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33期   作者:顾伟华
[导读] 市政道路路基工程的施工质量是道路工程使用寿命、效率的基础保障,
        顾伟华
        32010519800502****

        摘要:市政道路路基工程的施工质量是道路工程使用寿命、效率的基础保障,施工企业应根据施工路段的实际状况,合理选择施工方法、施工机械和施工顺序,严格控制材料和过程质量,重视施工细节,确保施工质量能达到国家标准,保证市政道路工程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促进我国城市规模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技术措施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车流量也在快速增长,这对公路来讲需要承受很大的运行压力。为了保证公路的良好功能,就需要做好各个施工阶段的合理控制。对于路基工程来讲,如果路基强度和施工标准要求不相符合,在后期的使用阶段中就会存在产生很多问题。所以在公路施工中就需要确保路基施工质量,为公路的正常运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1公路路基施工特点
1.1施工难度大
        公路的建设环境相对复杂,其建设过程极易受气候、地质和水文等因素影响。而路基施工与公路施工中的其他工序又有所不同,路基施工是公路的基础,其施工过程会涉及到工程所在地的地下水位、特殊地质条件、岩质、边坡走向及季节降雨量等因素。
        1.2施工要求高
        公路的路基施工质量不仅关系到公路的路面结构稳定性,还直接关系到其他工序能否顺利开展,从而影响到公路建设的工程进度。此外,公路路基的施工质量还会影响到公路通行后的使用寿命、服务水平、养护成本和养护难度等,因此其施工要求极为严格。在进行公路路基施工时,建设单位应严格按照相应的国家标准进行施工,监理单位和管理部门应及时、详细地对路基的施工过程和施工质量进行监督和控制。
        1.3施工综合性强
        公路路基施工会涉及土建、涵洞、桥梁、边坡、排水等附属项目,需要各专业、各工种之间配合施工,因此其施工过程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在进行公路路基建设前,建设部门应做好全面、整体的统筹规划,对各专业、各工种的施工方案进行整体分析,在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前提下,根据各专业、各工种的专业性质和建设特点,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
2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要求
        2.1路基强度
        市政道路路基强度受水稳定性的影响较大,雨季时,受大量的路面流水和路基地下水影响,会出现翻浆现象。冬季时,路基冻胀,导致路面隆起,路基融化后,路面开裂冒浆、起伏不均匀,会降低路基强度。所以,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时,要结合当地的地质条件、气候特征、车流量等,合理设计路基的强度值,尤其是在路基开挖和填筑环节,须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工程设计要求,采用切实可行的措施,严格检查并控制路基强度,减轻路面的负担,确保市政道路工程的使用寿命[1]。
        2.2路基结构的稳定性
        路基是承载路面荷载的基础结构,路基结构的稳定性决定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对于施工路段不达标的土质要进行改善,提高路基结构的稳定性。如松软的土质,可采取土壤置换措施,提高土质的承载力,防止地面塌陷;地质较为紧实的地段,需做好防雨水、高温措施,避免道路变形、突起等。
3公路路基填筑施工技术的应用
        3.1路基排水
        除极端环境外,水浸是公路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再好的材料,再合格的压实度在水的长期浸泡下路基都会强度降低,松散甚至坍塌,在车辆的碾压下路面也很快损坏。

所以路基排水工作从清基时就应伴随着路基施工同时进行,路基填筑的每层都保证合格的平整度和横坡以利排水,同时公路纵线方向也应保证线型流畅、顺滑,同时每隔一定长度在适当位置做好横向截水沟,避免路基排水不畅和局部积水浸泡路基。在路面完成后及时做好永久性排水工作。
        3.2料场选择
        合格的材料是路基质量的基础保障,尽量选取透水好强度高的良好的填筑材料,保证材料强度和水稳性等都能符合施工需求,避免在路基填筑中采用腐殖土、垃圾土、膨胀土或者冻融土。通常,在料场的选择中遵循就地取材的原则,在施工区域周边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填筑材料的选取,以此来对运输成本费用实现节约。
        3.3基底处理
        在路基填筑中基底处理是非常重要非常复杂的一项工作内容,处理效果在一定意义上对路基施工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对基底处理中,除满足一般的规范要求之外,还需要按照实际施工情况对路基处理方法合理选取。对软弱基底和材料不合格的基底要挖除换填或用石灰、水泥进行拌合处理,具体施工办法要根据经济性和可行性进行选择;对水位较高部位的基底填筑材料应尽量选用强度大透水性强的材料,第一层的填筑厚度适当加厚并注意碾压不可遍数过多以免出现“弹簧土”;同时在基底处理时还要统一考虑此段的填筑厚度,排水情况,如果路基填筑厚度小于0.5m,则基底处理后填料材料的选择和填筑的强度和压实度应尽量高于设计要求。基底处理是满足路基稳定性和强度要求的基础保障,也为后期施工顺利运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3.4沥青混合料摊铺
        在铺筑沥青混凝土前,应保持基层洁净、干燥,沿道路中线横向每5~10m设置高程控制点,并在两侧路缘石上标记高程点。熨平板应提前0.5h预热至80~100℃以上,沥青混合料的温度不低于150℃。开始摊铺时,纵向直线行走,速度控制在2~4m/min,摊铺料斗的沥青混合料要保持一定数量,摊铺过程不得停机。每摊铺1m,用量具检测厚度和高程,发现偏差及时纠偏。摊铺完成后,对于摊铺不均匀或接头缺料等,应人工修补并压实。沥青混合料的碾压过程分3个阶段完成,初碾控制温度不低于120℃,采用钢轮压路机静压2遍,碾压速度控制在1.5~2km/h;复碾温度不低于90℃,采用钢轮振动压路机碾压4~6遍,碾压带重叠10~20cm,碾压速度4~5km/h;终碾温度不低于80℃,采用振动压路机静压2~6遍。路面温度降至50℃后,移除路面工具,待彻底冷却后,开放交通。
4市政道路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
        4.1确保路基施工材料质量
        严格管理路基施工材料,对控制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有重要的意义,建议施工企业从如下几点着手重点把控:(1)严格遵照审批程序采购施工材料,做好施工材料的抽检工作,保持材料的合格率;(2)严格遵照程序验收进场材料,加强对施工材料的规格、质量、数量、品种等控制;(3)严格遵照制度规定储存施工材料,防止由存储不当引起的材料性能损害。
        4.2确保路基边坡质量
        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要重视对边坡的稳定性控制。对于地质条件复杂的区域,要做特殊的边坡结构设计,如使用锚杆框架等加固技术,来增加边坡的稳定性;对于填石路基边坡,务必要保证石料的强度满足标准要求,否则,会导致边坡局部失稳;对于路堑边坡,可采用植草皮等方式进行保护,稳定性较差的高陡边坡,需先锚杆加固,再在表面种植草皮保护[3]。
结束语
        近年来,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项目数量持续增多的情况下,对路基工程施工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充分考虑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的要求、工艺流程以及关键点等,促进施工工艺与施工质量控制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最大程度上确保路基施工质量,进一步推动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武静.市政公路工程路基施工的质量技术分析要素探索[J].建材与装饰,2020(13):251+254.
[2]彭海波.公路路基填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智能城市,2020,6(07):233-234.
[3]杨帆.浅析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7(44):239-240.
[4]尹彪.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分析[J].价值工程,2019(11):91-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