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邹佶韬 2.刘单
1.2.国家电网公司上饶供电公司 江西省上饶市 334000
摘要
变电站运维风险管理是一项重要措施,能够直接提高变电站运维效率,因此必须做好风险管理,加强变电站运行。实施风险管理措施,进而明确变电站运行和维护中的相关内容,从变电站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角度上保持变电站运行的可靠性,确保供电质量和效率,履行电网公司的社会属性和企业属性。
关键词: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管理
引言: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作为电力网络中重点关注的内容,变电站的相关风险容易导致电网安全和稳定问题,同时也会为人民利益和生命安全带来巨大损失。对于电网运行过程中,变电站维护的风险主要有自然灾害、外部破坏以及执行漏洞等。
1.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
1.1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通常有较大的破坏力,容易对变电站带来较大风险。有许多自然灾害可能会损坏变电站的设备和电路,如猛烈的暴风雨、山体滑坡等等。如果自然灾害所带来的损坏很小,可能仅仅是导致变电站运行异常,如果自然灾害的破坏力较为严重,则将会导致整个变电站系统崩溃,从而对所辐射的区域带来不可预测的损失,甚至会造成生命与财产安全严重受损。一旦自然灾害事故发生后,设备运维管理单位需要第一时间对系统和设备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及恢复,但通常此种检查开展较为困难。一方面,这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容易对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另一方面,在恶劣环境下对设备进行维护及替换也较为困难,其会对检修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不同程度的威胁。
1.2外部破坏
人为损坏或被动物咬坏被视为外部损坏。人为损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是非法活动。现阶段,我国已经明确规定,未经授权对电力设备造成的任何损坏将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此外,遭受外部破坏后,需要对设备损坏程度评估及设备构件的调度,同时在对变电站设备检修时不仅会增加维护人员及检修人员的工作量,而且在开展工作中变电站线路的破损也会对生命安全构成一定程度危害。
1.3执行漏洞
虽然我国对变电站整体的运行维护有着相关要求,但在实际工作中或多或少有与规定不符之处,同时我国对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的外来人员资格筛选和适用法律法规也不够完善,因此时常发生与变电站维护有关的事故[5]。在实际的维护工作中,因为变电站及施工场所所占的面积很大,因此施工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尤其是在整个维护工作中,无法满足专职监护人观察到整个工作区域中其他工人的具体实际状况,最终导致在执行层面上容易出现漏洞。
2.变电站运行维护策略分析
2.1实行巡视管理
对变电站开展日常的安全检查与巡视管理能够有效降低运行维护的风险。因此,在变电站运行中,运维管理单位需要通过加强对变电站的检查和管理,积极防范运行和维护中存在的风险。具体来说:其一,从巡视检查方面的着装而言,工作中员工应注意穿全棉长袖长裤和佩戴安全帽,进而有效保护员工防止其出现触电及防坠物、磕碰等事故。其二,在变电站高压设备检查中,巡检人员需要准确记录风险点,并组织运维检修工作,通过与各方协商沟通确定问题进而及时解决高压设备的缺陷。为了降低变电站的风险,有必要定期试验和反事故预案设想以确保变电站的结构和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并有效地应对变电站的故障。
同时对巡视的管理还应当注重相关的班次管理,在变电站的运行维护中,良好组织并开展变电站的班次管理工作,将有关变电站运行和维护的基本信息进行汇总,并采用数据分析与管理的方法进行主动风险控制。
此外,值班人员必须在值班当值值长或运维班站长的指导下组织风险管理任务。进入主控制室后,准确了解变电站运行情况、维护状况以及存在的设施缺陷,并准确详细务实地向设备运维管理单位及调控中心反馈变电站运行管理的实际情况。对于管理职能与范围也应当跟随班次轮休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便在岗的现场工作人员可以访问与变电站相关的信息,按照所制定的月度计划推动交班人员与接班人员之间的移交记录,并在指定的移交时间内完成工作。
2.2安全设备管理
安全设备管理有助于提高变电站的运行维护水平,可以在运行维护期间首次确定安全设备的位置,并在后续的维护中定期进行针对性的检查。安全设备出现问题时将会直接影响变电站的运行,使变电站面临一系列风险。在实际工作中,应当根据变电站运行维护过程中安全设备的风险来降低风险,相关的管理措施如下:其一,变电站的安全设备环境必须通风良好,安全设备的操作环境必须清洁,禁止放置杂物或将杂物安置在指定位置,以免影响安全设备的运行。其二,在日常使用中,使用有针对性的操作和维护措施来降低关键设施的风险并改善安全设备,从而保证变电站运行和维护的安全。其三,在安装变电站的安全装置之前,必须对其进行检查及调试以确保安全装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2.3良好的消防管理
