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全面财务预算管理在电力企业工程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第31期   作者:马波
[导读] 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合理分配企业内部各项资源,规划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活动,
        马波
        江苏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10000
        摘要: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合理分配企业内部各项资源,规划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活动,是连接企业战略规划与财务管理的重要媒介,因此,企业要提高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及时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全面预算管理能发挥作用。基于此,以下对全面财务预算管理在电力企业工程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全面财务预算管理;电力企业工程;运用
        引言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的重要管理方法,对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以及资源配置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自21世纪初期,政府开始推动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全面预算管理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目前全面预算管理还存在较多问题,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果。因此,在我国企业实务中,应该针对相应的问题予以梳理,并加以解决,从而促进全面预算管理水平的提升。
1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有利于实现经济价值最大化目标。企业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将企业的战略规划与财务管理相连接,将企业的财务管理与业务进行有效的融合,与经济活动融合度越高,企业的资源配置优化率越高,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第二,全面预算管理可促进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实力。在经济新常态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企业面对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而全面预算管理则能够合理规划各个部门的工作,保证企业各个经营业务能顺利开展,集中整合资源,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第三,全面预算管理能够优化企业的经营环节,对企业的各个经营环节进行有效的全过程管理。第四,提高企业的经营水平。全面预算管理要求企业的所有员工部门积极参与,各个流程都需要员工配合,只有全员树立正确的全面预算管理思想,内部各个部门才能相互有效的沟通,实现信息共享,合理安排各个经营环节的资金、资源,全面提升企业的经营水平。
2电力企业工程开展财务预算管理面临的问题
        2.1脱离企业战略目标
        全面预算管理的制定需要围绕企业的战略目标,企业需要结合战略目标对年度的经营计划进行安排。但是部分企业管理者由于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只追求自身业绩的提高,短视效应较为严重,不注重企业的长期发展。全面预算管理与战略目标相脱节,企业虽然在短期内可以获得良好的业绩,但是长此以往将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由于企业编制预算过程中缺乏战略管理意识,导致部分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与战略目标关联性不大,甚至部分企业与战略目标相背离,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难以将战略规划传递到各层级人员,也无法落实战略目标的要求。
        2.2财务外部门参与度低,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起到应有的作用
        企业预算管理按具体管理内容,可分为业务预算、专门决策预算还有财务预算,所以不能说到预算控制就简单理解为是财务预算的控制,属于财务部门的事,单就预算的编制,是业务部门在全面分析业务活动的基础上所作出的计划与规划。很多电力企业认为项目上施工任务重,没有精力去搞预算控制,项目部门按编好的预算花钱就行了,至于预算具体如何执行、执行的结果怎样跟自己没多大关系。
        2.3重编制、轻执行
        很多企业注重预算的编制,但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甚至部分企业在预算开展过程中不闻不问,到年终时才出击考核,无法实现预算的意义。同时预算的编制要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部分企业的预算较为复杂,反而降低了企业的管理效率。此外,虽然部分企业良好地执行预算编制,但是缺乏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与激励约束机制,在员工的薪酬中没有体现全面预算管理的指标或者执行的指标较为模糊,影响了企业执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动力。


3电力企业工程中提升全面财务预算管理有效性的途径
        3.1规范全面预算的审批流程
        为使全面预算审批能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电力设备企业应采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方式,动员全体员工参与预算编制,根据近几年全面预算的完成情况和市场变动情况,由各业务部门编制下一年度全面预算初稿,并报各部门领导和各分管领导审核,报预算管理部和财务部汇总并审核,报公司股东审批,财务部及预算管理部负责全面预算监督及分析工作,对审批后的预算进行分解和细化,将下达分解后的年度全面预算目标至各层次相关职能部门,预算管理人员对预算指标与实际执行情况进行统计,并定期组织预算分析,对预算调整因素进行审核并提出意见和建议,人力资源部门对预算实际完成情况进行监督考核,将考核结果与职员的晋升和奖励等挂钩,确保全体人员能主动参与到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去。
        3.2要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企业要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就要对事前、事中及事后进行全面控制。事前要对预算进行编制和计划,在事中对全面预算的超支情况进行控制,事后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调整和改正,这样有利于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健全和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首先,企业要把战略基础作为预算编制的前提和基础,根据市场经济的具体情况,对市场的动态发展变化进行全面分析,依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状态全方位编制预算。其次,企业要依据实际情况编制预算,以避免虚报预算、低预算的现象出现。另外,企业在执行全面预算管理时,要对执行过程进行全面的监督和控制,针对执行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及时的改正和调整,根据所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和健全全面预算管理的制度。与此同时,企业在执行全面预算管理时,要根据预算执行的具体情况及发展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全面预算管理。
        3.3增强全面预算的执行力度
        加强全面预算的执行力是促进落实各项职能和完成各项预算指标的关键。全面预算执行过程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并由各领导层及公司股东给以高度的重视,才能获得预期的效益。公司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和预算的执行力,可以规范地协调各部门的关系,确保预算执行很好的落到实处,通过预算委会员全面实施公司预算管理工作,各部门要按权责利各司其职,对预算的编制、执行、考核分别管理,由人力资源部层层监督,以有效提高全面预算工作的执行力度。
        3.4控制企业日常生产经营全过程
        全面预算管理的控制作用可划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事前控制作用体现在预算的编制,将企业战略和管理层对生产经营业务的整体把握转化为企业下一期间生产经营活动的计划,预先对企业资源进行规划和布局。事中控制是通过预算的执行,将企业预算规划层层分解落实,明确各单位、各岗位责任,保证生产经营活动高效有序运行。事后控制体现在实际工作指标和预算目标的比较分析上,以计划完成数量和质量作为评价标准,考察各部门业绩,督促不达标岗位及时查找原因、消除障碍,达成预算目标,以此实现对企业经营全过程的控制监督。
结束语
        全面预算管理是以企业战略目标为导向的企业重要的管理工具之一,是由编制、审批、下达、执行、调整、控制、考核所组成的管理全过程。是一种以企业战略目标为导向,以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面监控为原则的管理方法,是一个全面整合业务流、信息流、人力资源和资金流于一体并优化和管理的系统。
参考文献
[1]冯虹.探析全面财务预算管理在电力企业工程中的运用[J].纳税,2020,14(35):102-103.
[2]李世玲.电力实业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产业创新研究,2020(21):119-120+142.
[3]周玉华.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研究[J].时代金融,2020(27):57-58.
[4]宋学松.探究全面预算管理在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J].纳税,2020,14(03):290.
[5]刘武.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J].财会学习,2019(33):97-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