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迎春 李芝凡 汤天泽 刘念 蒙大庆 陈军 范其新 朱燕
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621023
摘要:在四川省丘陵地区,采用地膜覆盖,能创造出适宜花生提早播种和生长发育的气候、土壤条件,改变春播花生的生育进程,促进花生提早成熟。本文从品种选株、精细整地、施足底肥、开厢播种、选膜覆膜、田间管理和地膜花生主要病虫害防治等环节,对川西北丘陵区春播花生地膜覆盖高产的技术要点进行总结和介绍,分析了 该技术在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西平镇试验种植示范成效,为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春播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种植成效;川西北丘陵区
花生全身都是宝,花生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是常用的优质食用油;花生仁营养丰富,味美可口,富含蛋白质、维生素,是人们喜爱的副 食品;花生的茎、叶、果壳及榨油后的花生饼等也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是牲畜良好的饲料。因此,发展花生产业, 提高花生产量,改善花生品质,促进农户增产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川西北丘陵地区旱地,常年种植花生;由于春季气温偏低,不利于花生过早播种,早上市;经在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西平镇试验种植示范,采用地膜覆盖 ,能创造出适宜该地区春播花生提早播种和生长的气候、土壤条件,进而促使花生提早成熟并获得高产,显著提高花生的经济效益。现笔者将川西北丘陵区春播花生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和试验种植成效进行总结,为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1 春播花生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
1.1品种选择
选择适宜的品种种植是花生获得高产的基础。春播花生地膜覆盖栽培宜选用耐肥且产量潜力较大的大粒型花生品种。在四川省绵阳市三台 县西平镇试验种植的是从山东农科院引进的“花11”;该品种是当地花生加工企业首选的花生品种之一,产量高,品质好,适应性较好。
1.2 精细整地
花生不宜长期连作, 要与其他作物轮作换茬,花生换地如上肥,“喜生茬忌连作” 。连作危害是:1)病虫草害有累加作用;2)矿质营养成分减少或严重不足;3)对根瘤发育不好,植株矮小、荚果小而不饱和虫烂果多。一般连作一年减产10%,连作两年减产20%-30%。选地要选择耕作层肥沃、结实层疏松的壤土或轻砂壤土。为保证覆膜质量, 整地时要精细, 用旋耕机先深耕 25-30cm,再旋地,要求土粒细碎, 确保土壤上松下实, 通透性良好。
1.3 施足底肥
根据花生当地生产水平、土壤主要养分含量等因素确定施肥量。一般每生产 100kg 荚果需要吸收纯氮 3kg、纯磷 1kg 、纯钾3kg。 花生施肥原则: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沙地重钾轻氮、粘土重氮轻钾。按照N:P:K=1:0.4:1,坡台地亩施堆渣肥200公斤、尿素15-20公斤、过磷酸钙40-50公斤、氯化钾8-10公斤;坝地亩施堆渣肥100公斤、尿素10-15公斤、过磷酸钙40-50公斤、氯化钾10-15公斤混匀施于花生地,再用旋耕机旋地均匀后,就可以开厢了。
1.4 开厢播种
如何开厢:整地后人工开厢。一般90cm开厢,厢高 12cm, 厢面宽70-75cm, 厢沟15-20cm。厢面平整, 土壤细碎,才有利于覆膜。一般是先播种,后覆膜。厢面4窝/行,2粒/窝,行距1尺左右(35cm)。可以牵绳挖窝播种。播种前晒种选种:冬闲田为清明节前后。麦后地膜花生适宜在小麦收后早播。播种前要进行晒种和选种,播种前带壳晒种1-2天后再根据播种面积拨壳花生,并选果粒饱满的做种,剔除霉烂、瘪子和小颗粒种子。
1.5合理密植