消防管理的重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将消防警告标志悬挂在明显的地方以进行警告。其次,检查消防设备的安装情况,依据相关规定消防设备必须放置在指定区域,并严禁以任何其他方式移动和使用。最后检查变电站中是否含有易燃易爆物质。同时,还需要周期性(可按具体要求作出相应安排或增加频次)测试一次自动报警装置是否处于正常运转的状态。
此外,还需要加强变电站运行过程中的防涝管理。由于汛期对变电站运行有一定影响,因此,在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管理工作中,有关人员也应熟知变电站运行的防洪管理。在实际的工作中,安全管理部门和设备运维管理单位必须首先进行调查工作,结合气象单位提前发布相应的风险预告,在汛期开始之前,相关人员必须检查变电站中运行的设备,例如防雨罩检查、室外设备检查等。必须确保设备在运行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保证变电站的运行设备在汛期不受影响或避免受到影响。同时,相关人员还需要提前做好调查排水系统等容易发生水堵塞地点的工作,及时疏通,并在雨期短暂停歇期增加频次管理从而降低变电站的潜在安全风险。另外还需对汛期可能出现的塌陷进行前期固化和后期补充固化和可能存在的站内清淤及进站道路清淤等可预见性的管理工作来为变电站运行的稳定性提供更好地保障。
2.4提升安全意识
变电站相关的维护、检修、调控等人员面临的工作压力很高,一方面是由于变电站运行管理与维护任务存在一定的突发性,可能会导致工作任务变得异常复杂且艰巨,一旦在操作过程中出现违规操作则极易导致相关设备、人身事故的发生,从而引起一系列关联的设备或电网故障。同时还应当提高员工的工作安全意识,并加强其对风险防范的能力。具体来说,负责运行维护的人员必须意识到,在进行风险分析和控制时,工作场所的安全性需要得到针对性的保护,同时对于操作流程应予以明确,进而能够有效降低自身压力。其次,进入变电站从事工作的相关人员需要学会如何识别相应的风险,并掌握相应的运行维护方法,进而控制事故的发生,以做好安全实施风险分析与管控工作风险点。再次,加强相关的管理规章制度并进一步约束相关的风险点及内容。在运行维护过程之中,还需要对工作人员的完整过程进行分析,跟随其在一定周期内的工作特征重点选择容易出现问题的相关点,从而采取有效的针对性的补充维护措施。如果部分设备在一定时间的检查中均处于过负荷的状态,则需重点关注,因其可能产生一定的损坏,需加强巡视管理及事后的维护行实验检修工作。
3.总结
综上所述,在变电站的实际工作过程中,对于运行维护风险的管理应当拥有较为健全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与原则,并在此基础之上,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有效降低其运行风险概率,进而提升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加强其运行效率。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进行分析,找出容易出现问题的风险点,进而提出了相应的维护策略,即:实行日常的巡视管理工作、加强对安全设备的管理工作、开展良好的消防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本文相关研究以期能够为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管控提供相应的指导与参考,进而促进我国变电站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助力电力事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玉龙.基于风险理论的电网安全管理[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18):96-99.
[2]杨太华.区域电网建设安全风险识别及规避策略研究[M].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405.
[3]王阳光,尹项根,游大海,徐天奇,王博,向寒冰.应用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J].电网技术,2009,33(02):20-26.
[4]钟慧玲,陈凡.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与设备维护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36):61+63.
[5]胡凡秀.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探讨[A]. 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决策论坛——基于公共管理学视角的决策研讨会”论文集(下)[C].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科技与企业》编辑部,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