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骏
常州黑牡丹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213000 江苏常州
摘要:伴随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市政工程在城市建设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今市政工程重要的建设内容是城市道路、供水、排水设施、城市景观等。在现如今的市政工程建设中,依旧存有很多问题有待处理,所以,对于提升市政工程的管理水平意义重大,对于现代化城市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鉴于此,本文对如今市政工程管理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工程;工程管理;应对策略
前言:市政工程作为系统性工作,是现代化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的核心环节之一。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传统市政工程管理观念已不能满足如今市政工程的发展需求,作为改善城市面貌部门的市政工程,相关人员需充分结合现代管理观念与是,开展系统且全面的市政工程生命周期管理,及时处理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加强市政建设措施。为了有效处理我国各个城市的环境,为城市居民带来较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应增强市政工程的管理,改变管理模式,推动市政行业作用的充分发挥。
1市政工程的管理内容
1.1市政工程的安全管理
市政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一般指的是在具体的施工中,识别并控制施工活动中不确定性的因素和隐患,旨在为减少不确定性因素或是隐患发生事故的概率,避免事故发生危害。加强施工安全的管理,应先增强安全教育,利用安全培训,确保施工人员提高安全意识,识别并排除安全隐患,增强自我防护。应加强施工安全管理目标的明确性,并明确责任到个人。应增强安全管理和施工活动的同步协调,在市政工程施工各个部门日益融进安全管理观念,确保市政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
1.2市政工程的质量管理
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市政工程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年限,而且对于使用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关联密切。所以,在整体市政施工管理中,施工质量管理至关重要。应从市政工程具体角度着手,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创建完善的质量管理标准和系统,加强工程施工质量目标的明确性。
1.3市政工程的造价管理
造价管理通常指的是市政工程施工单位调控施工和优化配置过程中涉及的人财物等各种资源,有助于进行整体成本的控制。通常情况下,在市政工程施工造价管理中涉及的重要内容一般包含:机械设备、材料、人工。在工程施工造价管理中,市政工程施工单位需严格遵照合同规定,建立合理有效的配置方案,加强配置材料、机械设备和人工的优化性,并不断优化施工工序,注重实用新型材料、新型工艺与先进技术,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的返修浪费支出。
2市政工程管理的现状
2.1管理制度缺少完善性
现代化条件下,市政工程管理工作人员存有严重的管理质量问题、管理观念不足等问题。作为工程质量重要手段的市政工程建设管理,增强市政工程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意义重大。管理人员作为市政管理中尤为重要的力量,其管理一室户与管理理念对于市政工程的质量存在直接影响。但是,现代化条件下,市政工程建设管理太过形式化,而政府及社会对市政工程建设发挥的作用并未提高重视,导致严重缺少资金、原材料缺少控制、缺少专业人才等问题,过于看重前言的利益将会为未来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而且,因市政工程是由政府出资建设,其责任一般是政府直接承担,致使企业管理人员缺少责任性,自身的综合素质不足,工作管理理念不足,对施工现场的注意事项缺乏了解,无法创建完善的管理制度,一旦发生突发状况,不能进行有效的处理,过于重视施工进度,就会使市政工程建设管理不断出现问题,造成严重的损失。
2.2施工现场的现状
对于建设单位来讲,在施工现场中的视察总存有安全隐患;管理措施不足;操作人员过于马虎、并未遵照安全操作规范,设备事故频繁出现;食堂卫生管理不足;现场安全员的工作不足等。对于相关用电的安全措施缺少重视,对于施工用电相关规范标准缺少足够的学习。工地并没有配置专业电工,只安排了一些用电知识的人员从事电工作业。在具体的施工中,从材料采购到现场使用缺少完善的管理措施。材料员采购过程中并不认真、并未根据最小计量进行采购、导致材料浪费。
材料的存储无法详细管理材料本身质量,导致一些材料没有使用就出现变质。
2.3市政工程与监理单位管理脱节
在进行市政工程的建设中,监理单位的重要作用即对工程内部质量、施工工艺、施工进度等各个方面进行实施监督,从根本上确保市政工程的高效开展。然而,因为当前市政工程管理和监理单位管理发生脱节问题,导致监理工作自身作用无法充分发挥。除此之外,因为建立单位本身缺少最佳的人力资源配置和先进的检测技术,无法为市政工程的质量提供切实保障。
3市政工程管理的应对策略
3.1加强市政工程建设制度的完善性
市政工程的施工建设具有复杂性,施工单位接手工程之后需要进行详细的调查,才能在自身已掌握充足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设计规划,创建符合实际情况的操作方案,为工程项目的顺利施工以及确保施工进度等奠定基础。对于市政工程建设管理而言,施工单位应创建专业队伍,其中应包含技术专业人才与管理人才,然后,注重建设标准、组建相关法律法规活动的积极开展,有助于增强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科学有效的开展质量检查、施工进度控制等,并定期开展培训工作,以便培养管理人员的创新理念,最大限度的保障市政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质量。一旦出现问题影响工期,管理人员需及时和政府与施工单位加强交流沟通,在充分结合具体情况展开合理规划,防止太过重视速度,忽略质量。不仅如此,施工单位需重视管理制度的建设,推动层层管理制度明确落实到个人,一旦出现问题,需严格遵循相关规章制度追究责任,有助于提升管理人员的责任感,有效提高市政工程的管理水平。
3.2增强施工现场的管理
施工现场管理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施工进度、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因此,在工程项目进行的全过程中,为了让工程项目实现整体目标,为工程质量提供保障,减少工期,节省施工成本,势必要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的开展组织施工,增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加强施工方案的优化性,优异的施工组织设计可为项目部科学配置人力、物力、财力提供指导,利用最低的成本投入获得最佳的效果。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直接影响着工程造价,施工方案不同,需要的费用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在施工以前,需组织相关人员,涉及众多,科学有效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在施工中在结合工程具体情况编制适宜的施工方案,发布了施工方案以后,在施工中应认真执行,若是不符合具体情况,及时反馈,相关人员应采用措施及时调整。
3.3增强市政工程现场监管管理的完善性
在进行市政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应严格开展监管服务,因此,建设企业应增强监督机制的健全性,科学选择监督管理机构,选择具有监管资格的机构。其一,企业在选择了监管机构以后,建设单位应明确监督管理人员在施工现场中的具体职责,为监管人员的权利提供保障,推进监督职能的全面发挥,避免发生违规问题。其二,企业需对监管人员提高待遇,才能吸进更多高素质人才从事监管工作,推动积极作用的充分发挥。之后监管机构需增强对硬件的投入,创建适宜的质量检测中心,严禁依靠使用单位的质量数据,有效提高数据的可靠性,为市政工程建设的质量提供保障。其三,应加强监管责任制度的完善性,明确落实责任到个人,应重视增强监管人员责任心,尽自身义务,严格监督现场的施工情况,并在出现问题时及时采用措施进行处理,才可有效提高市政工程的监管质量。
结论:
概而言之,市政工程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应在严格掌控市政工程管理现象的条件下,采用科学有效的措施,有效提升市政工程质量,推动我国市政工程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湘林.市政工程管理现状以及对策分析[J].农家参谋,2017(15):213.
[2]周书先.市政工程施工中的管理现状及策略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15):33-34.
[3]阮一枫,孙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不足及其应对策略[J].建材与装饰,2020(07):185-186.
[4]任勤.市政管理的常见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0,49(02):135.
[5]古燕添.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瓶颈现状及应对策略[J].江西建材,2014(01):265.
[6]何柳梅.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难点及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9(18):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