每亩 1-1.2 万穴,2-2.4万株/亩。根据密度可以计算花生每亩用种量,大约是14-15kg/亩。株距是20cm(厢面4窝,每窝2粒种子),行距35cm。播种后,每亩喷除草剂乙草胺 1.5- 2.25mL , 兑水 50-75kg 喷均匀后再覆膜。这种封闭式除草,可以减少草害50%以上。
1.6 选膜覆膜
地膜宽度为厢面宽度与地膜规格适应。要选择耐老化, 不裂碎, 透明度好, 厚度 0.004-0.007mm, 展铺性良好, 不粘卷, 易覆盖, 膜与厢面贴实无褶皱, 确保播种覆膜期间不碎裂,有利于果针插入地膜结果。覆膜质量标准是:趁墒、辅平、拉紧、贴实、压严。花生播种期间易发生刮大风,如果地膜没有压紧,就被风吹起,无法保温保湿和抑制草害。
1.7 田间管理
1.7.1苗期管理
地膜花生一般播种后8-10天即可出芽。在芽苗顶土和主茎 2 片真叶时开孔放苗, 开膜后要盖湿土封严, 土厚 3cm, 并引苗出土;隔几天就要看是否有新芽苗拱地膜,要及时开孔放苗。否则,阳光照射温度高,苗可能被地膜烫死。发现缺苗及时补种。
1.7.2中期管理
麦后直播花生对干旱十分敏感,任何时期都不能受旱,尤其是盛花和大量果针形成下针阶段(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需水临界期,决不能受旱,干旱应及时灌溉。地膜花生如果在结荚期和饱果成熟期产生旱象时, 即花生叶片变黑绿、花量减少、中午叶片萎蔫、日落不能恢复, 这时应立即沟灌润土, 保根、保叶, 提高双仁果率和饱果率。当花生出现长势过旺或有徒长趋势、植株高度 35-40cm 时, 亩用 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 30-50g , 兑水 40-50kg。 控上促下, 防止田间荫蔽倒伏。
1.7.3后期管理
在花生植株下部叶片呈现枯黄叶或掉叶时,地下结成的荚果70%果壳坚硬、剥开后籽仁成粉红色(或品种籽仁本身的颜色)即可收获。或按生育期计算,春播露地栽培的花生,生育期按130-135天计算,地膜花生在播种后120天左右即可收获。
1.8 地膜花生主要病虫害防治
在花生防治虫害(地老虎、老母虫等地下害虫)方面,主要是在施底肥时,每亩加入辛硫磷400g拌匀后均匀撒施,可以有效防治苗期虫害发生。花生病害主要有(茎腐病、根腐病、叶斑病、锈病、枯斑病、炭疽病等)。如茎腐病主要以种子带菌为主, 连作病重, 早播病重, 因此应实行合理轮作, 种子贮藏前要充分晒干, 播前要进行晒种、选种, 不用霉变、质量差的种子。
总之,花生要高产,必须在合理轮作、选用良种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地膜覆盖、适时早播、垄作栽培、合理密植、配方施肥、防治病害等措施。做到六个字:前促,中控,后保。
2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西平镇花生种植成效
三台县西平镇的特色花生加工产业是当地政府规划的重点产业之一。该镇地处川西北丘陵区,丘陵旱地常年花生种植面积较大;蜀奇花生加工企业就坐落在该镇,年加工花生量远远大于当地花生产量,经常在外省调运花生原料。该企业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及各级政府精准扶贫战略思想,促进贫困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和贫困农民精准脱贫,推动三台县花生产业发展,以实施四川省科技厅产业扶贫项目为契机,与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院油料所合作,结合西平县贫困村实际情况,选择1-2个贫困村,建立科技扶贫示范点,开展技术培训,示范推广适合加工的花生新品种和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创新新的生产经营模式,直接带动建档立卡贫困农户10户以上,辐射带动农户30户以上增产增收。
2.1阶段性技术创新方面
2.1.1现有加工花生品种的提纯复壮
2019-2020年由项目合作单位绵阳市农科院油料所对绵阳市蜀奇食品有限公司目前加工的花生品种,进行提纯复壮和良种繁育,为在项目实施区域—三台县西平镇福禄村和金桥村示范推广,提供充足的花生种子。2020年该项工作分别在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花生科研基地和三台县西平镇福禄村进行,由绵阳农科院油料所提供花生种子。
