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嵌入式单片机网络智能监控系统的开发与实现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31期   作者:伍思源 吴杏思 黎东生 龚坤松
[导读] 在电子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对网络的各资源进行监控的技术也在逐渐的提高,
        伍思源 吴杏思 黎东生 龚坤松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广东茂名 525000
        摘要:在电子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对网络的各资源进行监控的技术也在逐渐的提高,以期能够通过自动化处理实现远程监控、访问以及数据传输工作。鉴于此,本文主要对TCP/IP协议下,嵌入式单片机网络智能监控系统的开发内容进行了有关分析,确保实现数据信息的自动化监控处理,以供参考。
关键词:网络智能监控系统;嵌入式单片机;TCP/IP;系统开发
    在TCP/IP协议下,嵌入式单片机完成网络连接、信息数据传输,能够很好的抵抗外界磁场干扰,同时网络通信过程中能够确保通信故障、传输中断可以实现自动修复。嵌入式单片机和网络用户的PC客户端连接,以此实现对网络信息的监控和传输。
1.网络和嵌入式单片机连接方式的确定
        网络和嵌入式单片机进行连接时,主要使用32位高档单片机+RTOS、网关+专用网、32位嵌入式微处理器+TCP/IP协议栈等通信方式,通过全面的考虑,确定的连接方式为32位ARMRTL8019AS微控制器+TCP/IP网络协议,以此建立嵌入式单片机网络智能监控系统。确定的这一网络连接方式,与其他的系统连接方式相比,能够使专门使用的网络布线得到优化,数据处理软件的安装流程得以简化,系统开发的成本得到节省,同时还能够保证有多个嵌入式系统进行数据传输、网络连接。该连接方式是32位ARM微控制器控制CSMA/CD协议局域网,进而达到嵌入式单片机和网络客户端通信的目的。
2.客户端和TCP/IP网络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
        在TCP/IP协议下开发的网络监控系统,一般都是1对多、1对1的通信模式,PC上位机、ARM嵌入式微处理器等设备主要通过以太网进行连接。基于TCP/IP协议,客户端和网络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主要是将嵌入式单片机当做客户端,通过向TCP服务器发出命令或者数据传输的请求,PC端在接收到相应的请求后,就会提供相关的通信传输。嵌入式单片机ARM控制器连接PC端协议服务器时,通过socket端口调用网络智能监控系统数据时序。单片机的客户端在将网络传输端口以及IP地址设定好后,发送连接请求到服务器,在通信协议的连接请求发送后进行信息传输,而在断开网络连接后,能够通过LabVIEW进行自动重新连接。
3.TCP/IP嵌入式单片机网络监控系统设计
3.1硬件组成
        该系统开发选择的32位微控制器,主要是当做网络数据收集和传输的控制设备,这一控制器主要是通过以太网芯片、TCP/IP网络通信协议,对网络不同单元接口进行连接和数据传输。在嵌入式单片机中,具有Flash存储器,可以进行数据存储,和上位机、嵌入式单片机之间进行连接主要是通过I2C总线接口和SPI总线,这样可以实现双通道数据传输。网络监控系统中除了嵌入式单片机,还有温度传感器、DMA模块、PC机、报警电路等监控设备,通过RJ45接口,PC机客户端和以太网控制芯片以及嵌入式单片机进行连接,系统数据的传输监控主要是通过PC机监控软件实现。监控系统中的DMA模块能够对大量的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存储、输出等,这样以太网数据通信、数据包接收发送的实效性能够得到良好的保证。
3.2网络服务器执行程序设计
        系统中使用的32位ARM微控制器,需要通过操作系统对网卡芯片进行驱动,以实现硬件资源的有效配置,其中包含内存、调度等设备的管理,数据通信的中断服务控制和同步传输等。

基于TCP/IP协议的网络监控系统,其网络服务器的执行程序为:
         void TaskE(void}pdata)
        {
                S=*socket( 0,0,0);/创建套接字S
        e i=bind(SOCKET*)&s(struct  sockaddr*)&servaddr-sizeof(servaddr));/返回套接字S与本地址连接
            ei=listen(SOCKET*)&s,5);/输出TCP服务器连接指令
                If《ei=5)
            while(1)
        {
                  Temp=accept((SOCKET*)&s,(struct  sockaddr*)&ad-drlen);//等待返回新的套接字
            Temp
            if(Temp!=Oxff)/根据客户端需求发送数据
            Step length=recv( Temp tempdata,500,0);/成功后根据客户端需求发送应答数据
                close(Temp);/关闭客户端连接返回新Temp套接
                    }
                   }
4.系统TCP/IP多层协议簇裁剪
4.1链路层
在该通信协议簇中有多个层级,其中包括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等。该网络监控系统在连接Internet的过程中,对于通信协议栈的选择要具备高传输效率、少资源占用特点,以实现系统监控对象、工作状态的监测。选择链路层协议时,需要结合以太网数据传输地址,相应的辨识和转换网络IP地址、MAC地址,然后对协议进行解析。
4.2网络层
        单片机的硬件连接主要涉及到网络层,根据特定的网络标准制式封装传输的数据包,一般来讲,包括ICMP控制报文协议、IP协议、IGMP协议等。在TCP/IP通信协议栈中,IP协议最关键,另外两种协议下的数据信息传输,都需要按照IP协议的数据包格式进行封装,完成后的IP包内存占据65KB,通过分段对小数据包进行顺序传送。Internet控制协议主要是指ICMP协议,是TCP/IP协议簇的子协议,一般在控制和传递嵌入式单片机、IP主机差错报文时进行应用。在嵌入式单片机系统中,对于传输部分简单数据,通过ICMP协议中的多种代码,实现网络系统中的相应功能,对网络资源的占用较大。所以,一般ICMP协议是在Internet网络连接和故障检测中进行使用,其应答协议的代码为0。
4.3传输层
        在系统数据信息进行传输时,需要通过RJ45的接口向PC主机传输,接着利用主机上的应用程序处理相应的数据信息,同时将应答数据返回。在传输数据时,用到的协议主要有UDP用户数据报协议、TCP传输协议,使用TCP协议传输数据需要字节流,信息存储需要实现大容量,这样海量数据信息进行传输才能有效应答。嵌入式单片机在对数据信息进行接收、发送时,需要对UDP用户数据报协议进行多的确定,不需要进行传输数据指令连接,不用数据包封装,接收到的数据包直接发送,对多个客户端信息进行传输。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32位ARM微控制器作为嵌入式单片机网络监控系统的通信设备,对多个网络通信进行远程监控,基于TCP/IP协议的网络监控系统,能够使数据信息传输、通信监控更加可靠。
参考文献:
[1]钱建锋.TCP/IP嵌入式单片机网络智能监控系统的开发与实现[J]. 轻工科技,2019(7):36-36.
[2]胡祖辉,施佺,吴国庆.基于嵌入式以太网的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9, v.27;No.253(10):126-130.
 伍思源(1998—),男,广东云浮人,本科,无职称,广东石油化工学院525000 研究方向: 单片机嵌入式设计,网页开发
吴杏思,(1992—),女,广东茂名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高级讲师,硕士研究生
黎东生 ,(2000—),男,广东茂名人,现就读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本科
龚坤松,(1999—),男,广东揭阳人,现就读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本科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