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存柱,任龙,高全,张传宝
摘要:衫松顶子火山岩出露于吉林省中部蛟河地区,岩石岩性以流纹质凝灰熔岩、流纹岩为主,根据岩石特征将其划分为玉兴屯组火山岩,测年结果为198Ma,为早侏罗世火山岩。与区域内大量的燕山期花岗岩相比,时间上相近,空间上相邻,很可能为东侧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的产物,本文对衫松顶子岩体进行系统研究,探讨其地球化学特征和地质背景。
关键词:衫松顶子;玉兴屯组;地球化学特征;地质背景
东北地区分布着大量花岗岩,众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1-3],相比之下火山岩的出露面积较小因而所进行的研究偏少。吉林中部蛟河地区分布有晚古生代、中生代两期火山岩,本文对中生代早侏罗世衫松顶子火山岩进行探讨,分析其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1地质特征
衫松顶子火山岩以酸性火山岩为主。出露于蛟河东南端,出露面积约为13.02km2,岩石类型为流纹质凝灰熔岩、流纹岩,为溢流相,本次工作通过对比研究将其划分为玉兴屯期火山岩。
2、岩石学特征
流纹质凝灰熔岩:凝灰熔岩结构,块状构造。岩石主由熔岩和少量火山碎屑组成。熔岩为流纹岩,含量80-85%,火山碎屑物为岩屑、晶 屑与火山灰,含量15-20%;流纹岩:灰白色,斑状微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主要为斜长石、石英,含量约10%,星散状分布,基质为斜长石、钾长石、石英,为微晶—隐晶结构。岩石多发育碎裂岩化,局部可见星点状褐铁矿化。
3、岩石化学特征
玉兴屯期火山岩常量元素特征见(表1)。流纹质凝灰熔岩SiO2含量 为75.58%~76.61%,均值为76.05%,属酸性火山岩。岩石中Al2O3含量为12.38%~13.14%,含量较低,且铝饱和指数A/CNK=1.06~1.12,均值为1.08,为弱过铝质火山岩,岩石富碱, K2O+Na2O为7.90%~8.36%;流纹岩的两个样品SiO2含量为72.21%、72.60%,属中酸性火山岩类。岩石中Al2O3含量为14.24%、14.44%,铝饱和指数A/CNK=1.01、1.11,为弱过铝质火山岩; K2O+Na2O为8.08%、8.37%。
在全碱-硅(TAS)分类图中(图1a),流纹质凝灰熔岩和流纹岩投影落均在流纹岩区域,亚碱性系列岩区;在火山岩SiO2-AR碱度率图解中(图1b),流纹质凝灰熔岩和流纹岩投影均落在碱性岩系列岩区,安山岩投影落在钙碱性区域,为高钾富碱的碱性系列酸性岩。
.png)
图1 全碱-硅(TAS)分类图中(a)和火山岩SiO2-AR碱度率图解(b)
图a:Pc-苦橄玄武岩;B-玄武岩;O1-玄武安山岩;O2-安山岩;O3-英安岩;R-流纹岩;S1-粗面玄武岩;S2-玄武质粗面安山岩;S3-粗面安山岩;T-粗面岩、粗面英安岩;F-副长石岩;U1-碱玄岩、碧玄岩;U2-响岩质碱玄岩;U3-碱玄质响岩;Ph-响岩;Ir-Irvine 分界线,上为碱性,下为亚碱性
流纹质凝灰熔岩和流纹岩稀土元素显示出较一致的特征(表2),岩 石中稀土总量ΣREE=165.30×10-6~246.06×10-6,均值为198.83×10-6,LREE =150.15×10-6~213.81×10-6, HREE =24.51×10-6~32.87×10-6, LREE/HREE=5.43~6.63,轻稀土相对富集,(La/Yb)N=3.81~6.16,均值为5.92,轻重稀土分馏较明显,在稀土元素球粒陨石分布型式图(图2a)上显示为右倾型;δEu=0.28~0.47,显示具有一定程度的负铕异常。δCe=0.96~1.23,均值1.06,为无铈异常型。
玉兴屯期火山岩流纹质凝灰熔岩、流纹岩岩石微量元素特征较为一致(表3),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亏损Sr,Ba,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Th、U、Nd、Zr,亏损Nb、Ta、P、Ti(图2b),可能与长石矿物、钛铁矿、榍石等的分离有关。
.png)
图2 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分布型式图(a)和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b)
.png)
4、年龄特征
本次在杉松顶子东部王家沟南山取得流纹质凝灰熔岩样品(D6327),选取的29个测点得到U-Pb同位素测年结果在194.1Ma-204.1Ma之间(表4),加权平均年龄为198.0±1.9Ma(n=29,MSWD=0.31),代表其成岩年龄。其锆石年龄协和图、加权平均年龄图、阴极发光图像见图3。
图3玉兴屯组流纹质凝灰熔岩锆石U-Pb年龄协和图(a)、加权平均年龄图(b)、阴极发光图像(c)
5、讨论
在构造Y-Nb判别图解中(图4a),岩石样品投影大部分落在火山弧和同碰撞区域;在构造Rb-Y+Nb判别图解中(图4b),中生代早侏罗世玉兴屯期火山岩投影均落在火山弧区域内;主量元素特征显示,该期火山岩为一套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与活动大陆边缘环境火山岩的性质相类似,微量元素也显示活动大陆边缘火山岩的特征,因此,玉兴屯期火山岩很可能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环境。
本次研究衫松顶子岩体成岩年龄为198Ma,与前人研究的区域内大量的燕山期花岗岩同期并相伴产出,可能与东侧太平洋板块向西持续俯冲有关[5-6],形成了本区大面积的花岗岩和衫松顶子岩体。
.png)
参考文献:
[1]孙德有,吴福元,高山等.吉林中部晚三叠世和早侏罗世两期铝质A型花岗岩的厘定及对吉黑东部构造格局的制约[J].地学前缘,2005,12(2):263-275.
[2]孙德有,吴福元,林强等.张广才岭燕山早期白石山岩体成因与壳幔相互作用[J].岩石学报,2001(02):227-23 5.
[3]周建波,曾维顺,曹嘉麟等.中国东北地区的构造格局与演化:从500Ma到180Ma[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2(5):1298-1316.
[4]韩振哲,赵海玲,王盘喜等.2009.黑龙江伊春地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铝质A型正长-碱长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J].岩石矿物学杂志,2004,28(02)
[5]黄秘,伟郭锋,赵亮等.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对延边地区深部地壳的置换作用:显生宙花岗岩的Nd同位素制h约[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5,39(3):446-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