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滋根
贵州省锦屏县农业农村局 556799
摘要:近些年市场对于钩藤的需求不断增加,价格不断上涨,而锦屏县具有独特的气候条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充分利用生态优势发展钩藤种植,取得了良好效果,钩藤种植成为农村创收的新途径。本文探讨钩藤人工栽培技术要点,分析钩藤种植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钩藤种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农民增收
引言
锦屏县中药材钩藤示范基地建设与研究项目建成钩藤种植基地500亩,通过示范基地带动周边农户种植中药材1360亩。项目的实施实现了中药材种植的规范化、规模化、标准化,有效防止野生药材资源的枯竭,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通过示范基地建设的带动,在贫困地区形成产业化、规范化、规模化、标准化种植,保证农民从中药材种植中得到实惠,实实在在地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1钩藤人工栽培技术
1.1选地
钩藤的种植土壤条件选择土层深厚、土地肥沃、土质疏松的土壤,在日照条件好的微酸性砂质土壤坡地种植,在种植中也可以选择与其他密度低的中幼松杉或核桃等林木间植,促进资源有效利用,节省管理成本[1]。
1.2整地
种植前需要清理土壤表面的植被,为钩藤种植开辟空间。清理完成后对土地进行一次翻土,进行充分翻晒,保证土壤疏松,在翻土后注意清理土地中的杂物和土块。按株行距1.5m×2m或2m×2m挖出种苗穴坑,每个种植穴坑挖成30cm×30cm的正方形,深度挖30cm,之后在每个穴坑中施入土杂肥或腐熟农家肥2千克,三元复合肥0.15千克,将表层土与肥料充分拌匀填埋穴坑,最后在其表面上覆盖表层土,使其略高于地面,为钩藤种植做好准备[2]。
1.3定植
在土地整理完成后,幼苗高于50cm即可进行钩藤定植,定植中适当控制水分,避免过于干燥影响钩藤的进一步生长。如果发现苗床干燥的情况,需要先进行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松软,便于起苗种植,另外带土移栽具有更高的成活率。定植时根据苗根茎情况在原来填埋的穴坑中再挖适合生长的小穴坑,以苗根系能在坑中完全伸展为宜。后扶正钩藤苗覆盖土壤,填埋过程中稍微上提苗木,保证根茎有充足的空间,完成后进行填埋踩实,适当浇水。
1.4田间管理
定植后根据苗木生长情况检查是否有漏栽、死苗的情况,及时进行补种,造林当年5、6月份施肥一次,每株苗木施尿素34~40g,第二年开始每年施复合肥和有机肥各一次,分别在春季和冬季进行,冬季施有机肥保证安全过冬,先在根茎处挖坑穴,施入农家肥后培土踩实。钩藤种植后前几年内茎叶稀疏,受杂草影响较大,苗木之间杂草生长消耗营养物质,造成土壤硬结,不利于钩藤生长。故种植后春秋季需除草一次,其他时间段在种植过程中注意清除杂草,第三年之后虽然枝繁叶茂,但也受杂草影响,一年应该在春季和夏季共除草两次,保证钩藤生长。钩藤生长过程中需要注意植株修剪,用工具打顶,促进植株矮化,修剪多余枝条。
1.5病虫害防治
钩藤对病虫害抵抗力较强,较少出现病虫害,这也是钩藤种植的优势之一,但是钩藤种植中也会出现部分病虫害,种植人员需要格外注意。
钩藤病害主要为根腐病,主要发生在育苗其,表现为根部腐烂,茎叶枯死。发现有根腐病的苗木及时清理,并用石灰水或者多菌灵进行消毒。蚜虫主要发生在春季钩藤刚长出嫩叶时期,危害钩藤嫩叶,对此可用吡虫啉溶液喷洒,消灭蚜虫。或者用物理防治的方法,放置粘虫板,诱杀蚜虫,降低农药的使用对钩藤质量和对环境的影响。
2钩藤种植效益分析
2.1产品价值
钩藤除了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最重要的是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钩藤入药,对于高烧惊厥、头痛眩晕等病症具有良好作用,并且通过研究和实践表明钩藤能够明显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钩藤中含有的特殊生物碱对抑制心脑血管疾病具有积极作用,在现代社会备受青睐。近些年来钩藤的药用作用越来越被证实,受到市场欢迎,在更加关注健康的社会背景下钩藤的需求量非常大,由于野生资源减少、临床制药和外贸出口的增加,市场供不应求,价格不断上涨,人工栽培钩藤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钩藤的钩茎、树梗、叶子等都具有一定的需求量,给种植户带来了良好收益。钩藤价格从过去的十元左右一斤上涨至20~30多元一斤,利润空间大,并且随着产业的发展相关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产业链也逐渐成型,打通了钩藤种植、收购、销售渠道,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产业的进一步完善,钩藤种植的成本将进一步降低。
2.2经济效益
钩藤人工栽培具有周期短、回报快的特点,在种植过程中通过科学种植技术的采用,在第一年和第二年可即可获得收益,在第三年、第四年钩藤产量显著增加。我县有良好的种植钩藤的条件,产品是贵州制药集团和广东广药集团等大型制药公司部分药物的重要原材料,并且一定数量的钩藤还用于出口,给种植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500亩的钩藤示范基地可向社会提供优质药材60000公斤,以每公斤市场价20元的价格计算,年总产值为120万元,纯利润42万元。钩藤种植要求较低,相对而言投入较少,这样的效益有效的实现了部分地区农民创收,经济效益更加明显。并且能带动更多的农户种植中药材,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优质的中药材,以解决对于中药材的需求[3]。
2.3社会效益
钩藤种植的社会效益也十分明显。一方面通过合作社的形式种植钩藤等中药材,将有利于中药材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提高种植的科学性,根据当地环境发展特色农业,在不断探索中提高中药材种植的规范化、规模化和标准化水平,满足市场需求,避免野生中药材资源的枯竭。作为一种多年生藤本植物,钩藤的采摘不需要破土采挖,而是取其茎叶入药,不会对植物根系和土壤产生明显影响,顺应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使农民增收与生态保护达成平衡,保护自然资源,促进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通过优惠政策、补贴等方式带动更多种植适宜区用户种植钩藤,推广科学的人工栽培技术,并且通过产业链的完善和一些大型企业的带动,在一些贫困地区形成钩藤产业化、标准化种植,不仅能尽快使当地脱贫致富,还能有力的推动中药材农业现代化,促进当地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将自然优势和中药材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了农民增收,完善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有力促进当地社会发展。
3、结语
总体而言,我县具有种植钩藤的自然优势和社会优势,通过因地制宜的发展钩藤种植,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并且钩藤的种植效益有望进一步提高。种植中应该注意科学种植方法的采取,降低成本,提高产量,进一步实现农民增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龙家成.论钩藤高产栽培技术[J].大科技,2012(03):62
[2]龙晓梅,吴安相.钩藤高产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10(01):106
[3]龙晓东.钩藤生态栽培管理技术[J].科学种养,2012(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