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室外环境设计的原则与未来趋势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31期   作者:潘晶晶1 杨星2 张雨婷1
[导读] 在城市化进程和我国科技经济水平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潘晶晶1  杨星2  张雨婷1
        1.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2.哈尔滨华德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和我国科技经济水平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首要体现在对室外环境设计日益增长的需求上。所以设计师必须遵循室外环境设计原则,顺应室外环境设计的发展趋势,本文从这两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今后的室外环境设计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美观、实用的室外活动场所。
        关键词:室外环境,原则,趋势
        
1.室外环境的概念与目的
        室外环境,从广义上说,是建筑外部全部内容组成的整体,包括室外的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社会环境;但从狭义说上,是与“建筑物”对应存在的,但不包括建筑本身,一般是指在某一个室外区域范围创造一个具有形态和形式因素构成的较为独立,且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内涵以及审美意义的景物。
        室外环境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一个休闲、活动的空间,最终使人们能够在一个舒适、宜人的环境中进行活动。
2.室外环境设计的原则
        进行室外环境设计,设计师要将功能性、生态性、地域性、艺术性、经济性等大原则结合起来。一般包括对基地自然情况的研究、利用,对空间关系的处理以及发挥,与整体风格的融合以及协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充分了解室外环境设计空间的组织立意
        室外环境设计要呼应整体设计风格主题,硬质景观需要同绿化等软质景观相协调。不同室外环境设计风格会产生不同的景观配置效果,不同风格的的景观宜采用相应地方特色和历史语言的造园思路手法。同时,室外环境设计要根据空间的开放度和私密性进行组织空间。
        2.2室外环境设计要体现地域特征
        室外环境设计要充分体现地方独特性和基地的自然特色。我国自然区域和文化地域的特征区别很大,在进行室外环境设计时只有把握这些特点,才能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室外景观环境。同时,室外环境设计还应充分利用区域内的地形和地貌特点,塑造出一种既富有创意、又自然而且极具个性的景观空间。
        2.3室外环境设计要考虑生态因素
        主要反映在自然优先和生态文明两个方面。一是要结合自然,注重保护自然景观资源,充分显露自然元素和展现自然生态。其次还要注重生态价值,景观所具有的生态庇护、环境改善等功能是城市人工环境的重要支撑。再次设计师应尽量使用本地常见材料,在充分体现当地自然特色的同时,还可以大大降低成本。此外,特定地段的需要和业主的个性化需求也是设计师必须考虑的因素。室外景观的设计必须方便运行和维护,一个景观设计、施工完成后,就要投入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必然要面对维护问题,如果室外景观很难维护,那么整个景观后期效果也必然受影响。
        2.4室外设计要遵循不同类型空间的穿插
        室外环境中不同类型的空间,例如亲地空间,创造出适合各类人群活动的室外场地;或亲水空间,营造出人们亲水、观水、听水、戏水的公共场所;又或亲绿空间,硬软景观要进行有机结合,充分利用个空间构造出充满活力、自然情调很强的绿色环境;又或者亲子空间,室外环境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儿童活动的场地和设施,达到培养儿童友好、合作、和冒险的精神的目的。这些不同的空间是由室外环境的点线面构成。景观中的点,是整个环境设计中的精彩所在。点元素经过相互交织的道路、河道等线性元素贯穿起来,二者的有机结合使得景观区的空间变得有序。

在入口或中心地区,线与线的交织、碰撞又会形成面,成为整个环境汇集的最高潮。点线面结合的景观系列是室外环境设计的一个重要的基本原则。在规划中,必须将人与室外景观有机融合,从而构筑全新的空间系统。
3.室外环境设计的发展趋势
        3.1数字化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推进及提高,人们对于AI智能数字化设施的要求越来越多,室外环境设计也正在向数字智能化方向发展。室外环境设计的数字智能化体系一般有电视监控系统、可视对讲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和有线电视系统、停车系统等。
        3.2生态化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人们的居住环境日益恶化。所以人们在追求舒适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环保。这就要求室外环境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以人为本,追求良好的生态平衡,从而将建筑、人、环境和谐的统一起来,创造一个自然、环保的环境。
        3.3主体化路线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人们的思想更是具有多元性特点,不同的社会群体对于室外景观有着不同的需求,所以设计师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了解到景观针对人群的特定需求,设计出具有当地特色或者某种意境的主题景观,这样才能使设计更加人性化。
        3.4更注重艺术化
        随着我国居民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审美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室外环境设计在关注舒适性的同时还要关注它的艺术性,这样室外景观在为人所用的同时还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从而在精神方面使人们产生愉悦感。
        3.5更加完善的功能化
        室外景观必须具备完善的实用功能,让用户真实地体验到景观的可用性。优雅舒适的室外环境,不一定要十分华丽、甚至奢侈,而是要符合使用者的审美水平和使用功能。设计师综合使用者的生活需求,合理地设计室外景观,从而达到整体和谐的效果。
        3.6室外环境设计将走多样化道路
        随着“混合社区”理念的传入,我国的室外环境设计已不单单追求满足某一特定群体的需求而设计了,而是要在同一景观设计中满足不同人的不同需求。室外环境设计不仅要满足高收入者对艺术性的要求,也要满足中低收入者对功能性的需求。所以设计师必须综合考虑方方面面个的需求和渴望,以尽最大的可能满足所有消费者的需求。
4.结论
        在城市化进程和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不单单局限在房子的大小和质量上,还体现在对室外环境设计的要求上。所以设计师必须遵循相应的室外环境设计原则,顺应室外环境设计的发展趋势,设计出符合多类群体需求的室外景观,从而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美观、实用的室外活动场所。
        
        
        
参考文献:
[1]郭延林.论城市景观设计应遵循的生态美学原则[J]. 牡丹,2020,(12):158-159.
[2]王柏岩.城市规划中园林景观设计原则及策略[J].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0,(11):81-83.
[3]陈溯宁.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思考[J]. 现代园艺,2020,(11):76-77.
[4]潘文隆,范俊逸,王晨波.中国景观园林设计发展现状与趋势[J]. 艺海,2020,(8):162-163.
        
作者简介:
潘晶晶(1988—),女,汉族,山西省晋中市人,职务: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教师,职称:讲师,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环境设计。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