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乐
乐清市白石行知幼儿园 浙江 乐清 325604
[摘要]我们的生活的周边里蕴含着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我们在开发“"会”声绘色”园本课程中发现:有些园本课程内容家长不认同。因而开展了幼儿家长参与会声绘色”园本课程的评价活动。本文介绍了问卷调查、访谈、亲子社会实践等参与活动的三种作法,阐述了家长参与园本课程评价的意义、效果,说明了让家长参与园本课程的评价,相得益彰。
[关键词] 家长参与 园本课程 评价
时下,温州市各幼儿园活动开展都是以 健康、语言、科学、社会和艺术等五大领域为轴线,使用统一的浙江基础课程,其科学性、趣味性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在课程内容及实施方式方法方面较为单一。尤其是温州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差异性,地方特色不够突出。因此,许多幼儿园开发园本课程来拓展省编课程,取得了可喜的效果。我园地处温州中雁荡景区之中,创设园本课程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中雁荡山景区峰湖相映,潭瀑相叠,岩洞相连,并以奇峰、巨石、幽谷、秀湖、飞瀑称胜,而著名的玉甑峰闻名全国;白石人文景观诸多,民风淳美,民俗丰富,如农历“三月初十”盛大集市,历史悠久。这些宝贵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就在孩子的眼前,与孩子们是那么的贴近,非常可以成为学前儿童学习的内容。因此,我们创设了具有本土化的“会声绘色”园本课程。
然而,在开发“会声绘色”园本课程的实践中,我们发现,有的园本资料编入园本课程,我们教师自认为非常适合孩子,但有些家长不认同。于是,我们组织了有能力的家长参与“会声绘色”园本课程的评价活动,大大提高了园本课程的质量与实用价值。
一、家长参与园本课程评价的意义
幼儿园教育指南指出,调动家长积极参与、主动评价幼儿教育工作是幼儿园家长工作的核心,幼儿园和家长需要共同协作,努力提高幼儿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当下,孩子接受教育的环境主要来自幼儿园和家庭,教育孩子是幼儿园教师和家长的双重责任,在此过程中,教师和家长要相互理解,良好沟通,协商一致。两者相较,幼儿园在教学方法和专业培养上更具优势。所以,幼儿园要发挥引领和主导作用,带动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共同提高幼儿教育质量。
园本课程材料的开发工作要充分利用家长这一资源。因为在幼儿的生活中是离不开家庭和家长的,而我们在园本课程材料的开发研究过程中,又总是和幼儿生活的地方紧密相连,因此,我们必须取得家长对幼儿园及教师的工作的进一步了解,促使家长思想上的转变,如通过家长参与“会声绘色”园本课程的评价,将以往家长最关心的话题——在园吃什么,有没有人欺负你,转变到——我的孩子会介绍中雁的风景吗,知道乐清白石街道是温州地区制造鞋底的最大的基地吗?家长参与园本课程评价活动证明,家长从原来教师要求其配合到现在的主动与教师合作,并且主动与教师寻找收集有关的图片、资料。同时,家长在这一活动中也体面地实现了人生价值。另一方面,家长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使得园本课程更加充实完善。
总之,充分挖掘家长资源,让家长参与园本课程的评价,幼儿园与家长相得益彰。
二、家长参与园本课程评价的三种做法
让有能力的家长参与“会声绘色”园本课程的评价活动,我们主要采用问卷调查、访谈、亲子社会实践等方法。
问卷调查法 在“会声绘色”园本课程的教学实施中,我们分发调查问卷,以了解家长对幼儿园乡土课程的评价情况和幼儿乡土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从上可以看出,家长通过参与园本课程评价,对课程内容等基本有了了解(约90%),这样增强我们对开展这一活动的决心;家长们对我们在课程中安排的活动,如开展乡土、手工、亲子等活动,家长一致认为很好,这样坚定了我们完美“会声绘色”园本课程的信心。我们通过对调查问卷结论的分析、反思、调整、改进,使课程的活动内容,活动组织策略、环境创设、家长工作、评价方式等得到改进,逐步完善丰富了园本课程内容。
访谈法 在研究过程中对幼儿家长进行了访谈,主要了解他们对自己的家乡的了解和看法,及对“会声绘色”园本课程的评价建议。从访谈情况中我们看到了家长的评价成效。
幼儿家长访谈录举例:
园长:自从我园开展园本化课程材料开发教研活动以来,您和您的孩子在平时交往中发现了什么?
