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刚
阿勒泰市融媒体中心 新疆 836500
【摘要】应急广播系统是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应急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介绍基于DTMB国标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网的应急广播系统技术方案。
【关键词】应急广播系统、DTMB、技术方案
On The Coverage Network of Digital TV Based on The Groundtechnical Scheme of Emergency Broadcasting System
Wang Gang
(aletai Radio and Television Station,Xinjiang 836500,China)
Abstract The emergency broadcasting system is an important of radio and television public service system and the national emergency system.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emergency broadcasting system based on DTMB national standard terrestrial digital television coverage network.
Keywords Emergency broadcasting system,DTMB,Technical scheme
0 引言
应急广播系统是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应急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政令传达、舆论引导、信息发布和应急救灾的重要作用。为适应国家公共应急预警信息发布和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需要,应急广播系统建设技术方案,需要提升和完善相应功能,能够具备党委政府部门在应对自然灾害、突发险情、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领域中突发的公共事件处置中的信息发布和传播能力,及时的确保广大人民群众人身和财产安全。
根据国家广电总局“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总体思路中:要求在全国基本建成上下贯通、可管可控、多种手段综合覆盖的应急广播系统,实现应急广播能力大幅增强、体制机制日趋完善。现结合我市已有广播电视网络覆盖资源情况,探讨采用DTMB国标地面数字电视标准以及相关应急广播技术规范,发送唤醒指令,实现终端的自动唤醒和强制接收,并以滚动字幕或切换频道图像 、伴音等方式播发应急信息。省、市、县级应急广播平台可根据需要,通过向上级应急广播平台提出申请,启用上级应急广播地面数字电视系统播发应急信息。地面数字电视应急广播消息分发方案见 图 1所示 。
.png)
1 系统目标
阿勒泰市隶属于新疆省阿勒泰地区,是多民族聚居区,总人口19万人,全市辖6乡5镇2个牧场4个街道1个管委会,共109个行政村、15个分场、24个社区居委会。阿勒泰市地处亚洲大陆腹地,属中温带亚干旱大区、干旱大区气候带。由于北边有阿尔泰山脉为屏障,南临准葛尔盆地北沿,因而形成特殊的气候条件,南北气候差异较大。北部山区年降水量大、蒸发量小、冬季积雪多,冬春风少且小于南部、无霜期短,南部平原则相反,年降水量小、蒸发量大、冬季积雪少、冬春风多且大、无霜期略长于北部山区。易发生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暴雪、冰雹、洪水、泥石流等。因此,建设应急广播系统意义重大,当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与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危机时,应急广播是一条迅速快捷的信息传输通道,紧急关头也是重要的生命通道。
此次筹建的应急广播系统在兼顾原有设备及网络覆盖的基础上新建一个市级播发管理平台,13个乡镇级播控平台,109个行政村级播控平台,436个播出终端。
2 技术方案
2.1 系统架构
阿勒泰市应急广播系统平台利用现有的DTMB国标地面无线数字电视系统网络和调频FM广播系统网络构建。采用DTMB+FM双模块接收的融合技术,将建成以市级管理前端为核心,乡镇和行政村管理前端可脱离县级管理平台进行独立运行的垂直管理系统。
整个系统架构由前端管理平台、传输覆盖网络、广播接收终端组成。其中管理前端由市、乡(镇)、行政村三级管理前端平台组成 ;传输覆盖网由DTMB和调频FM组成、终端设备运行状态由运营商4G网络提供传输支持 ;广播接收终端同时支持国标地面DTMB和调频FM两种接收模块,可以直接接收全县域内的DTMB和FM广播信号,实现县域内应急广播全覆盖。
2.2 三级平台
市级前端平台的主要设备包括服务器(安装广播系统软件)、音源设备 (本地话筒、市广播电台节目源、中央省市节目源、CD 播放器、数字调谐器)、IP 话筒、电话接入网关、短信接入网关、监听音箱、管理客户端、网络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UPS 电源等等。如图 2 所示。
.png)
乡镇级前端平台的主要设备包括音源设备(本地话筒、县广播电台节目源、中央省市节目源、CD 播放器、数字调谐器)、应急广播适配器、监听音箱、管理客户端、网络交换机等等。如图3所示。
.png)
村级管理平台主要设备有应急广播适配器、分控话筒、优盘等音源设备。行政村村委会是农村广播大喇叭系统最底层的管控平台,负责接收来自上级平台的相关指令和信息和本级应急信息,按照发布需求,将应急消息分发给相应广播终端。
2.3 传输网络
结合当地网络覆盖实际情况,利用广电HFC网络+DTMB国标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网络和广电HFC网络+FM调频广播覆盖网络,其中DTMB国标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网络做为下行广播信号以及指令信息的主链路,FM调频广播覆盖网络做为下行广播信号以及指令信息的副链路,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以主链路为传输首选,当主链路出现异常时系统会自动切换至副链路进行传输。终端设备的运行状态等实时状态数据通过运营商4G网络进行上行传送,最终由前端机房的核心服务器管理平台进行数据处理后以直观的地图监测来展示。各广播接收终端采用双模DTMB+FM方式接收上级下发的指令数据和广播信号。
2.3.1 DTMB国标地面数字电视网络
利用DTMB国标地面数字电视网络传输时,需要将广播系统内的各指令PID和广播音频PID通过DTMB国标地面数字电视TS流通道进行PID透传传输,具体包括日常广播节目、应急广播节目和应急广播指令等信息,TS流中广播音频压缩采用 Mpeg-1 layer2格式,音频码率采用较低的112kbps,节省广播节目传输所占用的带宽,确保原DTMB国标地面数字电视的正常传输。
2.3.2 FM调频广播网络
利用FM调频广播网络传输时,由FM调频发射机将音频信号进行发射传输覆盖,同时前端广播适配器将各指令数据转换成RDS控制信号,经FM调频发射机RDS接口进行副载波调制后发射传输覆盖。
2.3.3 无线4G网络
为确保整个广播系统在前端机房实现“可管可控、安全播出”的宗旨,系统内所有终端设备配置了4G接收模块,用于实时采样设备运行状态等实时状态数据,通过运营商4G网络进行上行传送,最终由前端机房的核心服务器管理平台进行数据处理后以直观的地图监测来展示。实时状态数据采样频率以30秒/次,以2KB/次为例来计算一个月数据量大小,即:2KB*2*60*24*31/1024=175MB,每个终端每个月4G卡的流量为175MB左右。
2.4 接收终端
.png)
接收终端以国标地面DTMB网络为主要接收方式,无线调频 FM 信号为辅助接收方式,同时均支持状态监测全网通4G模块。终端的形式应因地制宜,贴合实际选择音柱或者收扩机,技术参数符合国家标准及广电总局的相关要求,支持多种模式自适应接收,支持在线升级。应急广播终端具备安全模块,支持国密数字签名验签,应急广播指令采用国密数字签名后,应急广播终端会将指令数据送到安全模块进行验签,只有验签通过时才响应,确保播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