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配电改革对供电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第31期   作者:费林平
[导读] 近年来我国在供电体系内部大力推行输配电改革
        费林平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九江市柴桑区供电分公司   江西 九江   332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在供电体系内部大力推行输配电改革,意图通过改革从多方面优化企业的定价、资产管理体系,进而达到优化供电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输配电改革带来的影响,随后说明供电企业可以采取的策略。
        关键词:输配电改革;供电企业;财务管理
        
        引言:输配电改革标志着我国电力行业、特别是供电企业与市场深入接轨,市场定价愈发接近市场需求,同时帮助供电企业建立正确的价格观与利益观,最终推动供电企业的良性健康发展。
        
        一、输配电改革影响
        输配电改革是我国在电力行业重点推行的改革,主要关注电力行业供电企业的定价体系,供电企业通过输配电改革能够准确掌握每个盈利点的具体细节,为供电企业合理定价提供重要依据。输配电改革满足全社会对电力市场的需求,同时充分发挥市场因素对供电企业定价的影响,真正体现市场对电力行业定价体系的作用。在此从成本管理、资产管理等方面说明输配电改革影响。
        1.成本管理影响。输配电改革对供电企业的计价模式产生深远影响,传统定价体系中主要采取比旧手段,供电企业的经营效益与成本之间关联甚少。输配电改革在改变计价模式的同时建立效益成本之间的关联,例如在输配电改革中强调准许成本的作用,从而建立供电企业经营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关系,对供电企业成本核算提出全新要求;供电企业在计算经营成本时不仅要考虑供电资产的自身运行成本,同时还要考虑由于折旧、运行维护产生的附加成本,由此可见输配电改革考虑到更全面的设备使用情况。输配电改革对企业定价体系也产生显著影响,在核算成本时也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整体来讲输配电改革推动供电企业成本计算管理体系的全面化与严格化,与此同时供电服务质量也成为决定企业成本的重要因素,准许成本概念中严格规定只能包含服务类费用。
        输配电改革有效推动成本分类理念的落实,传统成本核算体系中采取相对粗放直接的方式核算企业成本,输配电改革则要求供电企业对用户分类建档,根据用户级别、电压等级等因素确定用户成本,有效落实输配电改革中提出的定价成本理念。对用户资源的分类则显著提升成本管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供电企业可以根据用户的级别归属执行不同的定价方案,帮助供电企业更加精准核算成本,从而真正体现精细化的成本管理理念。
        2.财务管理影响。在供电类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中,输配电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并直接决定财务管理方案的制定方向。输配电改革对输配电的计算方式产生显著影响,供电企业在财务处理体系中需要确定输配电目标效益。与此同时供电企业的核算体系相比于企业类型企业也有很大不同,因此供电企业要正确认识到输配电改革的整体方向,从容应对输配电改革带来的诸多可变因素。
        3.资产管理影响。资产管理在供电企业管理体系中占据较大比重,供电企业的固定资产体系呈现出多变性、增值性特征,与此同时供电企业所需管理的固定资产种类繁多,导致供电企业资产管理任务相对繁重。由此可见供电企业资产管理需要精细化、科学化理念,根据资产种类对现有资产进行妥善分门别类管理。输配电改革则为供电企业优化资产管理体系提供契机,供电企业根据输配电改革要求,充分利用资产分类信息分别制定计算标准,保证资产管理中核算工作的精准性。在输配电改革中强调不同大类资产的严格分离,确定每一类资产的折旧率,按照监管和规模标准严格衡量每一种资产,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供电企业可以根据电力设备功能界定种类,同时提升每个阶段收入、成本数据的对比性,从而验证各个会计期间的工作效果。
        输配电改革推动供电企业建立资产利用体系,供电企业固定资产规模非常庞大,资产使用磨损程度各有不同,加强对资产价值的利用则是衡量供电企业资产管理能力的重要指标,将其定义为资产利用率。在输配电改革推动下,将资产利用率作为考核供电企业资产管理质量指标已成为共识。

