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见雨
苏州井上中鼎办公机器制品有限公司
摘要:如今金融行业的风险越来越大,对于风险的控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金融公司的主营业务就是投资业务,投资为把企业的资本利用股权投资或固定收益投资等途径去获得利润的一种行为。而如今我国的金融公司虽然发展态势良好,但在投资业务内部控制方面依旧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的研究重点就是分析金融公司进行投资业务内部控制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我国金融公司投资业务内部控制的措施。
关键词:金融公司;投资业务;内部控制策略
一、相关概念概述
(一)金融企业内部控制的内涵
金融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了达到其营业发展方向,让企业的资金和其他贵重物品不受损害,保证企业记载的信息符合要求和匹配排位,保证高层权利不受限制。从金融企业的运行整体来看,当前金融企业内部控制发展为以下两个构成要素:第一,金融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是公司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决定了公司的基调,影响公司员工的控制意识,是其他要素的基础,提供了基本规则和构架。第二,金融企业的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指公司为了实现发展目标,按照特定规范和标准要求,评估影响公司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并采取应对策略的过程。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目标设定、风险辨识评估、重大风险应对、风险管理监督与改进。
(二)金融企业投资业务内部控制概念
金融企业建立和实施对外投资内部控制中,至少应该强化以下关键环节的风险控制,并在关键方面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1)职责分工与授权审批:建立投资的岗位责任制,公司应当对各机构的职能进行科学合理的分解,确定具体岗位的名称、职责和工作要求等,明确各个岗位的权限和相互关系。
(2)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与决策控制: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以及在掌握足够信息后的决策要明确规定;对于投资项目中的被投资公司的授信以及财务状况要详细调查,对于出具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要由专业机构进行复核。
(3)投资执行控制:投资业务部门负责人组织部门人员按照集团决策要求,调整投资方案进行项目执行;资金使用的时间、数额、使用方式及主要管理人的确定;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变更;
(4)投资的处置控制:投资业务的退出、出售、审查以及授权立项等
(5)监控管理:监控管理各个部门、人员等。
二、金融公司投资业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以A公司为例
A金融公司是由大型央企独资发起设立,是央企B的大型全资子公司,A金融公司注册资本金为50亿元人民币。作为A地主要的金融投资公司,企业的宗旨为帮助母公司进行资金运作以及金融类产品的经营。A金融公司的主营业务是金融投资、投资咨询、融资担保、股权投资以及固定收益投资看。融资担保业务作为公司的主营业务之一,主要涉及到向其他具有融资行为的公司提供资金担保。企业目前的投资业务主要分布在一些成熟的企业,A金融公司秉着降低投资风险、达到稳定经营的理念,合理选择投资项目,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但尽管A公司具有良好的经营理念和公司实力,仍旧在投资业务的内部控制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下面以A公司为例分析当前金融公司投资业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环境薄弱
风险管理在投资业务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前应当丰富A金融公司的风险识别工具,风险识别常用的方法和工具包括:问卷调查法、研讨会法等,但是上述这些风险识别方法主要是从定性的角度去对风险进行评估识别,缺乏一些定量的风险识别工具。目前国有金融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大部分还处在财务控制阶段,并没有重视风险管理框架的构建。对于专业的投资公司,A金融公司没有自己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大部分都是从集团公司借鉴的内部控制制度。A金融企业并没有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建立完善的投资内控制度。
(二)组织机构不健全
企业的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是保证内部控制体系有效的前提。A金融企业是以总经理为核心、集团公司在总方向上管理的央企背景金融公司。总经理在A金融企业权利最大,大小投资业务都要由总经理进行授权审批,从上述A金融企业的组织结构可以看出,总经理的权利过大,企业的治理机制很可能因为权利的过于集中而失去约束力。A金融企业近期的一个投资项目B公司股权投资,资金的注入是分时间段的,在投资第一阶段500万B公司后,由A金融企业派出的监事、项目组成员没有发现企业财务上的任何问题,而B公司的财务存在虚假财务信息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内部审计部门以及项目组成员因为在财务方面的核查没有划分职责、界限不清,导致没有及时发现财务虚假问题,这是投资失败的重要原因,各部门职责划分不清,问责机制不成熟,在投资项目出现问题时无人问责,这都导致了投资项目组成员无视公司的规章制度,提高了投资失败的风险。
