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烟农精准服务平台的研发与应用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31期   作者:许皓 代克杰
[导读] 安顺市烟草公司西秀区分公司运用“互联网+”技术,借助二维码制作工具

        许皓  代克杰
        贵州省烟草公司安顺市公司,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中华南路31号  561000

        摘要:安顺市烟草公司西秀区分公司运用“互联网+”技术,借助二维码制作工具,开发了烟农精准服务平台,解决了现阶段烟叶生产基层部门服务烟农耗费时间增加、烟农服务满意率降低、烟叶生产技术资料发放不及时等问题,有效促进了安顺烟草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对目前烟叶生产过程中传统烟农服务存在的问题、烟农精准服务平台框架、烟农精准服务平台应用效果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对商业企业烟农服务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新冠疫情;烟农精准服务;高质量发展

        目前,传统烟农服务形式单一,主要以烟叶生产技术员入户交流及集中部分烟农召开现场会及发放烟叶生产技术资料为主。
         “十三五”时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对烟叶计划断崖式下跌和市场环境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的复杂局面,在安顺市局(公司)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西秀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凝心聚力,全力以赴,为安顺烟草的高质量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 恰逢烟叶生产春耕备耕关键时期,如何按照国家烟草专卖局要求,不误农时、不误农事,切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烟叶生产工作,有效服务好、解答好、跟进好烟农在烟叶生产中的难题,确保安顺全年烟叶生产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扎实推进烟叶高质量发展是摆在安顺烟草烟叶生产部门面前的头号任务。
        西秀区分公司面对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现状,把“互联网+”技术作为解决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烟农服务的突破口,运用二维码制作工具,集合了烟叶生产技术资料、烟农咨询与建议等模块,搭建了烟农精准服务平台,在疫情防控之余,切实保障了烟叶生产工作顺利完成。
        1  疫情期间传统的烟农服务存在的问题
        1.1 服务烟农耗费时间增加
        烟叶生产部门传统的对烟农的服务主要以技术员服务烟农以入户交流及集中部分烟农召开现场会及发放生产种植资料为主,包含烟农发现问题、烟农向技术员反馈、技术专家解答、技术员答复烟农等7个流程环节,全市烟农耗时平均值为426.20分钟/户,耗费时间长。疫情期间,安顺市烟草公司按照《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积极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的要求,采用轮岗制,烟叶生产技术专家与烟叶生产技术员人员不充足,不能及时响应烟农服务需求,导致烟叶生产服务响应时间延长,严重影响烟叶生产进度,对烟叶生产经营的高质量发展造成了极大影响。
        1.2 烟农服务满意率降低
        安顺市西秀区位于贵州省中西部,是安顺市行政、经济文化中心,地处长江水系乌江流域和珠江水系北盘江流域的分水岭地带,全市规划植烟面积约3万亩,2020年有烟叶种植户370户,年收购烟叶21890.401担,是安顺市各县区主要烟叶生产区之一。近年来,由于农业各经济产业蓬勃发展,原规划土地资源条件好、基础设施健全、交通便利、适宜种烟的好田好地被蔬菜、经果林、中草药等种植示范园区竞争,烟区逐渐向边远、土地破碎的区域转移,造成了西秀区全区烟区小、散、偏的特点。尤其是疫情期间,偏远地区交通的不便,导致烟农服务无法及时跟上,造成了烟农服务满意率偏低。
        1.3 烟叶生产技术资料发放不及时
        烟叶生产过程复杂,根据统计整个烟叶生产过程中需要《叶斑病防治措施》、《田间管理工作技术要点》、《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烤烟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建议》、《主栽品种农艺性状及配套栽培技术》、《漂浮育苗技术规程》、《漂浮育苗技术规程》、《烤烟烟苗后期管理与苗期病虫害防治技术》、《漂浮育苗常见问题及处理建议》等十几个技术文件支撑,并且需要印刷完成后,发放给烟农。疫情期间,印刷店基本不营业,导致烟叶技术资料印刷费用较高,同时因人员不足,烟叶生产技术资料发放较慢,不能及时满足烟农服务需求,严重影响了烟叶生产进度。
        2  烟农服务平台研发
        西秀区局(分公司)根据人员实际状况以及近年来智能手机的发展,结合《国家烟草专卖局办公室关于推进烟草行业二维码统一应用的指导意见》文件要求,经过系统分析与研究,借助第三方二维码制作平台,开发了烟农精准服务平台,解决了疫情期间服务烟农耗费时间增加、烟农服务满意率降低、烟叶生产技术资料发放不及时等问题,提升了烟农服务质量与效率,保障了烟叶生产进度,为安顺烟叶生产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1 平台设计
        通过对比各第三方二维码制作平台,通过经济性、适用性对比,选择其中之一作为烟农精准服务平台的支撑后台。近年来,为了减少信息系统的重复投资,行业严控信息系统投资,因此,选择的第三方二维码制作平台,需要具备设计简单,可自由进行模块搭建,便于二次功能开发的二维码制作平台作为烟农精准服务平台的支撑后台,即降低了开发费用,又减低了开发难度,有效缩短了开发时间。


