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工程技术运用及其自动化问题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第31期   作者:罗涛 周天扬
[导读] 当前,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持续优化更新
        罗涛 周天扬
        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有限责任公司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当前,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持续优化更新,并取得了喜人的成果,一方面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创造了更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为我国的机电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结合机电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现状与不足,提出了具体优化策略,为推动机电自动化进程提供了一定理论指导依据。
        关键词:机电工程技术;自动化;机械制造
        引言:当前社会,我国机电工程技术与自动化的进程全面推动的同时取得了众多的突破,但在技术的应用与开发上与西方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就机电工程领域而言,不仅要合理利用核心技术,还要及时优化更新相关信息处理设施,加强信息输入和输出的稳定性,以进一步促进我国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和进步。
        一、机电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现状
        当前阶段,机电一体化技术是社会发展的主要生产力,不仅提高了机械生产效率与质量,还利用信息化设计提高了机械的稳定性、高效性、灵敏性,促进了我国机械工业的发展与振兴。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机电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与问题,本文分析如下:
        1、缺少行业针对性
        就当前情况而言,我国的机电自动化技术发展良好,在建筑业、生产业都取得良好的成果与突破,不仅开发利用了质量较轻的非金属混合材料,减轻了机器本身的质量,而且还融入了机电技术,将计算机、传感器、接口技术等融入到实际生产加工中,实现了生产的自动化与机械化。但我国机械制造行业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在研究与开发阶段并没有针对不同行业进行不同的技术研究,使得机械在工作时缺少行业针对性,忽视了各个行业的技术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生产成本、投入成本,不利于企业良性发展。
        2、忽视了操作方法的简易性
        机电工程自动化技术是将传统的机械与信息处理系统相融合,利用模数转换设施完成生产制造的一种驱动结构,目前已被各行各业广泛应用。理论上来说,机电工程自动化技术是对传统设备的进一步改革、提升,应该降低操作的难度,提高机械的生产效率。实际问题是机电工程在革新时过于注重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忽视了机电工程操作的难易程度,导致其实际应用过于复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员的操作效率。其次,复杂的操作方法不仅不利于生产技术的推广,而且也不利于设备的安全运行,增大了推动机械自动化进程的难度。
        3、自动化技术的负面影响
        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质量,还降低了人工成本,为企业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效益。但是,在实际生产时,受机械本身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并产生了许多废物,污染了环境。因此相关人员在进一步深入研究、开发机械自动化技术时,还应重视环保、低耗等问题,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向发展。
        当前,机械工程技术已经在各个生产行业广泛应用,不仅提高了运行精度与设备敏感度,还确保了机械生产的连贯性与稳定性,促进了各个行业的发展,机电工程技术结构如图1所示。
                  

        二、机电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就目前情况而言,机电工程自动化技术对我国企业的生产是利大于弊,不仅提高了机械的稳定性、高效性、安全性、灵活性,还提高了我国的综合生产力,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针对机电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本人分析如下:
        1、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机电工程自动化技术是对传统机械的革新与换代,不仅通过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完善了产品开发、设计、生产环节,还更好的实现了自动化监督管理,建立了自动化检测系统满足了现代生产要求,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技术壁垒。其次,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是对传统机械的改革,融入了计算机技术,实现了实时监控,不仅减少了由人为操作失误、技术失误等带来的安全隐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综合生产水平和资源利用效率。以包装饮料以及食品的机械为例,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入,推动了人机一体化发展进程,不仅减少了劳动需求量,还降低了由人为操作失误引发的安全事故,大缓解了劳动力、时间与成本的直接关系,满足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需求。
                  
      
        
        2、在钢铁行业中的应用
        在我国现代化重工业中,钢铁行业是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以冶炼操作为主,操作任人员不仅要实时监控炉内的废气含量,还要精准分析炉内瞬间钢液残碳的含量,以提高钢铁的质量与数量。当前机械自动化技术与我国钢铁行业的生产制造深度融合,不仅优化了“硬件”“软件”设施,还提高了设备的自动化性能,实现了集成化、网约化生产。比如检测技术的应用,在炼钢过程中,操作人员通过自动化技术实时控制和检测炉内温度、液面高度、含碳量等参数,科学准确的数据提高了钢铁质量。
        3、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
        数控系统式数控机床设备的核心,不仅加快了运算和处理的能力,而且还完成了更为复杂、精细的生产,减少了工件,在准备、加工等各个环节所占用的时间,提高了企业的综合生产效率。其次,数控机床与计算机系统深入融合,实现了网络信息共享,生产计划调度部门可以通过语音、图形、视频等通信功能全面监控、掌握数控机床的工作状态与生产进度等,还可以在线完成故障的诊断与排除,大大缩短了,加工周期,并提高了设备生产效率。最后,数控机床技术不仅完成了生产制作的高速运转、精确定位,还减少了原材料的浪费和运转过程中的摩擦、发热,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设备运转过程中的稳定性、高效性,降低了故障出现的频率。以复合加工技术为例,机械生产的运用是帮助企业实现同一产品的多次复合加工,传统机械运转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而数控机床加工设备更加倾向于高精度、小批量、低成本的生产特点,通过一次装夹定位,节省了工件运输、装夹以及等待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件产品的生产速度,缩短了生产周期。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机电工程自动化技术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与生产力的重要基础,不仅要实现机械的高效化、智能化,还要针对各个行业的不同需求,研究开发不同的核心技术,并不断改进、升级机电的内外部系统,保证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稳定运行。除此之外,技术人员还要重视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微型化、模块化、绿色化,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同时,满足现代制造产业的可持续绿色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陈广其.机电工程技术应用及其自动化问题研究[J].当代化工研究,2020(21):171-172.
        [2]马英华.机电工程技术应用及其自动化问题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19(11):162+230.
        [3]吴世杰.机电工程技术应用及其自动化问题分析[J].大众标准化,2019(11):38+40.
        [4]尹霆.机电工程技术应用及其自动化问题分析探究[J].地产,2019(14):151.
        [5]王鑫.机电工程技术及自动化应用问题探讨[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9(01):72-74.
        [6]毛金涛.机电工程技术应用及其自动化问题分析探究[J].四川建筑,2018,38(03):262-2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