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祯 李海阳 赵一泽 叶锋 张伟
国家能源集团山西神头第二发电厂有限公司 山西 朔州 036011
[摘 要]引风机是一种低成本、大流量设备,被人们广泛的应用到工业生产中,但是由于风机内部的结构十分复杂、转动零部件角度,在处理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故障问题。文章结合本厂风机设备使用情况,就一些风机非停事故进行分析,并针对风机出力振动大等问题提出对应的解决对策。
[关 键 词]引风机;振动大;原因;对策
前言
本厂引风机因为振动大、风机轴窜、动叶卡涩等原因多次出现了非停事故,本文将引风机近期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发现的问题找出对应的解决对策,以此来提高对风机的维护水平,加强锅炉风机诊断效率,更好的满足锅炉风机运行需求,并提高运行效率。
一、设备概况及工作原理
神头二电厂四台引风机是由成都机械厂生产的 HU22644-221G型双级动调式轴流式风机,转速990转,叶轮直径3162mm,单级轮毂在装叶片数22片,双级轮毂共44片叶片,风机本体由可分离的进气箱、转子组、扩压器三部分组成,液压传动伺服阀控制电动执行同步进行,每个叶片可以围着自己的轴转动,沿着叶柄轴转动方向+45°至-20°角度,所有叶片的转动是与一个总的液压传动机构同步进行的,在风机壳体侧部安有导向装置工作位置指示器。
工作原理:由系统管道流入风机的气流经进气箱改变方向,经集流器收敛加速后流向叶轮,电动机动力通过叶轮叶片对气流作功,叶片的工作角度与叶栅距可无级调节,由此改变风量、风压,满足工况变化需求;流经叶轮后的气流为螺旋运动,经后导叶转为轴向流入扩压器,在扩压器内气体的部分动能转化成静压能,再流至系统满足运行要求,从而完成风机出力的工作过程。
转子整体结构图:
.png)
二、异常经过及原因分析
2.1故障一:引风机振动值偏大
引风机振动值偏大,是风机最常见的故障,本厂引风机多次出现水平、垂直振动值达到4.6mm/s以上情况(设置4.6mm/s为报警值),频谱分析显示有1倍频、 2倍频,但2倍频占比大;根据频谱2倍频分析主要是中心不对中,造成不对中原因是对轮找正偏差、紧固件松动、轴承座刚性差、主轴弯曲、轴承径向游隙大、轴承外套与轴承箱配合间隙大、芯轴弯曲等原因,下面结合本厂实际,通过具体事例来进行分析:
2.1.1 #21引风机振动大
异常经过:2020年5月27日,#21引风机振动(轴承水平1、轴承垂直1,轴承水平2、轴承垂直2)最大4.08mm/s(为后轴承水平)。6月2日9:00,#2机组开始AGC性能试验试验,#21引风机前轴承垂直1最大4.61mm/s,之后逐步增大。6月5日,#21引风机振动明显增大,轴承垂直1上升至9.88mm/s,轴承水平2上升至11.45mm/s。调整无效后,汽机打闸,锅炉联动保护灭火,同时紧停#21引风机,保留#22引风机运行炉膛通风。
原因分析:#21引风机吊风壳后,检查发现一级动叶(从液压缸向电机侧)22个叶片不同步,其中10片与另外12片开度相差约10度左右。
.png)
解体轴承箱发现:1.轴承内圈滚道上有麻坑起皮缺陷。2.动叶调节芯轴弯曲达8.5mm。
3.主轴由于轴承内圈跑套将主轴磨损,造成装配无紧力。4.一级轮毂叶柄滑块球轴承锈蚀转动卡涩。5.叶柄轴承外套滚道有锈蚀和麻坑。6.叶柄密封老化。7.主轴有隐形裂纹。
所以芯轴弯曲、轴承跑套、主轴的隐性裂纹是造成风机振动大的主要原因。
2.1.2 #12引风机振动大、轴窜
异常经过:2018年9月20日#12引风机在巡检中发现,电机轴窜达到5--6mm,风机仪表显示振动水平2.9mm/s,垂直2.8mm/s(后停机检查振动测点失灵),就地实测机壳振动水平7.5mm/s,垂直4.0mm/s,轴向最大25mm/s。电机前轴承振动水平1.0mm/s,垂直2.4mm/s,轴向8.2mm/s,电机后轴承振动水平1.3mm/s,垂直1.9mm/s,轴向6.9mm/s。风机振动值大,轴向窜动大停机,揭开风机上盖进行检查,发现驱动端4条螺栓全部断裂,非驱动端轴承座(东侧)有一道长60mm,深40mm的一道裂纹。