与此同时国家部委也出台相关措施引导供电企业管理固定资产的方针政策,帮助供电企业合理确定有效资产范围;此外确定不满足有效资产的各种标准,例如供电项目未经批准就仓促上马的情况,在输配电改革中一律被列为无效资产,从而保证供电企业固定资产来源的合理性。
        4.资本操作影响。输配电改革对供电企业的融资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在输配电改革的影响下,判断供电企业收益规模的要素包括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同时包括供电企业人员提供服务的质量,这种收益可以在定价范围内上下浮动变化,通常定义为准许收益率。由此可见供电企业的融资收益率与投资规模呈反向关系,较低的投资规模往往意味着较高的收益率。但是在输配电改革中并没有完全界定供电企业融资收益率范围,而这种反向关系则为部分企业降低投资提供了行为动机,意图通过较低的投资规模获取较高水平的收益率并满足输配电改革的精神要求。这种做法显然是短视的,供电企业尽管可以获取较高水平的输配电效益,但是长时间投资不足则导致企业资金流趋于迟滞僵化,资金流转长时间处于亚健康状态,不仅抑制财务体系的发展,对供电企业长久运行也是大为不利的。
        
        二、应对影响采取的策略
        1.调整财务管理目标。输配电改革对供电企业管理方式的影响是全方位的,首先供电企业在电力体系中的角色发生转变,更加突出供电企业在其中的服务性质,供电企业需要及时调整经营理念适应角色的变化。例如企业在制定营销方案时不仅要注重企业盈利因素,同时要更加体现经营体系中的服务因素。传统营销方案制定过程中通常过多考虑控制成本目的,并以成本核算作为评价营销方案质量的核心标准;实行输配电改革后对营销方案的制定则更多考虑服务质量,本质上是财务管理目标的变化。
        2.资本操作方式改变。在供电企业的经营模式中主要通过企业融资方式获取经营资金,输配电改革的推行意味着供电企业必须要顺应形势调整融资方式。供电企业可以充分调动市场要素潜力,通过市场完成对企业经营必要资金的融资任务;输配电改革影响下对融资方式的变革同时起到降低融资风险的作用,避免企业融资中可能产生的不可控因素。供电企业传统融资模式主要通过银行渠道,输配电改革变革下则要求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在优化融资质量、扩展融资范围的同时为供电企业发展创造更丰富的机遇。
        3.强化资产管理。输配电改革对供电企业接收、处理用户资产提出全新要求,供电企业需要针对用户提交的资产制定完善的资产管理方案,妥善处理并精心维护用户提交的资产。在资产管理工作中要做好对各类资产的评估工作,确保资产健康有效后将其纳入到本企业的资产管理体系中。资产改造是供电企业资产管理的重要环节,供电企业在确定需要改造资产的前提下开展改造工作,尤其要注意对年久失修、报废资产的处理质量,原则上应当建立高质量有序的资产报废流程,避免由于报废资产处理不当造成负面影响。资产报废工作要秉承精细化原则,报废前要详加核定报废资产的规模、参数与年限,保证资产报废不会产生资产浪费效应。对于仍具备使用价值的供电设备资产,则应当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造,使每项供电资产最大限度发挥价值,有效控制企业资产报废中产生的成本。
        
        结束语:供电企业在认识到输配电改革带来巨大影响的前提下,可以从强化资产管理、调整财务管理目标方面应对输配电改革带来的影响,进而使供电企业始终处于市场竞争前列。
        
        参考文献:
        [1]朱朝晖. 输配电改革背景下资金管理策略研究[J]. 青海电力,2020,39(03):64-66+69.
        [2]施磊,喻乐,谢旭,张晶,刘学,陈启鑫. 输配电价改革的进展与探索[J]. 财经智库,2020,5(04):114-125+144.
        [3]彭鑫,卢烨琦,戴月娥. 输配电网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管理现状及匹配性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2020,41(20):106-108.
        [4]张戈,张超,严源,徐薇. 输配电成本核算模式及体系研究[J]. 会计之友,2020,(11):27-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