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绪鹏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东明县供电公司 山东 东明 274500
摘要:在近几年的社会发展中,各种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在工业、建筑等方面的渗透,导致人们对于电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同的生产技术下需要的电力范围也是不同的,为了满足各方面的需求,有关部门加强了对城市电网的改建和扩建工作。电力工程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它的影响因素是非常多的,而且技术问题也是一直存在的现象,由施工等方面引发的安全问题频频发生,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有关人员可以对此进行全面的研究。本篇分析电力工程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就加强电力工程技术管理的措施进行说明,从而探讨电力工程中的施工安全管理方法。
关键词:电力工程;技术问题;施工安全
1 引言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电力资源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高,这也推动者电力工程建设工作不断发展。在各项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中,安装施工最基础的工作,但其内容众多,复杂性较高,且专业性较高,所以具有相对较高的难度。一旦在施工中对细节问题缺乏重视,或者施工中有所疏忽,则很可能会造成严重的质量问题。基于此探讨和总结电力工程安装施工中的技术要点和细节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电力工程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1 技术管理制度的问题
在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技术管理制度的欠缺也是导致各类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首先,有关人员没有认识到技术管理的重要性,没有做好电力工程施工中的组织设计工作,有的工作岗位并没有具体的工作内容,对于施工现场没有一个完整的规划。其次,电力工程的技术是非常复杂和多样的,它与工程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现阶段在工程中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管理体系,导致各项工作在开展过程中有着多方面的限制,造成不同程度的隐患,容易引发电力故障。另一方面来说,岗位责任制度、例会制度等方面也有着一定的缺陷,没有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制定和规划,导致工作与工作的衔接过程中漏洞过多,这是有关人员应该意识到的问题。
2.2 配电线路问题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桩位复测偏差是由于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沟通不到位,导致复测坑位位置和埋深与设计存在较大偏差。在配电线路工程施工中基础施工是基石。由于管理人员疏忽,在施工过程中导致施工不规范,施工人员蛮干,容易引发以下问题:①对地理条件不好的坑位,未做好排水措施,造成地基承载力下降;②地基承载力下降时,施工人员未能及时发现,未采取支护措施,造成塌方;③在基础掏挖过程中,施工人员未遵循相关操作规程,造成孔壁坍塌。在架线过程中施工人员对线材、金具等进行拖地展放,造成线材磨损;金具、设备安装过程中,高空作业安全防护不规范,造成人员伤亡。
2.3 生产人员风险意识薄弱
目前在电力企业生产管理中开展的风险管理工作,主要是进行简单的风险排查和问题解决,并没有形成具体和深入的风险意识,电力企业风险管理部门工作开展并不充分。目前一部分企业缺少了标准的安全风险管理意识,缺少了对企业运营中安全风险的管理工作重视性。在企业发展中不具备预防为主的管理意识,很容易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问题,对于企业的稳定发展造成影响。生产人员的风险意识比较薄弱,还会在风险管理过程中无法有效的确定和开展安全风险的超前控制,对于风险预测能力比较差,影响了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2.4 缺乏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
在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企业内部具备的基层性管理制度并不完善,缺少正确的认知和理解,过于关注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环节,忽视了在日常生产管理中建立完善的风险管控体系,小的事故风险得不到根本解决,会衍生出更大的安全风险。
除了风险控制体系之外,在企业中也缺少了可进化的监督管理机制,监督管理工作并没有具体落实到工作实处,特别是一些安全事故发生之后,对于责任人追责不及时、不严格,给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留下了很大的漏洞。
3 电力工程技术措施及施工安全管理办法
3.1 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督工作
在电力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为了强化施工安全管理,应该加强现场的监督工作,要从施工人员、施工设备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管理。首先,施工人员是安全管理中的首要监督对象,有关部门需要设置具体的监督岗位,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巡查工作,及时发现技术工人在操作过程中的违规问题,并且随时进行工作方面的沟通。其次,管理人员需要对工程中的设备进行全面的了解,从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出发,定期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隐患问题,为工程的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同时有关人员还应该做好安全评价工作,根据电力工程的施工特点进行安全管理工作的改革和优化。
3.2 输电线路合理选择
输电线路的路径选择上,进行路径选择和线路勘查,做好输电线路的整体设计非常关键。从保证输电线路的技术性能和经济效益出发,做好运行质量把控,目标是降低成本、减少线路长度确保线路安全可靠。进行输电线路技术方案设计前期,要求测量人员具有业务水平和工作经验,对于生态环境、地质情况和周边建筑全面采集信息,对比论证优选直线距离短、地形条件好、交叉跨越少的方案。一般在建设能力范围内,选用多种类型的水泥杆;针对塔身容易发生变形的情况,保证拉线与地面夹角保持小于45度,张力值符合设计标准,导线和避雷线的弧垂误差小于2.5%;滑车放线选择轮径大的,确保导线与钢芯的损伤面积少于5%;对于光缆施工,卷盘长度可为3千米左右,弯曲半径在外径的15倍以上为宜,施工中切忌扭结和猛拉;施工中做好防雷措施应用,防治跳闸事故发生;地基施工中多方论证地基基础问题,给予科学共工程结构设计论证。
3.3 强化安装施工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
首先必须要保证施工人员具备良好的质量控制意识,既能够充分认识到质量控制的意义,又能够将这种意识融入到具体工作中,从而高质量的完成工作。一方面,对于施工人员要加强培训,通过培训一方面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强化施工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逐渐在施工人员中形成质量至上的施工理念,从而更好的保证工作质量。另一方面,在日常工作中,可以通过向员工发放一些包括质量控制理念、质量控制目标在内的质量控制手册、宣传卡等,从而对施工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予以强化。
3.4 应用S-PDCA控制法
通常情况下企业在风险控制中,基本上会选择使用风险转移或者是风险自留的手段,不断提升企业生产风险管理工作水平。S-PDCA控制法的应用,能够帮助企业形成配套的风险控制体系,从企业电力安全生产管理计划、实施、检查、总结等多个阶段入手,针对性开展风险管理控制措施,把电力安全生产管理职能充分发挥出来。S-PDCA控制法要求工作人员在生产实践工作中结合风险理念,利用自己风险管理工作经验,积极开展风险管控工作,更好的帮助电力企业电力生产排除安全隐患。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工程是当前的重点工程,它与电能的输送和分配有着直接的关系,有关人员需要认识到电力工程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包括过电压以及技术人员等方面,从而完善现有的技术管理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同时为了强化电力工程的安全管理,提高他们的安全责任意识,加强现场的安全监督,为电力工程的发展提供一定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王一鸣.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及施工安全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20(19):134-135.
[2] 彭青松.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及施工安全探讨[J].中国高新区,2017(14):96.
[3] 陈肖,潘幼欢.关于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分析及其施工安全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21):147-148.
[4] 蒋超峰,王丹丹.配网电力工程的技术问题分析与施工安全措施[J].科学技术创新,2019(06)
[5] 孙成秀,陈骥.配网电力工程的技术问题分析与施工安全措施探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