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均松
身份证号:45232719811001****
摘要: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自动化技术迎来了快速的发展。自动化技术拥有很多优点,比如能够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提高产品的合格率、保证产品质量等。因此,机械制造业在不断加大对自动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在汽车行业,因为生产过程以流水线作业为主,所以汽车的生产过程就可以采用自动化技术,有助于提高汽车的零配件生产和装配加工的工作效率。本文将结合实际,分析自动化技术在汽车制造中的有效应用,以期为今后开展的有关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关键词:自动化技术;汽车机械制造;应用探讨
引言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动化技术成为了顺应时代发展必然出现的一种新兴技术。毋庸置疑,自动化技术的出现,使得汽车机械制造和相关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就汽车机械制造来说,自动化技术实现了汽车机械制造的提速,同时也保证了汽车机械制造的持续生产力。因此,自动化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水平,与国家的经济密切相关。汽车机械制造作为对自动化技术依赖程度较高的产业,随着时代的发展,自动化技术也在不断革新,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对产业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从实际角度出发,对自动化技术在汽车机械制造中的具体应用进行详细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1机械自动化的发展
自动化技术引入我国已经有相当长一段时间了,该技术的发展已经相对成熟。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目前已经在很多领域取得了显著效果。特别是对汽车机械制造行业来说,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使汽车机械制造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迎来了飞速的发展。全世界很多国家都在推广自动化技术,以求经济的发展,我国自引进自动化技术以来,各行各业实现了高效率的生产和产品质量的大幅提升,全方位的提高了我国制造业水平。虽然自动化技术在我国已经应用多年,但是还存在不少问题,在使用过程中,还是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自动化技术,才能使自动化技术在制造业中拥有更强的生命力。一直以来,我国对于自动化技术人才的培养不够重视,造成了人才的缺失,所以需要提高对于自动化技术的全方位了解,充分掌握自动化技术的核心,要对自动化技术人才进行长期有效的培养以及相关知识的教育,提升操控自动化人才的专业性,同时不断拓展自动化技术的人才储备。这样才能够更好服务于制造行业[1]。
2机械自动化在汽车制造中的具体应用
2.1组装自动化技术
汽车是由多个零部件构成,如何将自动化生产完成的零部件进行组装,也将成为汽车生产自动化的一个新方向。目前,这一技术在汽车制造领域已经有所应用,随着自动化程度的提升,汽车生产效率也会逐渐提升。目前,汽车组装基本上已经可以利用流水线作业来实现,不光是减少了人工操作所带来的组装不精确问题,同时还减少了误差现象的出现,提升了批量汽车生产质量,缩小差异值,为汽车制造安全生产创造有力条件。通过科学利用组装自动化技术,技术人员只需要预先设定组装流程,系统便会根据这一设定投入到生产工作中,同时精准识别组装程度,并根据组装要求完成汽车组装工作。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汽车组装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中,生产线众多,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因此为了适应这些新型产品、生产技术,就必须要做好一系列的安全防护工作,从安全角度出发,降低生产线自身存在的隐患问题,为员工营造一个安全的工作氛围与大环境,充分发挥自动化技术的积极作用[2]。
2.2控制系统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还有助于强化原有系统的自动控制系统,对于打造无人车间、生产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冲压车间的自动化为例,为了保证生产顺利完成,冲压往往会选择高速冲压形式,高速状态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控制系统的运行难度,且控制系统、生产线也会变得更为复杂,自动化系统的接入,有助于实现对高速冲压的智能控制,从而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
其中,自动化技术融入大致包括两方面内容:①安装急停装置,若是在生产期间,出现失误情况,或者是故障问题,急停装置可以自动启动,存在的主要目的是对冲压工艺实施监督,并在适当的时机加以有效控制,一旦出现异常状况也能及时进行调整,最大限度上提高冲压工艺的安全性;②设置安全防护门,主要作用是隔离工作人员,使其可以在危险区域以外,切身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只有在冲压系统得到控制、停止工作以后,工作人员才会重新进入到危险区域范围内完成其他的工作,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冲压安全性,改变人工操作产生的时间滞后性[3]。
2.3集成技术应用
近几年,我国科技水平快速提升,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带动了其他领域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汽车生产与制造领域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若是以全部自动化技术为研究对象,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能够统一操作,催生了集成化技术,实现全方位系统控制,利用自身优势,实现分层管理,目前在国内汽车制造行业中,这一技术应用十分普遍,且在继承技术基础上,还融合了云技术,延伸出管理子系统,从而进一步强化目标控制工作,最大限度上提高生产效率,促进汽车机械制造行业的稳步发展。通过对汽车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设备应用都没有形成具体的标准,且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因此,在今后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数字集成技术联系自动化方法,正确分配不同机器的生产过程,同时根据制定的流程进行合理连接,形成自动化模式,并确保其统一性,将制造时间减到最少,在更大程度上提高生产效率,完善与优化汽车性能[4]。
2.4柔韧自动化技术
柔韧自动化技术最早起源于英国,属于一种相对基础的自动化形式,可以根据基本资料的情况,分析数据,满足生产线的各阶段要求。在实际应用中,技术是由计算机技术、数控技术、信息技术组建成。首先,是在计算机平台上,以指令为对象进行输入操作,然后在基础设备上输出,数控加工机床在获得指令以后,会根据指令要求加工原材料,根据指令的不同可自行调整加工速度。与组成技术相比,柔韧性技术存在诸多相似之处,比如都是根据产品种类产出产品,然后划分种类,流水形式完成管理工作等,但也存在一定差异,柔韧自动化技术的核心是数控技术,在整个制造生产过程中,不仅可以完成生产,还可以实现产品检测,将所有的产品信息、生产速度,直接反应给操作人员,操作人员也会结合具体情况作出对应调整,提高生产效率与质量。这一技术的应用,最大限度上实现了对计算机技术的有效应用,有机结合数控技术完成输送、保护目的,提高生产效率。目前,很多汽车生产制造企业都已经应用这种自动化技术,全方位提高了质量,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5]。
结语
总之,自动化技术在汽车的机械制造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极大提高了汽车机械制造的标准化,同时也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安全性,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生产的持续性,促进了经济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技术提升了汽车机械制造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王文栋.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研究[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9(24):45-47.
[2]张向阳.新形势下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研究[J].湖北农机化,2019(23):98.
[3]谭玉矿.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备制造中的应用分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9(23):210.
[4]王艳蓉,杨艺.探讨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9,26(12):130+132.
[5]朱磊.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探讨[J].南方农机,2019,50(22):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