        2.2 模块设计
        根据烟农服务要求,烟农精准服务平台主要构建了烟叶生产专家联系方式、烟叶生产政策宣传、烟叶生产技术资料、烟农咨询与建议等四个模块。
        一是烟叶生产专家联系方式。通过烟农精准服务平台,把烟叶生产专家联系方式进行记录与公开,便于烟农24小时随时联系,及时解决烟农问题。
        二是烟叶生产政策宣传。为了解决烟叶生产政策宣传不及时、覆盖不到位的难题,把烟农告知书、烟叶生产投入补贴等信息,通过烟农精准服务平台进行记录与公开,便于烟农随时查看烟叶生产政策,提升了宣传效率与效果。
        三是烟叶生产技术资料。把烟叶生产育苗、备栽、田管、结构优化、成熟采烤、分级收购等阶段的技术资料,通过烟农精准服务平台进行记录与公开,解决了烟叶生产技术资料重复印刷造成资金浪费及技术资料发放慢的问题。
        四是烟农咨询与建议。建立烟农咨询与建议模块,烟农可通过语音、视频、图片等形式,把烟叶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及时、有效的反馈给技术专家,便于技术专家进行有效解决,同时可建立烟叶生产问题库,形成有效的资料积累。
        2.3 运作流程
        一是烟农精准服务平台推广。西秀区分公司通过编制烟农精准服务平台操作手册、烟农精准服务平台使用手册来指导和规范烟农精准服务平台的运行,平台搭建完成后,能够产生烟农精准服务平台二维码,把二维码发放给烟叶站技术员,由技术员进行推广,只要烟农扫描过二维码,那么就会形成一个微信小程序,以后烟农就不必总是扫描、识别二维码,通过微信小程序就可打开内容并进行自由浏览及下载技术文档的操作,便于烟农随时查看。
        二是精准服务平台资料更新。烟农精准服务平台内技术资料由技术专家对烟叶生产技术资料、政策文件进行及时的录入与更新,便于烟农查看到最新的烟叶生产相关资料。
        三是烟农精准服务平台维护。烟农精准服务平由烟叶生产部门管理员进行更新与维护,对平台样式、模块设计等内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调整。二维码内不包含任何其他应用APP的链接,不链接其他不明网址,确保二维码使用安全性。
        3  烟农服务平台应用效果
        西秀烟农精准服务平台推出后,有效保障了疫情期间的烟农服务,工作得到贵州省局、安顺市局(公司)认可,在全省系统内进行了推广与应用,烟农精准服务平台的效果主要体现了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利用二维码的易于传播的优点,节省了服务烟农的响应时间,缩短了烟农服务耗时,提升了烟农服务满意率。
    二是利用该平台的云服务,可将各种技术资料保存于平台中,烟农可根据实际生产阶段的需要进行下载,保存资料更具多样性。
        三是在2020年年初抗疫期间,通过二维码宣传平台的应用,减少了接触的同时,确保了服务的不间断与服务效果的显现。
        四是通过服务平台的应用,将烟农在生产过程的问题通过音频、视频、照片快捷的反馈给技术专家,使技术专家能够更快捷准确的判断问题症结,从而解决烟农问题更直观有效。
        五是通过对服务平台的应用的更新,尤其是增加了烟叶生产环节视频录制,通过视频直观的将操作要点呈现给烟农,使烟农落实烟叶种植技术更简便。
        六是在服务平台中增加了烟叶生产专业合作社之窗,帮助合作社多种经营成果的展示与推广,为助农增收增加了推广渠道。
        4  结语
        西秀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运用“互联网+”技术,借助第三方二维码平台,在确保使用者安全性的基础上开发了烟农精准服务平台,探索了烟农服务过程中的新途径,新方法,使烟叶种植的各种技术方案的推广增加了途径并解决了烟农问题反馈时效性,大大缩短服务烟农耗时,节约了车辆费用及培训、宣传费用。尤其是解决了疫情期间服务烟农耗费时间增加、烟农服务满意率降低、烟叶生产技术资料发放不及时等问题,在疫情防控之余,切实保障了烟叶生产工作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喻保华.“互联网+烟草农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园艺与种苗,2016(11):69-73.
        (2)李德仑,罗扬,许明江,宾俊,王丰.基于“互联网+"的烟农自画像服务平台的构建与应用[J].农村经济学,2020(12):260-261.
        (3)刘涛,温晓莉.基于C/S与B/S结合模式的农业专家信息服务平台设计研究[O].河北农业科学,2010(5):151 - 1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