原因分析:检查发现连接轴承座与机壳芯筒厚法兰紧固次序不当,根据成都电力机械厂提供的AP系统轴流式通风机使用说明书中黑体字提示:连接轴承座与机壳芯筒厚法兰时,应先紧固进气端法兰上的螺栓,其次再紧固出气端法兰螺栓,这是因风机轴向力方向是向进气侧,先紧固是保证两侧法兰紧靠,再根据轴承箱与机壳芯筒之间安装结构图知,轴承箱是镶嵌在机壳芯筒内,机壳是上下剖开式,因此轴承箱与机壳芯筒轴向配合为间隙配合,再加上机壳芯筒外介质温度在135℃,内部温度根据运行轴温判定约有60℃,机壳芯筒还会延轴向径向方向向外膨胀,这样配合间隙还会增加。因此非驱动侧芯筒法兰和连接螺栓承载很在轴向力(结果机壳连接螺栓断或机壳裂开),驱动侧芯筒上连接法兰螺栓因间隙增大致转动组存在的不稳定,从而使螺栓承受了异常交变应力(结果机壳连接螺栓断)。
2.2故障二:动叶返卡
异常经过:引风机电机电流值在动叶0-20%显示不变。根据电流值显示动叶从启动0位到20%过程中电流未变化,动叶未动作,根据动叶卡涩原因由易到难逐一排查,对伺服阀、液压缸、执行器等全部液压机构进行检查,同时对油管路吹扫后,进行试运,还是出现卡涩现象。再次对叶片与叶柄连接位置根部清理打磨并更换“O”密封,轮毂组叶柄轴承检查,发现叶柄推力轴承滚道压痕明显,更换新的叶柄轴承后,动叶动作正常。
原因分析:叶柄轴承强度低,风机转动中由于离心力作用滚动体无法正常旋转,是造成动叶无法开起的直接原因。
2.3故障三:两台风机电流偏差大
异常经过:2020年1月25日18:12分,运行通知#11引风机电流与#12引风机电流偏差大,从集控调取电流数值可以发现#11引风机电流282A,#12引风机电流为422A,两台风机电流偏差为140A,电流偏差较大,但是振动与温度正常,风机出力受影响,需要限负荷运行。
原因分析:液压缸连杆脱扣,造成液压缸有大约25%的空行程,是造成电流偏差大的主要原因,风机动叶的实际开度与集控给出的指令不吻合,给出的指令与动叶的实际开度如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就地开度与运行给出的动叶指令动叶开度相差25%,风机运行期间,集控给出的动叶开度大约在60%--70%之间,对应的实际动叶开度仅为35%--45%,远远小于风机需要的动叶开度,造成电机电流降低,与#12引风机电流偏差近一步增大,动叶开度不够,造成风机出力不够是造成电力偏差大的主要原因,并列两台风机动叶0位定位不一致是造成故障的次要原因。
2.4故障四:液压油压维持不住
异常经过:#22引风机切换为1号油泵运行后,油压4.5Mpa,动叶由29%关小到27%,油压升至4.7Mpa,动叶由27%开大到29%,油泵油压突然低至4.3Mpa,联启2号泵,#22引风机运行中,无论1号还是2号液压油泵运行,动叶开度增大,,油压就会突降并且联泵,维持动叶开度不变,则25分钟左右,油压就会逐渐下降并联泵,更换伺服阀后,油压显示正常。
原因分析:动叶不动作或动作两种状态液压油都不保压,持下降趋势。风机静态排查,运行#1或#2液压泵油压稳定回油正常无泄漏油及任何异常现象,但是当风机带负荷运行后,#1或#2液压泵油压都持下降趋势、动叶不动作或动作两种状态液压油都不保压,呈下降趋势,判定故障主要原因是伺服阀内漏,导致油压下降。
三、故障排除具体措施
3.1故障一:引风机振动值大处理
3.1.1 #21引风机
#21引风机更换损坏的轴承组、主轴、芯轴,转子动平衡试验,发现主要原因是芯轴弯曲和主轴出现裂纹,故障排查中发现一级芯轴轴端径向全跳度8.5mm,标准要求≤0.15mm,跳度值远远高于标准值。推力轴承内圈滚道有麻坑起皮缺陷、推力轴承及驱动端承力轴承均有内圈跑套痕迹。消除上述缺陷,风机整体回装试转,风机振动振动值由11.2mm/s降到5.5-6mm/s,虽然振动降幅明显但还是偏大,再次检查并对主轴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查,发现主轴内部驱动端轴承安装处存在隐形裂纹,整体更换新的轴承箱和主轴,并进行动平衡试验后振动明显降低,2倍频明显降低,1倍频基本消除。
振动值如下表:
.png)
3.1.2 #12引风机
