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雪桃
怀集县畜牧兽医局 广东省肇庆市 526400
摘要:猪肉中所含有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是人们所需的营养成分,而猪肉本身也是重要的食材,在市场需求不断提升的背景下,生殖养殖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势头,成为养殖户致富的重要途径。然而在获得巨大利润的同时,在养殖中发生的常见疾病也对养殖行业的健康发展造成巨大影响,为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广大生猪养殖户必须对常见的生猪疾病加强了解,同时对疾病的防控措施加以掌握,这样才能实现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为此,文章分析论述了猪场生猪疾病的预防及控制措施,旨在可以为业界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与参考,进而为猪场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繁荣发展贡献应有之力。
关键词:猪场;生猪疾病;预防;控制措施
前言:在生猪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伴随着猪群密度的提高和致病菌的变异,生猪常见疾病呈现多样化特点,造成混合感染,在增加治疗难度的同时,加大生猪死亡率,给养殖户带来了较大损失。
1常见的猪的疾病种类
1.1猪气喘病
生猪养殖过程中的气喘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支原体肺炎疾病,其传染性强,治疗难度大。一旦感染,生猪常会伴有咳嗽与气喘的症状,而且气喘病发病速度很快,短时间内即可造成生猪食欲不振、生长缓慢。气喘病一般是由肺脏感染造成,而且会引发肺气肿和肺水肿等并发症。该病没有固定的发病时间和环境,但是当气候干燥、天气情况不稳定时发病率较高;引发该病的主要原因是饲料质量不合格或是饲养环境卫生不达标。一般情况下,少量生猪感染气喘病后并不会造成很大的损失,但如果控制不当的话,造成大范围的传播,其危害程度将会呈几何倍数增加,对产值造成一定的影响。
1.2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引发的生猪萎缩性鼻炎,是生猪养殖过程中很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感染初期会表现为鼻炎,随着病情的加重和染病周期的增加,会导致生猪的面部畸形,口鼻萎缩。传染性萎缩鼻炎在临床表现上为打喷嚏,而且会伴有鼻部出血症状。对于传染性萎缩鼻炎,其对于成年生猪造成的死亡率并不是很高,但可以使饲料转化率降低,生猪饲养周期加长,从而使生猪出栏错过最佳时期,影响养殖收益。感染了传染性萎缩鼻炎的生猪其机体免疫力会有所下降,感染一些季节性疾病的几率增加。而且该病的发病范围非常广泛,世界各地均有发生。
1.3猪链球菌病
生猪链球菌病相对于其他疾病而言,其危害性要高出很多,主要原因是该病可以通过一定的途径传染给人类。链球菌可以诱发淋巴结脓肿,严重时可能会造成白血病的产生。人类感染了 II 型猪链球菌会得脑膜炎、败血症和心内膜炎,更有甚者严重时可危机人类生命。过往历史中,该病多发生在生猪养殖较为发达的国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生猪饲养量的增加,猪链球菌病逐渐的成为了令生猪养殖户或企业最为头疼的常见病。该病的诱发没有特别的季节性,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7-10 月是链球菌病最宜发生的季节,因此需要特别留意。
1.4猪丹毒杆菌
猪丹毒是一种急热型传染病,具备传染能力强、适应性高等特点。感染猪丹毒后,短时间内即会出现大面积的扩散,给生猪的正常生长带来极大威胁。该病的发病症状为,初期产生红色眼屎,后期生猪身体表面出现红斑。
2生猪常见的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2.1定期接种疫苗,提高生猪免疫力
当前的生猪养殖主张“未病先治”,很多养殖户会因常见疾病爆发而“病急乱投医”,殊不知,做好对生猪的定期疫苗接种是提升免疫力和减少疾病最重要的措施。具体说来:首先,要对初生乳猪注射猪伪狂犬病弱毒疫苗,在25-30日龄注射伪狂犬病弱毒疫苗,在30-35日龄注射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其次,初产母猪在配种前要注射猪瘟弱毒疫苗,产前注射仔猪黄白痢菌苗。经产母猪在产前10天要注射猪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三联疫苗。最后,青年公猪与成年公猪要注射猪丹毒弱毒菌苗、猪肺疫弱毒菌苗,通过对不同性别、不同日龄生猪进行疫苗接种,可以极大提高生猪免疫力,减少常见疾病的发生与传播,使死亡率降低。
2.2保持清洁通风,注意猪舍卫生
除了做好疫苗的定期接种,还需要加强日常的养殖管理,为生猪营造出适宜生长环境,对圈舍管理来说,要保证适宜的温度、湿度,并且保证通风情况良好,这样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生成,减少细菌和病毒的滋生,进而减少常见疾病的发生,仔猪的免疫力较差,更加需要良好的饲养环境。同时,养殖人员需要加强卫生管理,定期对圈舍进行消毒,包括墙壁、食槽、饲喂工具等,还要对猪只体表做好清洁工作,及时清理尿液和粪便,如果发现病猪要采取隔离措施,原有猪圈要进行彻底的疫病消毒,进而防止传染源的扩散。
2.3科学进行饲养,优化营养结构
要想保证生猪健康的生长,需要养殖户关注饲料质量,养殖户要根据不同日龄的生猪提供饲料,以此满足营养补给,生猪可以在补充养分的同时提升免疫力,这对于仔猪来说更为重要。同时,养殖人员要酌情添加饲料添加剂,对于部分进行情况不佳的生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改善作用,同时还会减少生猪出现应激的情况。在喂养方法上,建议定时定量喂养,并且关注营养的搭配。此外,养殖户海鸥需要注意避免饲喂变质的饲料,否则会导致生猪进食不佳,甚至出现呕吐、腹泻等情况。
2.4及时采用药物治疗,控制疾病传播
当前生猪养殖中出现常见疾病时,需要根据症状进行及时的治疗,治疗方法主要是疫苗注射,需要根据生猪的体重按照比例注射,部分疫病也可以用中药加以治疗,与饲料和饮水按照一定不利融入其中。对于部分传染性疾病,需要做好隔离措施,以此避免疾病继续蔓延。对于出现的病死猪,需要养殖人员做好无害化处理。在控制疾病传播上,养殖人员要与同行业人员对交流,对常见的疫病要有深刻认识,这样才能做到对症下药。
结束语:
生猪在养殖过程中极易发生传染病,如果不能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疗和控制办法,其对生猪质量、养殖收益所造成的损失是无法预估的。提升生猪养殖质量,最为关键还是要从预防抓起,加强疫苗的研制和接种,从根源上控制疾病的发生。对于一些尚无有效疫苗进行控制的疾病,提升养殖户对于疾病的认知和了解,及时的发现疾病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也是非常有效的。
参考文献:
[1]谷新帅.探究农村常见猪疾病的预防和治疗[J].吉林畜牧兽医,2019(08):15.
[2]张嘉恬.浅谈农村养猪常见猪疾病预防及治疗[J].农家参谋,2019,(15):101.
[3]田星宇.规模猪场生猪疾病的预防与控制[J].湖北畜牧兽医,2016,37(12):35-36.
[4]熊俏.生猪疾病的预防与控制要点[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7(9).
[5]赵丽萍.生猪常见疾病预防和控制[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6(3):98-98.
[6]田原.规模猪场生猪疾病的预防与控制[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5(9):96-97.
[7]郭世栋,马明仑.生猪在不同年龄段的常见疾病预防和控制[J].甘肃畜牧兽医,2016,46(13):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