地质雷达勘测还是GPS定位或者电磁脉冲探测,其不能全面和深度探测地质结构状况。
        2.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限制了地质灾害工程勘查设计难度。社会生产发展是人为的破坏地质结构,加速了地质灾害的引发,主要表现在:①石油开采、工程施工,造成地质结构稳定性、安全性降低。因为地下无休止的开采,使得地下地质结构空间变得空洞,失去了受力平衡,那么地质塌方、山体缓坡,在所难免。而且人为破坏还在不断加剧。②人们对生存环境认识不足,造成了地质灾害勘查设计的难度。如水源地的保护等。如果对水源地保护不力,那么水源地就会发生严重的污染,对人们生活健康不说,而且一旦受到污染,那么使得地质岩层就会腐蚀酸碱化,看似对建筑工程没有多大影响,但是长期下去不但造成地表水污染,腐蚀后的岩土层就会失去原有的剑固定和稳定性,这样就会改变地质岩土层性质,在此基础上的工程建筑,也会被岩土层腐蚀影响。
        3.地质灾害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勘查设计难度。地质灾害发生的不确定性使得灾害无法准确预测,这样进行地质灾害勘查设计也就会盲目进行性,不但增加了勘查的工作量,而且也增加了勘查设计难度。使得很多没有价值的信息充入进来。面对庞大的勘查数据,增加了分析难度。
        三、提高地质灾害治理的因素分析
        1.详细勘察区域的自然地理条件。地质灾害勘察时,需要对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进行详细的分析,首先就是当地的气象条件,年/季度降雨量、蒸发量、水汽含量等都是重要的指标。

水文信息也是需要实际考察的重要信息,当地的河流走向、分布、上下游关系,都会对勘察工作造成影响,地形地貌也是勘察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合理将这些信息进行结合并分析这些信息能够为勘察工作带来许多便利,使我们对地质灾害的成因机理、主控因素、灾害类型等有全方位的了解
        2.加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的管理和监督。勘察工作的部署一定要确保准确的落实,现如今勘察工作出现了许多不良现象影响了勘察的总体质量,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对灾害的基本情况了解不足,野外工作没有务实,没有深入调查当地灾害的类型以及基本特征,忽略了治理工程初步设想及现场实施条件的调查,包括地形条件、交通条件和水源条件等,这种现象不仅降低了勘察工作的质量,也对后期治理的准确性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在勘察工作中,一定要强化部署与管理,确保每一个负责人都能够明确自身的职责,真正的投入到勘察工作中来,提高勘察工作的落实程度。
        3.严格按照规定的施工要求进行施工。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是针对当地地质灾害成因、规模和影响范围而制定的专业性施工,所以其施工要求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化,在实际工作中要严格落实相关施工要求,确保相关技术能够符合标准。
        4.落实相关的质量验收制度。质量验收在任何行业都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地质灾害治理也不例外,完善的质量验收制度能够对施工团队形成良好的监督机制,使具体施工质量得到保证。同时在质量验收时,也要结合不同施工方案来进行,最大限度的保证治理措施能够取得应有的成效。
        5.完善相关施工人员的教育。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的具体实施人就是相关施工人员,其施工质量也是治理工作的重点,所以在施工前以及施工时,都要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化的教育,向其明确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重要性,通过完善的管理与教育来提高相关人员的工作态度,确保治理工作的有效落实。
        6.提高勘察技术要求。传统勘察工作都是由人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某些特殊或是危险区域可以利用现如今信息技术来进行勘察,比如结合GIS系统来实现对地形地貌的全方位掌握,这种技术不仅提高了整体勘察的效率,同时也保证了勘察质量,通过对GIS内部数据的修改与记录,可以将灾害发生的因素进行合理推断,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工作量。现如今的技术革新对传统行业的冲击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勘探工作也要结合时代发展特色来强化自身的技术革新,实现勘察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四、地质灾害预防和应急机制
        安全无小事,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任何一项技术或者任务都不如安全重要,应时刻将安全铭记在心,在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应将以下几点做成规范。政府部门应设置预防机制,并设立地质灾害预防小组,设立专门的安全机构和管理部门,在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方提前预警,提前组织专家去实地考察,将危险地带的居民迁移,或加固房屋支撑结构,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加固周围自然环境。在灾情发生后,应及时组织人员抗灾,保护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对现场的情况实时进行上报,在政府部门的人选中应严格把关,杜绝一切渎职情况的发生。确定好处理方案后应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设置专人检查,并记录在案,项目部采取安全施工责任制,对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情况以及休息情况多做检查,复查施工人员的相关资质证书,在施工现场设置五牌一图,对安全问题要处处警示,对于部分分包单位也要进行同样的检查,发现问题要毫不留情的严肃处理。
        总之,地质灾害的治理勘察设计,不但有利于预防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提高环境保护,而且做好治理,还可以促进生活环境的改善,提高工程建筑质量,更加有利于人们应对地质灾害的发生。因此我们必须全面认识,做好地质灾害治理勘查设计,依法加强管理,提高应对能力,促进地质灾害勘查治理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鹏,赵磊.浅谈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及施工.2018.
        [2]王付南.浅谈地质灾害勘查设计与治理进展及建议.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