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储能技术在风电系统调峰优化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31期   作者:张啸林
[导读] 针对电网调峰优化还未实现大规模场景的应用的问题,本文对电池储能系统参与风电调峰和优化方法进行了研究
        张啸林
        安徽华电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22
        摘要:针对电网调峰优化还未实现大规模场景的应用的问题,本文对电池储能系统参与风电调峰和优化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建立电池储能参与含风电系统的调峰优化模型,使用粒子群算法对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并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电池储能参与含风电系统调峰和优化调度的有效性。
        关键词:电池储能技术;风电系统;调峰

        1优化调度建模
        1.1目标函数
        本文设定调度周期为24h,选取1h作为时间间隔建立目标函数。
        1)最小化日负荷曲线的标准差:

        2)、3)项目标函数可根据主观赋权理想点法转化为如下的统一表达式:


        容量相关约束条件:

        式中,PG_real、PGNmin分别表示全网机组实际最小出力和技术出力下限。
        日负荷标准差:

        式中:PiG_min为i火电机组的最小功率。
        火电机组的调峰结果为:发生弃风现象,弃风量:117MW·h,弃风率:5.69%。系统的可调峰容量为25MW。日负荷峰谷差为810MW,相比调峰之前下降140MW,日负荷峰谷差率由41.48%下降到37.7%,系统的总运行成本为99.58万元。
        3.4.2电池储能参与调峰调度
        电池储能参与调峰调度后,电池储能系统充电1081MW·h,放电640MW·h。系统可调峰容量为153kW。日负荷峰谷差为673MW,其数值下降了277kW,峰谷率由41.48%降低到30.82%,其系统的运行总成本为93.87万元。
        
        4结束语
        本文提供的方法对大规模风电并网后系统的运行成本和弃风情况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并且可以实现削峰填谷。

        参考文献
        [1]李建林,.储能技术融合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电工技术学报,2016,31(14).
        [2]卢成志.规模化储能在风、光发电项目中的应用探索[J].黑龙江电力,202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