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帅
潍坊市水利事业发展中心 山东省潍坊市 261061
摘 要:在治理水利工程施工安全方面,对于一些可能存在的隐患要做到格外的重视。比如说建立并完善严格的水利工程隐患治理方案,针对不同现象提出相对应的治理措施,同时还要加强监督管理人员的监督工作,在排查、检测、登记、治理等方面做到严格的管控,杜绝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隐患的存在,保障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生产工作的正常运行。
关键词:水利;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
1、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生产总体状况
随着近些年来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水利建设进入了发展的鼎盛时期,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但由于水利建设规模大、要求高,再加上时间紧迫,部分企业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水利工程建设,在建设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近些年来,由于对水利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为了加强水利生产的安全性,建立并完善了相关的法律法规,着重致力于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生产隐患的排查,为此还建设了相应的监督机构,希望通过正规渠道的监督与管理来提高水利生产的安全性。总体来说,水利工程施工的隐患逐渐减少,正逐步趋于稳定性。
2、水利工程施工隐患排查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些年来,法律和监督机构都对水利工程保驾护航,但它仍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隐患,这些隐患若不经处理,会造成难以忽视的后果。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水利生产经营单位对于隐患的排查工作不够明确,很多企业缺乏隐患排查的意识,导致隐患不断累积;其次,奖惩措施不够明确,不能够带动员工的积极性,企业应当建立相关的政策去鼓励员工对隐患的排查并给予相应的奖励;三是对于排查工作不够严谨,在进行排查检测时不够全面,无法将所有的隐患解决掉,这个现象是最为普遍的;最后,在每一项排查工作结束后,记录的内容不够准确,没有将隐患完整的记录在案,下一次再遇到同样的隐患时,无法找出正确的应对方案。
3、水利隐患排查治理主要措施
想要让水利工程建设安全平稳的向前运行,就一定要解除隐患的存在,这就需要相关的部门单位建立并完善隐患排查制度,形成一套严谨的记录检修的方案,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鼓励员工对水利生产过程中的隐患排查,推动水利工程施工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平稳进行。
3.1、明确隐患排查治理责任
想要进行水利隐患的排查工作,就一定要明确排查工作的主要内容。根据我国《安全生产法》的相关规定,水利工程生产安全事故的隐患排查一定要以企业单位为基础进行深入的排查,各个部门要有明确的分工,根据不同部门的特点,分配不同的任务来提高隐患排查的效率。在进行排查工作前,相关人员还应当签署一份协议来承担其相应的责任,避免在出现意外事故时互相推卸责任的现象。
3.2、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想要提高隐患排查的效率,就一定要建立一个准确高效的方案,各个部门的员工要根据方案进行相应的排查。而在这个方案里,需要明确的指出,针对不同的隐患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解决办法以及各个部门的员工在隐患排查工作过程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在隐患排查的过程中,应当有着具体的流程规范,对于隐患的发现、记录以及报修等要有明确的规定,避免出现不可控的事件。
3.3、深入排查隐患
水利生产经营单位对于隐患的排查工作,一定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在整个排查工作过程中,一定要有严谨的作风,对于每一个环节都要记录在案,还可以制定相应的登记表,突出重点排查部位以及可能存在的隐患,以此来采取不同的排查工作。除此之外,排查工作也要有相应的规划,要针对人物以及环境采取不同的排查措施,减小隐患存在的可能性。比如说检查不同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以及业务能力,物品的寿命以及维修程度,场所的安全性能等。同时还要规定排查时间的间隔,最少要做到管理单位对其进行每周至少一次的隐患排查工作,最长时间不能超过每个季度一次的频率,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隐患,并且能够及时解决掉这些安全隐患的存在。以上这些是针对一些小型隐患的措施,如果企业单位检测出重大隐患,一定要及时上报县级以上的安全检测单位或者政府来解决这些问题,避免出现更大的问题发生。
3.4、实施隐患治理
对于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隐患问题,一定要做到早排查早发现并且早处理,避免事情极度恶化而出现不可挽回的错误。对于能够排查出的隐患,要有相应的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而对于没有隐患存在时的情况,也要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隐患的出现,以此来推动水利生产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同时,在隐患治理的方案中,应当对各个情况都要有明确的记录,比如说隐患存在的部位、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采用何种方式来解除隐患、对于解决隐患所分配的物资和人力的多少以及出现问题时的应急措施等,都要有明确的记录,做到合理的分配资源,来防止隐患的扩大。
3.5、做好隐患销号
在完成隐患排查工作后,可以由相应的监督人员经过检查验收后进行隐患的销号处理。而针对不同程度的隐患,也有着不同的销号方式。对于一般事故隐患的销号处理是较为简单的,只需要相关的负责人员检查无误后即可进行销号处理。而对于严重的隐患问题,在进行检测排查之前,先要进行相应的评估,只有当数据趋于稳定后,才可以进行销号处理。而对于有着专业的监督人员参与的被勒令整改的水利工程的排查工作,除了要进行评估以外,还需要监督的工作人员签署一份安全质量保证,确保水利生产过程中不会再出现类似的隐患问题,才可以继续投入使用。
3.6、规范隐患登记
水利生产经营单位在排除安全隐患的过程中,对于每一项的操作,还要有准确的记录,这个时候就需要规范隐患的登记,如实的记录情况,做到有据可查,有底可依,最后还要有相应的负责人员签字确认,才能保证整个排查工作的安全可靠性。除此之外,对于登记的内容还应该进行纸质和电子的双重备份,以免出现内容的丢失最终导致无法找回的现象。隐患排查工作不只是要建立相应的文字档案,还要将所签署的文件逐层上交,最终要让高级的管理部门确认这个方案可行进行签字确认后,才可以实施隐患排查的工作,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隐患排查工作过程中不会出现问题,能够高效有力的推进水利生产工作的实施。
4、结 语
想要让水利工程施工能够顺利的实施下去,就一定要排除安全隐患的存在,这就需要各级的部门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政策,建立奖惩制度,并合理规范隐患的登记内容,从根本上治理并杜绝隐患现象的出现。同时还要加强排查人员的职业素质培养,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能够及时处理并解决隐患现象的存在。除此之外,对于不同程度的隐患问题,还要做到区别对待,实行分级处理,这样才能高效率的保障水利生产工作能够安全稳定的向前推进,防止隐患问题的出现。
参考文献
[1]丁学兵.水利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评价[J].农家参谋,2020(23):85.
[2]姚永强.水利施工行业安全隐患与处理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7(18):170.
[3]刘岩,马建新,石青泉.水利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探讨[J].黑龙江水利,2016,2(12):27-29.
[4]马越,王莹.水利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信息采集问题的探讨[J].吉林水利,2014(10):55-56+59.
[5]王风军.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生产事故易发的原因与控制[J].科技信息,2013(09):368+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