对断裂螺栓进行更换,裂纹进行打磨后进行补焊,在补焊后,检查轴承箱与机壳芯筒接触面之间径向间隙,间隙为0.40mm(标准为不大于0.05mm),随后起吊拆叶片,吊转子查原因,发现驱动端轴承箱与机壳芯筒座接触面二者对应磨损,同时轴承箱法兰面与芯筒连接法兰面二者对应磨损,打磨清理各个对应接合面,转子就位数据复查,驱动端轴承箱与轴承座底部间隙为0.4mm(要求为底部间隙不大于0.05mm),轴肩间隙为0.1mm(要求轴肩间隙为0mm),非驱动端数据正常。重新起吊转子后,在驱动端底部加长100mm、厚0.4mm不锈钢垫片,加垫片后,底部间隙为0.03mm,轴肩间隙0mm。用压铅丝法对轴承座顶部间隙测量,将上部外壳吊装就位后中封面螺栓紧固并拆除后对铅丝进行测量,发现顶部间隙1.20mm。连接风机各部分螺栓后,对风机中心进行复查,发现风机内部连轴器下张口0.75cm,右张口0.02mm,外部上张口0.55mm,右张口0.03mm(要求内部下张口0.28mm±0.02mm,外部上张口0.28mm±0.02mm,左右张口不大于0.05mm),风机风壳间隙最小处为2.5mm,位置在5-6点方向,于是重新将转子吊起,对驱动端底部加长100mm厚0.70mm的不锈钢垫片两片,实际是底部加垫厚度为1.4mm,东侧加垫0.50mm,西侧加垫0.30mm,加垫片后,底部间隙为0.05mm插不入。中心复查外部联轴器上张口0.30mm,内部联轴器下张口0.27mm;叶片间隙:驱动端下部最小4mm,非驱动端最小4mm。#12引风机启动,动叶开度在33%--42%窜动,最大的窜动量为1mm,振动值正常,故障处理完毕。
振动值如下表1:
3.2故障二:动叶返卡处理
叶片与叶柄连接位置根部清理打磨和更换“O”密封。 叶柄44盘推力轴承(型号HRB UI52Y20)和滑块更换,更换轴承后动叶卡涩缺陷消除。
3.3电流偏差大解决方法
将#11引风机更换液压缸连杆,对液压缸连杆易脱落处进行了点焊处理,防止其脱开。液压缸中心复查,中心为0.02mm,满足液压缸中心不大于0.05mm的要求,对液压缸0位行程调为90mm,100位行程调为22mm,测量动叶根部与轮缘距离0位25 mm(有角度盘最好用角度盘定位,范围在+24-- -45度之间)。选择基准叶片后,以其中一台风机为基准调节0--100%位置,并对行程进行重新定位,定位结束后,对另外一台风机按照同样数值进行定位,使两台风机动叶开度保持一致,缺陷消除。
3.4液压油压维持不住解决方法
更换伺服阀后,液压油压稳定,调整动叶开度,液压油压不变,缺陷消除。造成这次伺服阀损坏原因可能是在动叶范卡时,手动强行盘动执行器来操作动叶动作或液压油油压力达5.5Mpa长时间运行(标准油压在4.4-5Mpa)过程损坏伺服阀推力轴承(FAG 16008),造成油腔内供回油孔位移,在静态时无轴向力作用还能保持油压,但动态时在轴向力作用,推力轴承损坏使油腔内供回油孔不断往复运动无法保压,因此在动叶卡涩时不要轻易用力手动盘动执行器或油压提高,以免损坏伺服阀或液压缸内密封,造成内漏。
结论
以上,就是本厂近几年风机出现的常见问题,振动值大反应为2倍频大,2倍频振动并不是单一的联轴器中心问题,联轴器对中不好、支撑刚度弱、主轴弯曲或有裂纹、在前后轮毂上加重位置没选对都能引起二倍频振动。二倍频振动,如果是对轮问题通过找中可解决,有的通过动平衡把激振力减小了,把平衡块位置前后风轮位置找对了,2倍频能下降。有的2倍频与激振力无关,也不一定是对轮问题,这种问题的解决难度很大。如支撑刚度弱、风机轴弯曲,很多人不认为是引起二倍频振动的原因,往往被人忽略,致使二倍频振动不能解决。尤其是风机查轴弯曲实施难度大,这也影响该工作的进行,所以我们要加强设备基础知识的学习,学会从多方面考虑问题,把事故原因分析清楚,确保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得心应手。
[参 考 文 献]
[1]孙涛. 锅炉引风机振动大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 湖南电力, 2000(03):63-64.
[2]邓堃. 某电厂引风机振动大原因分析[J]. 科技视界, 2012, 000(022):293,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