小小班黄子木的妈妈:
和我孩子交往中发现了这些情况:(1)我女儿自从老师上了《好玩的石头》的课后,我的女孩出去玩时,她看到石头就说:“妈妈,把石头捡回家吧,我们可以在上面画画呢!”于是我就和女孩一起捡石头回家,在家里和女孩一起在石头上画画,女孩可开心了。(2)我的女儿还会说:“这块石头像小鱼,那块石头像鸡蛋……”丰富了女孩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中班钱欣贝的妈妈:
我和我孩子交往中发现了以下几点情况:(1)钱丽君老师上了一堂《话说玉甑峰》课后,我女儿对白石的风景点感兴趣了,她还会知道白石有“石夫人”“八折瀑”“灵芝石”等风景,还要求我带她去山上玩,有一次我带她来到了“八折瀑”时,她还要数一数是否真的有八折。(2)有一次我带她和施老师一起到玉甑峰去拍“灵芝石”的照片,我女儿可开心了。(3)钱老师上了《鞋底哪里来》的课后,她一见到工人在为鞋模打样时,她就会说这道工序叫打样,还对各种各样的鞋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会主动的去观察鞋底上的花纹。
在和家长的交谈中不难发现,孩子们有了很多的变化,最突出的是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对家乡的景区和风俗习惯更关心了,而且,还学会用语言来描述,有的家长还表示,自己都没有孩子知道的多,孩子描述的更系统。
亲子社会实践法 在我园的园本特色课程实施过程中,最突出的是每月的社会实践活动,安排六个流程环节:(1)教研组根据幼儿园园本课程计划,商量定好下个月的社会实践活动主题;(2)由园长牵头召集家委会,分段讨论计划;(3)做好活动前的所有准备工作;(4)让后由家委负责实施社会实践活动;(5)教师组织孩子上课;(6)家长参与评价等环节。
家长通过园本亲子实践活动,亲身体验到园本课程的魅力,对园本课程的评价有了一手材料,评价更加到位。
三、让家长参与园本课程评价取得的效果
通过近几年的让家长参与园本化课程评价摸索实践,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有效地丰富了幼儿园的园本课程评价体系,具体成效有:
1.让家长参与本土化园本课程评价,不仅促进和提高幼儿园教学的质量,同时,活动内容使幼儿体验到家长共享知识的乐趣,同时满足了幼儿多方面的需求,促进幼儿动手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
2.让家长参与园本课程评价过程中,逐步改变了家长,从开始的不愿参加到主动参与,通过不断观察孩子在园的一日生活,获得更多幼儿成长的感性知识经验,更好的树立起“一日生活即课程”的理念。
3.通过让家长参与园本课程评价,家长也更深入了解班级幼儿的个体差异,便于教师因材施教并逐步构建更适宜更优化的园本课程评价指标,逐步完善园本课程评价体系。由于我园班级小班幼儿人数较多,课程评价如何体现课程适宜性问题,教育如何体现个体差异性,一直是我们教育的难点问题,而家长具备了解自己孩子发展实际情况,因此,让家长参与园本课程评价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难题。
通过家长参与“会声绘色”园本课程的评价活动,使园本课程发生质的变化,去年我们的《娒儿爱家乡》园本课题研究成果荣获乐清市二等奖,《3-6岁幼儿绘画实践与研究》课题成果荣获温州市三等奖。在此基础上,如何让家长全方位参与课程评价,并注重过程性评价与效果评价的有机结合,是我们今后进一步努力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钱星球.在“园本课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幼儿、家长的作用[M].上海.科技出版社.2007
[2]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