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玉玲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郓城县供电公司 山东省菏泽市 274700
摘要:10kV及以下配电网线损管理在整个供电企业的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提供的相关数据对供电企业在决定重大事件时具有指导和指挥的作用。合理选择电能计量装置是电力企业的重点工作,我国加强对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推动供电企业现代化的升级以及转型,同时也可以进一步迎合国家所号召的绿色节能思想。这就可以在保证供电企业质量的同时,也可以将更好的服务提供给广大电力用户,提高每一位用电户的生活质量,进而增加整体的社会经济效益。
关键词:10kV配电网;电能计量;线损管理
1导言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电力系统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管理系统较为老旧,无法实现现代化电业管理,但是随着我国对电力企业的不断支持,我国的电力系统管理已经取得了较为优秀的进展,无论是供电系统企业对经济效益的重视程度,还是资金的投入都有了较大的进展。而最能体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就是线损率,所以各个企业都一定要对线损率进行严格的管理,比如设计现代化电路管理系统,将电能计量装置改造成不只用来计量,更重要的是实现一表多用,提高工作效率,真正提高电力经济效益。鉴于此,文章针对10kV配电网电能计量和线损管理
措施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210kV配电网电能计量管理要点
第一,在计量点选择之前,先要通过精准地计算了解线路实际电能消耗,然后据此来进行选择。须将各电源点、公用变压器和专用变压器、开关等均作为计量点,并借助专业仪器实时测量相关数据。
第二,在电能测量仪器级别的选择中,应当要遵循高安全性、高准确性、高先进性的原则;由于在不同的环境下,电能测量仪器的接线方式也不尽相同,所以应当要根据电网高低压属性和具体使用情况而合理选择其接线方式。
第三,合理选择计量器具是非常关键的一点。具体来说,首先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测量互感器,过去我国应用最多的是室外干式组合互感器,近年来被S级互感器所代替,同时为了能够适应负荷的变化,还应当优先选用多变比类型的互感器。其次,在电能表的选择方面,应要尽量应用现代先进的全电子式电能表,以确保计量精度,减少误差。
第四,通过应用新技术进行用电信息采集,可以大大提高用电信息采集效率及准确性。尤其是加强一体化信息集成平台建设,积极进行电力营销规划。相较于传统的电能计量而言,坚强智能电网具有显著的智能辅助分析优势和职能决策管理优势,而且还可以搭建智能用电信息共享平台,便于电力营销系统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之间进行双向交互。
3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
3.1派遣专门的调查人员进行实地勘测
在10kV速配电网途经的各个地区,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派遣出专门的调查人员对实地进行勘测,并且根据勘测结果进行合理的分析比对,设计出最科学合理的信息管理系统。实际上电能计量管理系统就是根据当地的不同地理环境以及用户的实际需求,建造最高效的电能计量系统。该系统也需要配置电力故障报修功能,因为高科技的电能管理系统在实现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可能会由于技术不成熟或材料使用不规范而导致系统故障,这时倘若没有管理人员进行及时检修就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轻则导致用户无法正常使用电力,重则会影响整个电力传输系统网络,造成大规模的经济损失。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了信息化现代社会,因此电量计量也可以积极应用计算机网络,构建出完善的数据共享系统,该系统主要辅助电量计量管理系统,将新系统在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共享,在其他地区进行相应的调整,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使资源利用最大化。
3.2强化计量自动化系统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
线损管理的目的就是有效降低因管理不力造成的各种线损,使得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大大提升。因此在开展的线损管理中可以通过计算理论线损,找出电网中损耗较大的设备及线路,对这些线损较大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造方法。通过对电表计量值的计算及分析得到统计线损的数值,可以发现电力企业在管理上还存在哪些不足,从而在管理制度上进行完善,加强对各方面管理,使得管理线损降到最低。首先,配电网线损的难点。对配电网出现的线损进行计算主要方法由四种:最大电流计算法、等值电阻计算法以及回归分析法、均方根电流法等。在应用原理上,这些方法对数据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等效及简化,一般来说会将网络节点的负荷曲线形状及设置的功率因数与首部设置相同,是一种近似的计算方式。这种方式很难完全把握线损的准确率,因此只有在配电网发展进一步成熟,需要的运行数据完备后才能利用相应的计算方式开展线损统计。为了可以更好地将其与其他类型的算法进行很好地比较,在配电网管理系统中线损的计算方法也更为多样,其中包括潮流的计算方法。在各类配电网采用的潮流计算方法中,前推回代法应用最为广泛,它的特点是编程较为简单、速度较快以及收效更好等,这种计算方法尤其是在对辐射状网络结构中较少采用环网方式运行的配电网上应用效果最好,是一种效率较高的计算方式。现今社会各方采用的配电网设备种类是十分繁多的,网络结构也十分复杂,加上变化频繁、电能计算装置安装数量远远不足等,很难获取分支线的数据,尤其是缺少元件的相关数据,导致配电网中的线损计算难度较大,因此计算配电网线损只能是简化算法,计算的局限性较大。其次,计量自动化系统应用。单纯依靠配电网计算线损的方式局限性较大,只能开展简化计算。这种计算方法准确度不高,最后结果必然会对线损分析结构产生相应的影响,导致线损管理的实效性不高。而计量自动化系统拥有远方自控系统,可以很好进行计量点计算,同时存在电力客户的诸多信息,为线损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在线损管理中应用计量自动化系统可为其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对线损计算的局限性最大程度克服,保证线损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3.3改进理论线损计算方法
当前,随着我国配电网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各种先进测量设备的广泛应用,电网运行数据正变得日益庞大,与此同时,电网运行数据的采集也变得越来越方便、越来越快捷,在此背景下,应当要积极改进理论线损计算方法,进一步提升线损管理效果。常用的理论线损计算方法主要有最大电流法、均方根电流法、等值电阻法、回归分析法等。不过,这些方法中均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即未对沿线电压波动造成的损耗进行充分考虑。而潮流计算法则是一种更为先进的理论线损计算方法,利用该方法,可以非常精准地计算出不同时刻的线路功率损失,因此应积极推广。
3.4加强线损分析
电网结构、运行和供电方式、相关参数、检修管理等因素,均对线损程度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所以必须要加强线损分析,才能够实现对10kV配电网线损的高效管理。目前的线损管理模式主要是采用分层管理、分区管理及分线管理,而线损分析须与该管理模式相适应。在线损分析过程中,重点应当要加强对相关运算结果的分析,并通过与历史数据的比较来掌握线损规律和变化,为实际线损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其次,对用户端电压、功率因数等进行有效分析,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使用无功补偿装置。最后,在现阶段补偿方案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地线损管理系统内部模拟计算,以确认补偿效果。
4结束语
总之,随着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其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也越来越重视。线损就是体现了企业经济效益,因此要做好线损管理工作。而在10kV配电网的电能计量及线损管理中应用计量自动化系统,加强线损分析,可以为线损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保证线损管理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尹文俊.浅析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J].通讯世界,2019,26(02):125-126.
[2]谭敏.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9(10):173.
[3]张亦龙.10kV配电网线损分析及降损措施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7):102-103.
[4]胡平娥,黄健.10kV配电网的电能计量及线损管理[J].电子制作,2015(03):20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