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雯
云南民族大学社会学院 云南 650000
摘要:我国是一个拥有多民族的国家,相互之间紧密联系互相合作。因此随着我国的逐渐发展,民族互嵌式的发展模式越来越得到深入,即从社区结构以及社区环境两方面入手,来促进民族互嵌式发展。与西方所存在的平行式发展模式,我国的民族互嵌式发展与其呈现一种互相对立的存在。在当前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发展状态下,民族互嵌式可以促进各族人民相互团结,有利于稳固各族人民的关系,因此无论是在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都需要重视这一结构和环境。以下将对于民族互嵌型社区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进行分析。
关键词:民族互嵌式社区;社会结构;社区环境
民族互嵌式社区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推动,无疑可以对于我国的民族团结有着更深刻的意义,不仅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沟通的机会,也维护了社会各民族之间的稳定。并且自提出以来被我国十分重视,因为它的提出不仅仅是对于之前的民族之间所突破而且更是创新,对于我国的民族工作政策的展开都有着较大的影响。
一、民族互嵌型对于我国社会型态的改变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仅需要处理好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也要维护好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对于国家和社会这一问题主要是依靠国家认同这一问题所处理,而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则需要民族与民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且通过政治整合与多元化的文化主义的策略来处理。并且随着这一问题的深入,我们也逐渐改变从政治以及经济文化看待民族之间的关系,而从社会的角度来进行问题的考虑。推动民族之间的社会融合,努力构建出多民族社会融合的结构,这就是构建“多民族互嵌型社会社区环境和社会结构”的整体思路。从两方面来推动这一工作,目的就是想要构建民族互嵌社会,并且成为一种新的概念。民族互嵌型社会结构作为我国的一种处理多民族之间的关系,它的推广理念与西方社会相反。西方社会所存在的平行社会这一理念,其主要特征是民族之间相互断裂,减少各民族之间的联系,都是一种相互平行的状态所存在。而我国的多民族互嵌式则目的是以社区社会为背景,推动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加强民族之间的交往。构成一个结构相连,利益相关,情感相通的社会形态。并且可以从“相互”“嵌入”这两个词所理解,嵌入则是增加各民族之间的联系,社会生活都参与到一起。而相互这一词就表明我国这一工作理念的方向,不以任何一个民族为主要发展目标,而是多民族共同发展,形成利益都互相联系的一个整体。
二、民族互嵌型功能定位
民族互相嵌式的发展理念曾被国家会议所提到,并且将其中的一些内容被应用到民族团结以及民族关系中两部分中,这表明我国为促进民族之间相互团结发展,已经将民族相嵌型社会结构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展理念和基本路径。民族相嵌型社会发展理念,最终目的是需要各民族之间相互了解、相互尊重以及相互包容学习等,民族之间可以做到更加的团结。民族互嵌型社会不仅是要做到民族团结,也要发展成为更加有机式的民族团结。
社会的存在本身意义来说就是民族之间的相互发展协作所保留下来的主体,需要各社会不断的构建和进行维护。一旦发生社会团结崩溃则意味着社会的解体。多民族国家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需要维护多民族之间的和平团结,只有民族团结才能够做到社会团结,民族团结亦是基础。社会的结构是社会团结所依赖的基础,社会团结也可以分成有机团结和机械团结;所谓机械团结就是社会中各民族之间所存在的某些相似之处成为纽带,使得某些集体意识使得团结在一起。而有机团结则是以社会的分工为基础,对全体相互依赖的一种关系所存在的一种团结的模式。简言之机械团结则是个体与群体之间所存在的相似性为基础而存在,有机团结则是个体与群体之间相互依赖为基础所存在。
机械团结一般被认为是与不发达的传统农业社会所适应的一种团结模式,有机团结则是先进发达的社会高度分工所存在的模式。而在当前也存在一种理念认为有机团结对于社会团结存在有效模式,但是却不肯定它所存在的有效性。将机械团结认为是民族团结的必然模式,因为它以民族之间所存在的相似性为基础,社会成员也在各项利益、情感以及价值观上存在共同点。所以机械团结所存在的共和性更强,她要求在情感、利益生活习惯上存在更多的相似性。但是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所存在的信仰,生活习惯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对于机械团结所存在的要求更难实现。当前国际社会的发展也是在推广多元化和差异性共同存在,所以机械团结已经不再适合当前我国社会团结。相互嵌入式的社会团结模式它促进我国社会的有机团结,可以更好的推动我国民族之间的相互团结协作。
三、民族互嵌型社会存在条件
3.1宏观基础
民族互相嵌入型社会存在的基础就是社会结构,社会结构的存在具有基础性,它一旦发生失衡那么诸多问题就会显现出来,也是社会矛盾存在的原因,社会的稳定与社会的发展则是需要依托社会结构的稳定。多民族社会的结构就是多民族国家所建设发展的基础,但是这种基础性却容易被忽视,多民族国家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内部多民族之间的关系处理,民族关系常常会成为过民族国家所爆发矛盾的重要原因,所以一个国家所存在民族的社会结构就决定了民族之间关系所存在的格局,只有民族社会结构存在的合理就是民族团结的基础,相反不合理的民族社会结构则是民族问题所爆发的原因。并且合理的民族社会结构也是促进各族之间相互交往的手段,促进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共通。
3.2民族团结的现实支撑
社区是当前个体之间存在交往的互动的主要区域,对于社会团结也有着基础意义,社区居住的合理利用可以促进我国的民族团结,同时推进我国民族互嵌型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我国存在不合理的民族居住格局,不利于民族交往,所以从社区入手,可以推动民族相互嵌入型社会的发展。
结束语
我国当前社会所面临的多民族之间的关系需要长时间的去发展处理,多民族相互嵌入型社会的发展理念,能够促进我国各族之间的团结,维护好各民族之间的稳定团结才可以更好的推动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郝亚明.民族互嵌型社区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的理论分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04):14-20+2.
[2]林鑫,杨鹍飞.关于民族互嵌型社区的研究综述[J].西部发展研究,2017(02):161-172.
[3]闫丽娟,孔庆龙.民族互嵌型社区建构的理论与现实基础[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06):8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