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纯
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山西太原,030000
摘要:为避免单指标评价不能全面反映城乡社会救助均等化的短板,本文构建基于分项标的指标体系。根据社会救助均等化的概念界定,引申出社会救助均等化评价维度,选取评价指标,构建城乡社会救助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城乡社会救助、水平评价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评价指标维度界定
评价指标维度确定是社会救助均等化指标体系构建的中心内容之一,合理的评价维度能使研究更具逻辑性,且更全面更具说服力。本文要实现城乡社会救助均等化水平评价,应以社会救助均等化为一级指标。
针对社会救助方面的均等化评价指标构建研究,不同学者以不同的视角所确定的评价维度有所不同。项继权、江华均认为应以过程均等、结果均等评价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差异及均等化。也有学者以机会均等、过程均等、结果均等为评价维度,构建了河北省城乡社会救助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合成了社会救助公共服务综合发展指数。可见本文采取学者大多界定的均等化评价维度,即机会均等、过程均等、结果均等三个评价维度作为二级指标,并结合多位学者构建的具体社会救助绩效评价指标,从城市和农村角度考虑,构建具体体现城乡社会救助均等化的三级指标。
(二)指标体系构建
遵循上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社会救助绩效评价路径,在指标体系设计中指标选取原则的指导下,以社会救助均等化为一级指标,以机会均等、结果均等、过程均等为二级指标构建指标体系。三级指标、指标体系及指标计算方法如表1.1所示。
表1.1 山西省城乡社会救助均等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png)
二、评价方法体系
为对山西省城乡社会救助均等化水平进行全面评价,本研究选用了极差、标准差、变异系数、泰尔指数等方法。评价思路如下:首先,将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合成社会救助公共服务综合发展指数;其次,对山西省城乡低保均等化水平进行描述性分析
社会救助综合发展指数可反映社会救助发展水平,其合成过程中,首先要对机会均等、过程均等、结果均等各项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而后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在此基础上对各指标进行合成。
1.无量纲化处理
为使基础指标跨年可比,需要设定基期年份,因此本文以研究区间开始年份
为基期年份;为消除量纲的影响,使使基础指标之间可比,需要对各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本文采用线性插值计算法进行处理。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确定第i个指标基期年份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设定为1、0。并根据公式计算基期年份分地市城市和农村的得分值,Vi为某地市城市或农村的第i个指标的得分。其中角标(0)代表基期年份
.png)
经过上述的处理,使得基期年份各指标得分值均在0-1之间,因此基期年
份指标间可比。而对于基期年份以后的年份,如第t年,第i个指标的得分公式如公式所示,其中角标(t)代表第t年。
.png)
经过上述的处理,使基期年份之后的指标值跨期可比。对于基期之后年份的
指标值,由于均与基期年份相比,因此其指标值允许大于1或小于0。
2.指标权重确定
为简化起见,本文采用算数平均法对基础指标进行赋权,这样也使得指标权重跨年度可比。安体富(2008)卢洪友(2012)等人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标权重的确定均采用了算数平均法。
3.指标合成
根据各指标无量纲化处理结果,乘以指标权重即可得到各年各地市城市和农村的社会救助综合发展指数值。
三、山西省城乡社会救助均等化水平评价实证分析
本文选取了2010-2018年山西省11个地级市的数据,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民政部官网、《山西统计年鉴》《中国民政统计年鉴》等,或者根据上述数据计算得到。首先应用线性插值方法对基础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然后根据算数平均法,确定实证分析所用社会救助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
对各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后,最终合成表中社会救助综合发展指数(见表1.2)。
表1.2 2010- 2018 年山西省城乡社会救助综合发展指数
.png)
根据表1.2社会救助综合发展指数得出:单从数值来看,2010-2018年间多数地市实现了两、三倍甚至四倍的增长,总体的农村社会救助综合发展指数由2010年的0.34提高到2018年的1.45,总体的城市社会救助综合发展指数由2010年的0.43提高到2018年的2.08,增长四倍以上,说明山西省城乡社会救助综合发展水平取得明显进步。
参考文献
1.祝建华. 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政策效果评估[J]. 经济论坛,2009(24):16-21.
2.段美枝. 中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效果研究[D].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
3.江华,王延中. 中国城乡社会保障经济公平的非均衡发展评估[J]. 经济管理,2012,12:143-153.
4.项继权.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目标与制度保障[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1:2-9.
5.安体富,任强. 中国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指标体系的构建——基于地区差别视角的量化分析[J]. 财贸经济,2008,06:79-82.
6.卢洪友,卢盛峰,陈思霞. “中国式财政分权”促进了基本公共服务发展吗?[J]. 财贸研究,201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