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及农业技术推广作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31期   作者:常红军
[导读] 在我国农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当前无论是农业部门还是农户自身,

        常红军
        山东省曹县农业农村局  山东省菏泽市  274400
        摘要:在我国农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当前无论是农业部门还是农户自身,都对农作物产量、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以高产栽培技术为代表的各种先进农业技术,则正是实现农作物产量、质量提升的重要基础要素。基于此,本文对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的相关要点进行了总结分析,同时在此基础上对农业技术推广的作用展开了探讨,希望能够对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所促进。
关键词: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农业技术;推广

引言:面对人口数量不断增长、生态破坏日趋严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农业虽然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也同样面临着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较低、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不高等一系列问题,这不仅会使农业经济的发展受到很大阻碍,同时还可能会直接影响到我国粮食安全,而要想使这方面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则需要正确认识到先进农业技术的重要作用,同时对农作物高产栽培等方面技术手段进行灵活应用。
1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作用分析
1.1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
        在农业生产需求不断提高的今天,农业现代化已经成为了我国农业的必然发展趋势,各级政府及农业部门也都对农业现代化建设提起了足够的重视,但由于农业现代化本身就需要以各种现代工业装备、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具有着农业生产机械化、生产技术科学化等特征,因此要想实现当前阶段的农业现代化目标,就必须要对各种农业技术、农机设备进行灵活应用,而对于农业技术的推广,则正是将先进农业技术、农机设备应用于实际农业生产的关键所在[1]。例如为缓解部分地区耕地面积紧张的现状,目前很多科研机构都将无土栽培技术列为了重点研究课题,并在水培、雾培、基质栽培等方面取得了较为的研究成果,如果能够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将这些先进的无土栽培技术推广至全国各地,那么如果蔬、花草盆栽等农作物的生产技术就会变得更加科学,这对于农业现代化建设显然是非常有利的。
1.2提高农户科学生产意识
        在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很多农户在习惯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后,往往会对新兴农业技术持怀疑态度,甚至是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不愿主动学习、应用先进农业技术,这不仅使农作物产量、质量的提升受到了很大限制,同时也给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诸多阻碍。而有效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则能够通过各种针对性推广措施,逐渐加深农户对各种先进农业技术的了解,帮助其树立良好的科学生产意识,并将先进农业技术应用的各方面优势明确下来,而在科学生产意识的支持下,农户自然就会主动接触、学习、应用先进农业技术,为农作物产量、质量的提升创造良好基础条件[2]。
1.3推动农业科技进步
        从农业科研工作的角度来看,有效的农业技术推广,往往还能够对农业科技进步起到巨大推动作用。一般来说,农业科研工作在我国虽然会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政府对于农业科研的支持力度也比较大,但由于农业生产具有着很强的复杂性,很容易受到环境、气候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农业生产活动中,很多农业科研成果的应用效果往往并不理想。而通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则能够在推动这些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的同时,将其应用到各种各样的农业生产活动中来,明确各种情况下的农业科研成果应用问题,并为后续的农业科研工作指明方向,使农业科研成果、农业技术得到不断优化。


2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2.1优化栽培环境
        在农作物生产期间,其生长状况通常都与耕地土壤条件、光照条件、水肥条件、气温等环境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而针对这些环境因素进行栽培环境的优化,则正是实现农作物高产栽培的有效技术手段之一。一般来说,由于不同区域的农作物栽培环境差异较大,各种农作物生长期间对栽培环境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农作物栽培之前,还需将农作物品种明确下来,同时针对其生长规律、生长习性、营养物质需求等特点展开分析,并选择合适的耕地,保证农作物栽培环境能够与其生长习性、规律、营养物质需求相适应。例如玉米虽然环境适应性强,具有耐旱、耐寒、耐贫瘠等特点,可在多种土壤上进行栽培,但其产量却与气温、土壤含水量及土壤供肥能力等因素直接相关,要想实现玉米栽培的高产目标,就必须要选择土壤中氮、磷、钾元素含量充足的耕地,并保证耕地所在区域光照条件较好、温度相对较高[3]。另外,在各区域栽培环境存在差异的情况下,耕地所在区域的环境条件往往很难与农作物栽培环境要求完全契合,这时就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技术措施来对栽培环境进行全面优化,以提高农作物生长需求与实际栽培环境间的契合度。例如对温度反应敏感的农作物,如栽培环境气温变化较大,可加强对田间的气温变化监测,并根据其生长习性设置相应的警戒线,在气温突破警戒线(过低或过高)后,提醒农户采取浇水降温、撒施草木灰防冻(提高地温)等技术措施。而对于光照需求较高的农作物,如栽培环境光照条件较差,则可以通过增设人工照明装置等方式来改善光照条件,满足农作物光合作用需求。
2.2改良遗传基因
        除栽培环境条件外,农作物产量通常还会受到品种选择的影响,如能够选择优良品种进行栽培,则农作物产量与质量就会相对较高,反之如所选品种相对较差,则农作物产量、质量也会随之下降。因此在农业生产活动中,要想实现农作物高产目标,同样还需从育种的角度出发,根据农作物高产栽培所面临的实际问题,通过各种育种方式来对农作物种子的基因不断进行改良,在保留种子中良好遗传因素的基础上,摒弃各种不良遗传因素。这样一来,特定品种农作物种子的抗病虫害能力、抗旱能力、环境适应性等各方面质量因素,都能够在遗传基因改良后逐渐得到提升,而其单位面积产量自然也会随之增加[4]。另外,从栽培环境差异的角度来看,针对农作物种子的遗传基因改良还需充分考虑到各地区的环境、气候、土壤条件,并据此确定相应的农作物育种方向,为农作物种子的遗传基因改良提供有效指导。例如东北地区的常年气温相对较低,在进行玉米、小麦、大豆等农作物的育种工作时,就需要以提升农作物抗寒能力为目标,对各品种种子进行遗传基因改良。
2.3创新栽培模式
        为充分利用耕地土壤条件,依靠有限的耕地面积来实现多种农作物产量的整体提升,农户还可以对农作物栽培模式进行创新,将各种新兴农作物栽培模式应用到实际农业生产活动中来。例如在东北、华北等地区,可基于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作物对合理套种技术进行应用,通过一堆多株的方式将玉米种植在大豆田的隔沟处,或是在大豆田的横垄处串带一堆多株玉米,同时根据耕地土壤条件、气候条件等实际情况,对每堆玉米的株数、各堆间隔等进行合理调整,以提升耕地利用率、光能利用率,充分发挥边行优势,进而达到优质、高产的农作物栽培目的。
结束语:总而言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虽然能够在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现代化建设、农民科学意识提升等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但要想将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等先进农业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实践中来,仍然需要对相关技术要点进行准确把握
参考文献:
[1]秦瑞奎.农作物高产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探析[J].农家科技(上旬刊),2020,(11):28.
[2]曹滢麟.农作物的栽培技术与影响高产的因素分析[J].农家参谋,2020,(21):15.
[3]辛蕾.探究农业技术推广对提升农业种植业的作用[J].新农业,2020,(3):16-17.
[4]王立东.浅析农业经济中农业技术推广的作用及有效发挥[J].新农业,2020,(7):72-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