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仲林
天津市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技术研究院检测技术研究中心 天津市 河北区 300222
摘要:砝码是质量量值传递的基础,是保证国计民生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的基础。近年来,计量技术机构和行业计量站的质量计量,专业方法、数据处理、空气浮力修正对砝码不确定度影响做了分析和研究。文章介绍了砝码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析方法,并以不同量级的砝码为例说明分析过程,最后对分析的结果进行评价。
关键词:F2等级砝码、不确定度评定
1 引言
2019年5月20日,国际计量大会普朗克常数(符号是h)作为新标准来重新定义千克,来替代国际千克原器,标志着质量的量值传递向前迈了新台阶。保证砝码的测量结果准确度,是保证国计民生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的基础。
1.1测量依据: JJG99-2006《砝码检定规程》。
1.2测量对象:被测量对象为F2级及以下砝码。
1.3环境条件:温度 18.0℃,相对湿度 45 %。用无水酒精清洗砝码,静置24小时。
1.4测量标准:F1等级克组砝码标准装置
1.5 测量过程:采用直接比较法,用ABBA测量方法,并记录数据,共测量3次。
2 数学模型:
4.2标准砝码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
根据规程可知 100g砝码的最大允许误差为0.16 mg,100g砝码不确定度为0.053mg,一般取 3故标准砝码不确定度ucr为:
.png)
以此为依据类推到从20g到1kg的测量不确定度。如下表所示:
测量仪器名称 校准参量 规范代号(含年号)名称 测量范围 扩展不确定度(校准和测量能力,k=2)
砝码 质量 JJG99-2006《砝码检定规程》 1kg U=0.5mg
500g U=0.3mg
200g U=0.2mg
100g U=0.1mg
50g U=0.1mg
20g U=0.1mg
参考文献
1 JJG99-2006《砝码检定规程》中国计量出版社 2006
2 JJF1059-2017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中国计量出版社 2006
3 JJG1036-2008《电子天平检定规程》中国计量出版社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