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军
韶关市国有河囗林场, 广东韶关 512532
摘 要:在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之下,资源消耗严重,森林资源逐渐缩减。在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影响下,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造林规划和发展也逐渐收到大众的关注,本文将从造林规划设计和造林技术进行重点探讨,分析当下的造林出现的一些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提高营林的生产。
关键词:营林;造林规划;造林设计;造林技术
林业通过培育木材和其他林产品,保护森林资源和防护作用等,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作用,能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先进科学技术与相应的管理手段,通过培育、利用、保护等方式,让林业资源充分发挥其效益,是保障人口、经济、社会、环境的高速发展的基础业。但现阶段因为过度的开采和破坏,导致森林资源逐渐在衰竭,故需要对营林生产中的造林进行合理和科学的规划设计,造林技术创新与改进,推动我国的营林生产的发展,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一、营林生产现阶段现状问题
目前营林生产现阶段主要是以下几点的问题:
(一)造林逐渐变得形式化
当下的营林有这样一个现象:植树不见树,造林难成林。造林活动形式化严重,部分林业工作人员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等,机械化的完成种树动作,导致树苗的成活率相对较低。不同种类的树需要的生长环境不一样,在进行树木栽培时,需要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根据的调查结果来合理设计造林计划,并科学采取对应的培育方法。在栽种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树木栽培原则进行,不要空有一腔种树栽培的热情,进行流程流水化的操作,因缺乏对当地的土壤、气候环境和栽培树木品种专业性的了解,导致树苗的成活率偏低,一定程度上造成人力、物力与时间上的浪费。近些年“全民植树”活动也越来越流行,奉行“绿化活动”的目的,以单位或团体的形式挖坑种树,但因为缺乏专业性知识和不完善的培养措施,单位或团体在潦草种完后,挂横幅拍合照就完事结束了,对种下的树苗后期是否能成活就未考虑关心了,违背了植树绿化的最终目的,不能有效的提高营林生产的效果。
(二)市场经济与生态环境不协调性
目前在我国的营林生产中,大多还是以经济效益为主,忽视生态效益,导致在造林规划设计中未充分考虑市场经济和生态环境等因素相关性,营林生产时选择树木品种只考虑经济效益高,市场需求量大的树木品种,造成单一不均衡的局面。林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我国的国民经济的发展,如果只选择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效益高的树木进行栽种,而忽视生态环境和物种多样性的原则,未按照种植土壤、气候环境等综合考虑选择树木品种,那最后的营林结果只会导致种植土壤肥力下降、森林害虫加重、生物多样性逐渐消失等。直接危害营林的生态效益,后期也一定程度上对的经济效益产生影响。
(三)林木良种培育基地的落后
因营林生产管理体系制度的不完善,导致林木良种基地的建设与规划相应的缺乏科学合理的研究,甚至一些规划脱离实际情况,建设内容出现不完整,在设计发展战略时缺乏长远的眼光,一定程度上对基地的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造成在林木良种木培育基地的发展相对落后,未能很好的跟上营林生产的发展速度。且大部分的林木良种培育基地采用传统的技术播种造林,导致在树苗培育上耗费大量的时间。为更好的提高营林的质量,拥有健全的林木良种培育基地很重要。
二、造林规划设计和造林技术的重要性
造林规划设计是营林的基础,而造林技术是将造林规划设计变得实体化的重要步骤。通过探究和分析生态环境及市场经济等因素,虑种植土壤、气候环境、树木特性等为基础,制定合理的、科学的、实用的造林规划和造林设计方案。造林技术是通过树种的选择、栽植密度、种植点配制、整地、苗木施肥和处理、嫁接、培育管理等方法实现造林规划。
造林规划设计为林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森林资源,丰富了生物资源的多样性,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和经济的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造林规划设计通过结合当地的土质、森林、经济等情况,确定林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在原有的基础上设计最优的方案,通过科学造林、合理造林及实用造林来提高营林生产效果,保证营林生产质量,为当地的生态环境提供有利的保障,加快我国向环境友好型社会前进的步伐。
三、营林生产中的造林规划设计需遵守的原则
(一)遵循共享原则
林业相当于一个载体,拉近了人、自然间的距离,在进行营林规划设计时需要将共享的原则融合到方案中,在营林规划中需要将自然作为主导,人的自主能力作为辅助,将自然的特性发挥到极致,做到人与自然、自然与林业的和谐共生。
(二)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宗旨,造林规划设计不仅需要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同时还要起到对环境和生态有保护作用,在所有的造林施工过程都不得破坏当地原有的生态环境。故在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造林对当地的人文环境、气候、土质等的影响。在实际需求和自然等条件下进行科学合理造林,既保证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再利用,也有效的推动我国的林业的长期稳定的发展下去。
(三)遵循清晰简单原则
在制定造林规划设计时,设计者需要对造林方案内容进行简化,做到清晰明了,并将专业技术和知识内容用简单通俗的文字表达出来,方便林业相关的工作人员的快速理解和实施,准确找到造林规划设计中的关键内容,为后期的栽培等操作顺利进行奠定基础,有利于造林的工作效率的提高,高效完成营林工作。
(四)遵循拓展规划原则
在造林规划设计中,应遵循和落实科学态度,以功能性和效益进行调研和考量目标,并将调查和评估的相关记录都归档保存,为后期方案的参考实施留有可追溯性。
四、营林生产的造林规划设计的有效实施
(一)改进造林技术
营林生产取得成功的关键是造林技术,通过对造林技术的改革与创新,高效发掘营林的价值与效益。目前主要的造林技术有播种造林、分殖造林、植苗造林。播种造林是最传统的方式,操作技术简单便捷,适合种子资源丰富、适应力强的树木,但同时也要求种植地区的土壤湿润疏散、鸟兽虫害较轻,但不足的是造林效果不受控制、后期管理耗费成本高;分殖造林是一种新型的造林技术,能有效减少造林的成本,缩短树苗的成长周期,扩大其经济效益,适用能快速生成大量根须、繁殖力强的树种,但对土质和水分的要求高;植苗造林是较为常用的造林技术,通过人工培育的树苗,再移植到营林地中,在降低对营地的要求的同时也并提高了造林质量。
(二)加强对营林管理,完善相关的体系制度
营林生产取得成功离不开后期对营林的管理,对后期管理的重视能有效提高树苗的成活率和树木的质量,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并完善林业管理的相关体系和规章制度,让工作人员按照规章制度来实施营林管理,对幼苗及时完成除草和施肥、对树枝定期进行修剪等,避免走“弯路”浪费资源,认真对待造林,使营林生产有良好的发展。
(三)有效病虫害和自然灾害应对
有效的防治病虫和自然灾害也是造林工作实施中的重要一环,科学的运用防治方法来应对病虫和自然灾害,能有效的提高营林生产的成功性。如利用鸟类食用虫子的特性,来防治病虫的危害,减少使用化学农药的使用。利用提前做好预防措施来减少自然灾害对造林的影响,如干旱时及时浇水、洪涝时及时排水等措施。
三、结语
营林生产想要取得更好的成功,与科学的造林规划、适用的设计方案、合理造林技术、后期营林的管理和有效应对病虫害与自然害离不开关系。贯彻落实造林规划设计,提高营林生产的经济效益,为后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稳定。
参考文献
[1] 乔社茹.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探讨[J].林业科技情报,2019(05):45-46.
[2] 侍金才.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J].中国农业文摘,2020 (06):7-8.
[3] 王世利.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及造林技术探析 [J].林业科学,2020(04):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