2.1.2花生新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与示范
根据市场需求,绵阳农科院油料所筛选出品质好、早熟、适宜加工的花生新品种5个,并在项目实施区试验示范;研究的配套高产高抗高效栽培技术同时试验展示。为公司花生生产基地的建设做好示范引领作用。
2.1.3大力宣传花生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带动提高当地花生生产水平
主要包括地膜覆盖技术、封闭式除草技术以及花生配方施肥技术等关键技术的集成研究,并在项目实施区建立的核心示范片示范展示,建立花生高产栽培示范田,2019年项目区花生核心示范片单产达到250-300kg/亩,2020年部分高产田达到300kg/亩以上,辐射带动了项目区花生产量的增加。
2.1.4 克服新冠疫情影响,在花生生长关键时期做好技术服务工作
2020年新冠疫情对项目各项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影响。在做好防疫措施的前提下,公司和绵阳农科院在花生播种等关键时期,派技术专家到三台县西平镇福禄村做花生播种及技术培训和服务工作,确保了高产示范田种植规范,栽培技术措施到位,示范田产量比大面积增产显著,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2.2 阶段性技术及产品应用转化方面
2.2.1重点完成了技术培训与科技扶贫示范点建立
充分发挥绵阳农业科学研究院的人才优势,以开展科技技能培训和专家咨询服务等形式,对从事公司加工的花生种植农户,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专业技术培训,提高花生种植水平。此外,项目组组织科技人员进村入户,跟踪问题到田间地头,切实当好实用技术的传授员,确保项目实施区域的技术服务,落实到每户每块田。2020年度完成花生播种期和成熟收获期技术培训3次,培训核心示范片农户100多人,在福禄村建立了科技扶贫示范点,项目核心示范片面积108亩。
2.2.2充分发挥示范点的示范引领作用
在项目实施区域选择部分脱贫意识强、有较高花生种植水平的农户,作花生新品种及配套新技术的示范户,每个村2-3户,示范田1-2块/户。在花生播种、出苗等关键时期召开技术现场会,在示范田现场技术指导,做好示范田样板,教农户按示范田模式种植。今年花生种植前期干旱少雨,后期雨水较多,对花生产量有较大影响;经过田间测产,高产示范田花生产量达到340公斤,比去年增产15%。
2.2.3加强了宣传和相关农资的发放工作
2020年通过网络、媒体等多种形式,开展科技种植宣传活动,更新农户的传统观念,营造科学种田氛围,提高了当地农户花生种植水平。在项目实施期间,发放了花生种子、地膜、花生专用肥和除草剂等农用物资,并现场讲解了如何使用才能发挥高产高效的作用,为项目顺利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2.2.4成果推广应用前景广大
通过项目实施,公司的花生生产基地规模逐渐扩大,不仅保证了公司加工花生来源的充足和品质的优良,而且强化了项目区域花生种植农户的科技意识,提高了花生生产水平,增加了农户的种植效益,为花生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示范应用场所,为成果转化发挥了引领和窗口示范作用。
3.参考文献
[1]周成刚,颜琴,周婷婷.淮北地区春播花生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20(4):93-94
[2]刘艳辉,李英 .扶余市花生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及应用成效[J].现代农业科技,2021年第2期:18-19
[3]董文召,汤丰收,陈钦勇.我国花生栽培技术现状与展望[J]. 农业科技通讯,2010(10):12-15.
[4]钟瑞春,韩柱强,唐荣华,等.花生新品种桂花 32 选育及其栽培技术[J].南方农业学报,2015,46(3):381-384.
[5]姜军,左梅芳,徐林,等.高油酸花生的应用价值及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9(9):15-16.
[6]刘学良,修俊杰,谢志强,等.花生超高产关键栽培技术[J]. 辽宁农业科学,2019(4):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