(三)投资决策程序不规范
在投资业务的风险控制处理时,A金融企业着重注意的是在项目决策过程中的风险预估以及风险应对,对投资的立项阶段以及后续跟踪管理阶段缺乏风险分析,未形成业务全过程的风险控制。比如,在近期的B公司投资业务项目中,项目在一期的资金到位后,出现了预算超支、被投资方财务状况变化较大等严重的问题,项目的发展情况理应得到总经理及相关负责人的注意,但是由于缺少带投资全过程的风险控制,最终造成了项目损失。A金融企业目前对于投资业务项目立项的可行性研究分析在理论上已经形成了完善的系统和程序,但A金融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完全执行程序。可行性研究的结果不令人满意。有些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缺乏实质性的意义和作用,格式内容模板化、没有体现出各自项目的特点,缺乏对项目所处行业是否符合产业投资要求、被投资公司的创新性、盈利性、成长性、投入资金安全性、企业债务可控性以及投入资金使用计划的可操作性的详尽分析。如在B公司的投资业务中,A金融企业的前期尽职调查阶段的工作做得十分粗糙,甚至连投资业务分析报告和可行性风险管理报告都没有出具,更没有邀请相关专家进行项目分析。另一方面,A金融企业对第三方机构的研究过于依赖,而自身对于所投项目的行业了解甚少,这些因素必将会使项目管理无从下手。
三、金融企业投资业务内部控制的对策建议
(一)投资业务每个岗位应各尽其责
投资业务项目组的每一个岗位所管辖的范围不一样,职业有所区别,应充分了解所有岗位工作人员在投资业务上的工作任务,各个岗位是难以割舍的,要保证各流程出现问题时事件不能只经过单个员工,即应尽可能避免职责重复,同时也应使责任归属问题更为明确,如果正常运作过程中出现纰漏,失职问题要精准的落实到负责此过程的工作者。投资业务过程中,计划书编写和审查批阅两个工作区间应分派于不同的工作人员,相比较下项目的裁决和企业内部控制也要雇佣不同的求职者,使责权分明,避免权利交错,这样既能使员工明确自己的工作要求和工作职责,还可以把企业塑造成一个健康可控的工作地,使所有工作者都可以依据公司要求井而有序的工作。
(二)增大失职者惩罚力度
对滥用职权、不遵守公司相关规定的人员的惩处,就是改善企业内部职工秩序制度。A金融公司投资内部控制不完善,导致出现渎职者时没有完善的惩处体系进行管理,形成渎职频繁出现的问题。由于为中央企业投资公司,一部分业务对工作人员的各类奖金无太大影响,这是员工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侧面诱因,如何避免此类问题,此金融公司必须详细周密的设定惩处机制,做到以机制望风而靡,同时也要应用各种方法,比如企业的全员工警告、罚款等。
(三)培养投资决策审核人才
如今金融行业的地位越来越高,因此为了满足公司项目多样化要培养聘用各方面都有所涉猎的人才,人力资源条条有序、公司治理结构完整、高薪高回报的公平氛围能为企业吸收更多的复合型人才。A金融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必须做到公平公正并且广撒网的招聘模式,这样才能引进真正需要的人才。人力资源部门在招聘时务必保证规范和标准,人力资源部门下的员工也应该为招聘做大部分筛选,最后应聘者的去留由用人部门决定。相比下投资部门这类比较重要的行业,需经过多部门负责人和此部门领导层层把关,使求职者都有较高的能力素质。而关于员工的发展问题,应依据对公司的贡献程度及工作态度等进行褒奖,这样可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
(四)监控投资全过程的风险
目前A金融企业的主要业务为股权投资和固定收益投资,投资业务需要资金的注入,投资活动往往与企业整体的水平有着必然的联系,因此投资活动本身的潜在风险对于企业内控系统的影响就成为了必须去关注的问题。在投资业务活动中,企业往往将注意力放在重要的投资可行性分析与决策阶段,对于投资过程中的风险控制关注度不高。A金融企业在投资立项前的风险识别和分析阶段,可依据风险性质与风险阶段对风险分类。
(1)道德性风险在投资业务活动中,被投资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的偏好以及诚信问题为项目造成了潜在的风险,针对此类的道德风险,投资项目员工应当在前期尽职调查工作期间,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取高层管理人员是否存在诚信问题、对于管理制度不规范、公司规章制度混乱、家族性企业的被投资方,A金融企业的项目应当重点分析道德风险给投资业务造成的影响,确定投资项目是否符合立项标准。
(2)项目投资风险在投资业务决策阶段,A金融企业项目应当依据负责人的投资决策及时做好备案工作,对于在投资过程中面临的潜在风险,项目组成员要完善投资合同中的条款,明确投资风险。对于被投资方的资产负债情况,项目组要详细核实,防止存在期满诈骗的行为,维护好本单位的利益。
结束语:此篇文章对金融公司投资业务的内部控制进行了深入研究,以内部控制制度为理论基础,以A公司作为实例,分析了当前金融公司投资业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缺少风险识别工具,内部控制环境薄弱、缺乏对投资全过程的风险控制,投资决策程序不规范等问题,同时提出了加强内部控制的策略,希望能够为金融公司投资业务内部控制提供合理、有效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黄世忠.强化公司治理.完善控制环境[J].财会通讯.2016
[2].刘静,李竹梅.内部控制环境的探讨[J].会计研究.2015
[3].潘秀丽.企业投资失败的原因分析与投资风险控制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