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业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胶州市供电公司 山东省胶州市 266300
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迅速,我国的用电工程建设的发展也有了创新。在国家经济体系的发展过程中,电力资源占据了重要地位,体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逐渐重视线损问题。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全国各地设置了自动化设施,但是近年来,线路损失的问题日益严重,对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一定影响,难以确保电网的整体运行,因此,需要做好用电检查工作,提高电网的运行质量。
关键词:促进;基层供电所;台区线损;管理科学化
引言
低压公用台区线损作为影响配电网运行效益的重要因素,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传统线损控制过程主要从技术和管理出发,精细化管控抄核收业务,以降低低压公用台区可能出现的异常线损。随着SG186营销系统、自动化抄核收系统等的研发,线损管控工作开始迈向新台阶,配电网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得到本质改善,为我国智能电网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1出现线损的主要原因
1.1影响线损的因素
用电检查工作具有一定多样性与复杂性,电阻作用、磁场作用、管理方式等都会导致电能供应过程中出现耗损,变压器需要交变其磁场,完成升压和降压,而电动机需要维持其旋转磁场,带动生产机器工作。从本质上说,可以将电流建立磁场看作是电磁转换过程,由于交变磁场的作用,导致在电气设备铁芯中出现磁滞或涡流,从而引起铁芯发热现象,损耗一定的电能。此外,在电力管理部门中,存在着诸多漏洞,例如:部分用户出现了窃电或违章用电等行为;部分电网元件存在漏电情况;电能计量装置存在一定误差;抄表人员容易出现漏抄或错抄等现象,造成了大量的电能损失。
1.2电网线损构成比例
在全部耗损量中,各种电能损耗所占据的百分比称为电网线损构成比例。在电网运行的过程中,影响电能损耗的因素众多,例如,电网运行的现状、电网的结构状况、负荷的变化情况、各种形式的损耗、单位的降耗措施和管理水平等。由于影响因素在不断变化,电网线损构成比例不断改变,在国家部分地区的配电网中,配电变压器是配电网线损的主要部位之一,具有较低的负荷率,导致增加了铁损占比,因此,施工人员需要重点检查配电变压器等重要部位。
2低压台区线损管理的意义
对于电力企业而言,线损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和自身经济效益有着直接关系。低压台区线损管理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可以避免电力资源浪费。根据调查显示,低压台区线损造成了资源浪费,导致电力运行成本增加,降低了经济效益。通过线损管理可以解决实际中的问题,最大限度减少浪费,提高电力资源利用率。其次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如果不重视线损管理,那么整体成本会增加,对企业正常收入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要积极开展线损管理工作,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保证供电的稳定性。最后促进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低压台区线损不仅会增加成本,而且电力系统运行中会出现更多问题,因此要加强管理,对于企业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低压台区降损对策
3.1建立健全降损机制
为了保证实际工作开展,要以降损机制为前提保障,确保达到预期效果。了解低压台区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开展管理,可以将具体效果落实下去,达到降损目的。成立专业线损管理部门,明确不同人员职责,在工作中要各司其职,保证线损管理的有效开展。降损机制可以发挥出约束、规范的作用,解决系统运行中的线损问题,从而优化实际效果。降损机制要具有全面性,保证涉及到低压台区的各个方面,指导相关工作开展。实际情况是比较复杂的,所以要对线损机制做出适当调整,保证很好地适应,从而发挥出有效作用。电力企业要加强降损机制建设,为线损管理提供有力支持,最大限度降低线损,维护企业自身利益。
3.2加强电力设备改造
根据实地调查发现,低压台区电力设备存在磨损、老化的问题,是造成线损重要原因之一,所以要积极开展改造工作。一方面要进行调查,了解低压台区需要改造的电力设备,便于制定有效方案,保证改造的准确性,实现预期目标。另一方面要选择高效节能的设备,市场中电力设备类型比较多,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保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可以有效节省电力资源,从而达到降损目的。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出现了很多新型设备,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特点,要引入到低压台区设备改造中来,促进电力系统优化升级,更好满足实际需求。改造中要善于总结经验,尤其是线损比较严重的部分,要加强管理力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
3.3技术措施
加速农网改造,优化配网网架结构。对供电半径过长、架空线路线径过小的台区制定合理的农网升级改造计划,尤其是搭乘政府美丽乡村建设这辆高速列车加速农网改造,采用切割末端低压用户至邻近台区、分设配变、更换架空线路等方式减小台区线损。新分设的台区要做好中长期规划,配变要安装在负荷较为集中的地方。增设低压无功补偿电容器。针对功率因数较低的台区进行合理无功补偿,从而提高功率因数,提高电压质量,进而减少电能损耗。根据线路首末端电压判断三相负荷是否平衡,针对三相不平衡情况比较严重的台区制定线路负荷调整计划,通过用户落火线相位调整、原大负荷单相用户通过增容安装三相表、安装三相平衡自动调整装置等方式减小三相负荷不平衡。合理安排计量装置的轮换计划,每年都要对年久的计量采集装置进行轮换,包括公变终端、集中器、无线采集器、载波采集器、智能电表、JP柜等。同时对于采集系统内监测到的采集、计量异常工单要及时处理,每张工单尽量控制在2天内处理完毕,尽可能降低由于采集和计量异常导致的台区线损异常概率。
结语
总的来说,我国的供电系统对用电管理力度不够,用电检查并不严密,作为降低线损的有效方式,要想降低电力系统中的线损,必然需要不断加强用电管理力度,提高用电检查工作质量。同时,相关电力部门需要构建健全、完善的用电检查工作相关制度和法律法规,为用电检查工作的高效、优质进行提供相应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王贺飞,李洪涛,余昆,等.基于DSCADA和μPMU数据融合的配电网运行拓扑辨识[J].电力建设,2019,40(6):123-131.
[2]陈洪涛,蔡慧,李熊,等.基于k-means聚类算法的低压台区线损异常辨别方法[J].南方电网技术,2019,13(2):2-6.
[3]周南,罗林根,高兆丽,等.基于多神经网络的局部放电特高频时延定位误差修正算法[J].高电压技术,2018,44(11):3641-3648.
[4]张永旺,朱孟,王学伟,等.畸变波形动态测试信号模型及电能表动态误差分析[J].电测与仪表,2018,55(12):9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