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场运行与检修维护管理分析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第31期   作者:王廷
[导读] 本篇文章对风电场的运行情况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检修维护管理工作所存在的问题
        王廷
        华能吉林发电有限公司新能源分公司 吉林 长春130000
        摘要:本篇文章对风电场的运行情况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检修维护管理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对风电场运行管理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希望可以有效提高风电场运行以及检修维护工作整体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风电场;运行管理;检修维护管理
        
        科学技术在快速的向前发展,风电场也得到了稳定持续的发展,随着风电机组数量越来越多,这为风机设备维修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风电场所当中,风机设备是核心组成内容,其质量和运行状况决定了风电场经济的效益。在我国风电场处于初级探索阶段,许多经验还有所不足,整体的管理水平也比较薄弱,这些影响因素为风电企业稳定可持续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一、风电场运行与检修内容
        (一) 技术管理
        风电场在整体运行发展的过程当中,属于技术管理范围的有技术档案和设备台账,其中会涉及到技术的指标和相关设备的配置标准,对于这些内容应该进行分层次和分区域的规划。重点工作应该放在风电场运行事故和设备缺陷方面,对于这方面的内容需要纳入到技术管理工作范围当中,从而才能够有效保障风电场稳定可持续的运行。
        (二) 备件定检
        风电场在开展相应工作的过程当中,应该加大力度开展日常的维护工作,定期对风电机组进行维护,排除设备在运行当中存在的故障。排除故障工作在整体开展的过程当中,要放在零星故障和批次故障两部分内容当中,检查设备的零故障可以对机组进行形式上的更换,有效降低风电场运行的风险。对批次故障进行检查,主要是对设备的备件进行检查,强化机组的自行更换性能,及时的对故障进行排除。
        (三) 风机维修
        维修工作在整体开展的过程当中具有一定的实效性,可以及时的对风技术设备故障进行排除,保障风电成本电可持续的运行。维修工作在整体开展的过程当中,要将安全生产机制作为主要的审核机制,协同其他部门进行生产,不断的对检修的内容进行细化,构建更加全面和科学的风电场网络运行体系。保障相关设备能够得到更加高效和安全的运行,定期对控制器的限定值进行测试。风机设备故障维修工作在整体开展的过程当中会涉及到许多复杂的内容,整体的工作量也非常的庞大。
        二、风电场运行管理影响因素
        (一)空气密度
        在一些高原地区,海拔比较高,空气密度比较低,风电设备在长期运行的状况下,内部的材料以及结构容易出现老化,相关的功能也会出现衰退。在夏季阶段,风电设备由于进行长时间的运转,散热的性能会相对降低,机舱的温度就会大幅度的增加,无形之中提高了风电设备的折旧率。风电设备在冬季和夏季运行的时候,由于季节的温差和空气的密度都会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风电设备的基础性能会发生变化,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需要对叶片安装的角度进行调整,从而能够对整体系统性能进行优化。
        (二)环境温度
        周围环境温度过低会影响到风电场的运行,在调查风电场位置的过程当中,运行环境大多数都处于低温或者是高寒地区,油品质变的环境为-35摄氏度,为了避免油品出现变质,需要合理的应用抗冻性能比较强的油品。在冰冻环境的条件下,风电设备在运行时,叶片容易出现结霜或者是冰冻的问题,如果不能够及时的处理,会导致风速针处于不稳的状态,系统也会出现故障。针对此类问题,可以对叶片进行直接加入,也可以应用加热器,使得叶片处于正常的运转温度状态。


        三、风电场运行与检修维护管理控制策略
        (一) 制定基础管理机制
        为了确保风电场可以得到正常的运行,需要制定更加完善和科学的管理机制,贯彻落实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管理理念。运行体制在整体完善的过程当中,可以进一步的提高风电场的电能生产质量,不断的对安全管理体制和责任制进行优化和调整,制定更加细化的检修管理机制。风电场设备管理机制在制定的过程当中,管理人员需要对工作人员的具体职责范围和内容进行明确的划分,不断的规范工作人员的日常行为,贯彻落实基础管理机制。
        (二) 构建ERP系统
        为了进一步的对风电场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优化,也可以制定ERP系统,将运行管理系统和项目具体内容进行充分的结合,设定不同的工作模块,保障风电场能够得到稳定可持续的运转。积极的引进新技术,应用系统化的管理理念,调整企业的决策内容,将MRP作为载体,不断的对系统当中的功能进行扩展,跳出传统企业的经营范围。在选择企业资源的过程当中,应该站在供应链的角度,以便于可以对企业的信息和资金流进行一体化的管理,强化企业内部业务的具体应用,合理的整合物流方面的资源,确保风电场能够实现信息化管理。建立5P管理模式,其中会包含到合作商的选择、人力资源工作管理、业务调整、产品依据、行为调整等相关内容。风电场在整体运行的过程当中,需要对部分业务进行改造,改造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需要从细节化的方面入手,有效的提高风电场的运行性能。为了进一步的对运行维护管理人员进行监管,需要具有针对性的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通过对制度进行优化和调整,不断的对运行维护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贯彻落实运行维护岗位的审核标准和权责内容,根据严格的规章制度开展各项工作,在选择合作商的过程当中,需要切合风电场外包管理模式实际,选择资质较高的运维管理企业,不断的提高风电场的运行质量。
        (三) 远程集控中心
        现阶段,风电场运行管理工作在整体开展的过程当中,需要选择远程集控的模式,将集约式区域管理作为主要的内容,贯彻落实一体化的工作模式。风电企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可以实现远程集中系统的建设,对多种风电场开展远程化和科学化的管理,不断的提高风电场的工作效率,根据实际运营情况降低设备的检修成本。风电场运营工作在整体开展的过程当中,通过及时的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能够降低设备运营以及维护的成本,贯彻落实网络销售的宗旨。
        (四)加强技术人员培训
        加大力度对运行维护工作人员的技术进行培训,有效保障风电机能够安全的运行,在风电机故障因素当中,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是人为因素。故此,需要针对工作人员开展系统性的技术培训,培训的内容要包括道德层面、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综合素养,从更为广阔的角度提高运维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有效提高风电场检修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除此之外,还要构建更加完善和科学的考核制度,考核通过之后才能够进行上岗工作,考核的结果会和薪酬进行挂钩,从而能够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风电行业在我国属于新兴产业,发展起步比较晚,设备的维修和设备的管理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优化和调整。为了进一步的提高运维人员的工作水平,需要制定更加全面和科学的管理机制,定期开展人员的培训工作,以便于可以保障风电场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巍,张文俊 . 风电场检修的特点及管理探析 [J]. 硅谷,2015,5(3):189-192.
        [2]赵永.风电场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模式探析[J].工程技术,2016,8(12):89-99.
        [3] 王恒杰 . 浅论如何做好风电场的运行管理及设备检修 [J]. 工程技术,2017,6(2):61-63.
        [4] 孙红军,张海青,党建国 . 风电场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初探 [J].内燃机与配件,2016,5(9):116-1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