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峰1 张超2
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巴音郭楞管理局开都河上中游管理站1 新疆库尔勒市 841000 南京南瑞水利水电科技有限公司 2 江苏省南京市210000
摘要: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深入,更多的新型技术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为人们的生活,工作提供了更大的便利。其中,信息技术在相关产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管理水平。为了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水利工程建设的特征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例如施工时间跨度大、投资数量大、工程量大等都是基本特征。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的支撑技术有关内容,可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支撑技术
1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价值
1.1节省工程管理的物质损耗
为满足人们不断发展的需要,现代水利工程建设的类别越来越繁杂,建设整体规模不断扩大,尤其针对施工周期长、难度系数大的项目,在设计规划环节就需要统筹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信息技术在这类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打破了现有管理的僵局,凭借自身独特优势受到业内广泛青睐。整体水利工程管理当中,信息化管理手段的融入,促进了项目各个工作环节的统筹规划。例如,在设计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让广大管理者更深入地了解建设实际,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例如水文地质因素、人文因素等,保障项目从前期规划环节开始就是合理可行的,有效节约方案阶段的消耗;另外在施工过程中,运用信息化技术,通过计算分析在众多施工方式中选择出最优方案,以使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对施工环节有可能遇到的突发状况做好提前应对。总之,在信息技术的支持帮助下,水利工程建设各方面的资源都得到了高效利用。
1.2优化水利工程管理本身的功能特性
信息化支撑技术在现代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使得管理本身的功能特性进一步优化。水利工程兴建的目的就是实现水资源更加高效的利用,信息化支撑技术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融合后,对水利工程本身的效用进行高效评估、统计分析,再经过后期的分析调研、数据修正、优化完善,这样水利工程管理的功能特性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不断优化和提升水利工程自身的功能。
1.3提升水利工程建设水平
信息技术在现代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应用,切实提升了水利工程建设的水平。特别是一些规模大的水利工程,建设地点往往比较偏僻,在野外或郊区,这样的环境想要实现人力无障碍施工几乎不可能,同时考虑到巨大的工程面积,单纯的依赖人工完成管理,难度系数过大。而信息技术在其中的应用,对水利建设工程实现了实时动态化的监测,将其中收集的数据传送到计算机系统中,完成后期的详细分析,诊断水利工程当前建设环节是否存在质量问题,使得广大管理者轻松有效地应对可能发生的问题。管理者借助反馈的数据信息高效应对和处理,减少危险事故的发生率。信息化技术手段在其中的应用,推动了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朝着更加科学、更加有效的方向发展。
2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的主要支撑技术研究
2.1地理信息系统在其中的应用
现代水利工程建设和发展中,管理工作涉及的数据量惊人,正是由于庞大的信息数量为管理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地理信息系统在其中的应用,使得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以及管理更加系统化,同时记录水利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将真实情况反映给各级行政主管部门,结合河道变化情况实现动态化的监测,为水利规划工作、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更可靠的数据支撑,取得的经济效益也是可观的。
2.2网络技术在其中的应用
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推动了行业朝着高科技化、高智能化等方向发展。
例如水文测报、河道管理、流量监测、闸门管理等,对这些信息统筹收集,然后经过一定的处理转化为可以阅读、可以使用的信息,以较快的速度传达给管理者,为管理者的科学决策提供保障。因此,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一定要注重网络系统的建设,使收集的信息符合建设管理需要,使决策及反馈执行情况更容易被了解到位。水利工程管理方利用所收集到的信息传达到服务器,发挥网络数据库管理软件的分析、处理功能,实现合理判断,结合计算处理之后的成果,完成方案的制定,对执行工作也有相对全面的反馈。
2.3中间件技术在其中的应用
中间件技术也是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支撑技术,适用于复杂程度高的项目;同时分布式的大规模软件集成形成的支撑软件开发技术,发展迅猛,应用的广度及深度都在不断提升。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系统和中间件技术的高效整合,将水利信息高效利用起来,吸纳交叉学科的研究成果,实现水利信息化应用领域的创新及发展,考虑到水利行业的特征,促进面向水利信息化行业的提升,实现创新式、跨越式的发展。并且,针对水利行业的特点,能够建立起一个相应的中间件的服务平台,这个平台主要是由数据集成中间件、应用开发的框架平台等构成的,在这个平台上能够把雨水的情况以及水量、水质等相关信息进行综合性处理,并且将分析后的结果进行汇总,这对于水利工程的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2.4数据库技术在其中的应用
在计算机领域,数据结构决定了软件的开发模式,能够直接影响工程进度仿真分析系统、工程合同管理系统、工程档案信息系统等。这些专业化的管理都和工程的数据息息相关,因此对于信息化的建设必须要严格地将数据进行统一化、规范化的管理,并将信息资源共享作为数据库的设计的原则,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对各类的专业化的信息化系统进行开发与应用。
3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前景
3.1促进水利工程的信息化发展
与传统管理工作相比较,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应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全面维护工程建设与管理水平。随着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卫星定位技术的成熟发展,可以为工程建设与管理提供强大技术支持,全面提升工程信息化水平。在未来发展当中,通过信息化技术可以开展高效的抗旱防汛工作,将信息化技术作为指挥中心的有力支撑,可以促进生态建设、水源检测、环境建设的发展,同时可以为水利工程提供分类检索支持、精确分析支持、快速传输支持以及安全存储支持。
3.2基于专业模型技术,提供信息化应用支持
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应用信息化技术,可以确保各项决策的有效性,通过灾情与水情分析可以得到准确数据,同时利用专业化模型可以计算各类数据。在信息化技术发展过程当中,相应提升专业模型技术的完善性和成熟度,为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4结语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将信息化支撑技术应用到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中去,不仅能够提高水利工程的现代化建设,而且也是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应该得到人们的重视。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随着现代化水利发展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信息化支撑技术应用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提升了管理水平,保障了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张亮.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8(03).
[2]肖霖.水利工程建设中水利防汛信息技术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2(04):258-259.
[3]吴先强.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机电信息化新技术推广的实践与思考[J].湖南水利水电,2019.
[4]李鹏学,于国斌.“天地图”在水利工程规划与管理信息化技术中
的应用研究[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9,16(07):58-60.
[5]臧猛强.信息化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J].智能城市,2018,4(12):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