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学生的错误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月1期   作者:赵婷婷
[导读] 生活是五颜六色的,教师的生活,更是缤纷多彩,正式走上三尺讲台几年的我,作为一名资格尚浅的老师,翻开我的生活故事书,我读到的,更多的是学习的滋味,是思考的滋味,是成长的滋味。
        赵婷婷
        东昌府区花园路小学 山东省聊城市 252000
        生活是五颜六色的,教师的生活,更是缤纷多彩,正式走上三尺讲台几年的我,作为一名资格尚浅的老师,翻开我的生活故事书,我读到的,更多的是学习的滋味,是思考的滋味,是成长的滋味。
        记得我刚走上老师这个岗位,心里万分的激动,想着做着人们尊重的职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是多么的有意义。而当初的雄心壮志,确被这日复一日的机械,繁杂的琐事磨得不见了踪影。工作中学生的问题不能出现,不能有一点错误。耐心,细心离我越来越远,我与学生的距离也越来越远。
        期中考试后,我发现学生看拼音写词语中“辩论”的“辩”字依旧是错误百出。看到孩子们的错误,我知道孩子们又把一些与它相似的字混为一团。对此,我没有再像以前一样直接指出孩子的错误,训斥他们。而是把“辩”与“辨”两个字写在了黑板上,先让学生观察,比较异同。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孩子们很快发现了这两个字的区别。接下来我创设了情景,让学生产生联想:一个叫做辛辛的小女孩在说话。进而与说话有关的,像“争辩”“辩解”等都记住了。一个叫辛辛的小女孩在区分竖和撇的长度,这样“分辨”就不难记住了。最后用同样的方法让孩子们拓展记忆了“辫”与“瓣”这两个字。孩子们课堂气氛活跃,很好的掌握了这几个字,同时又学习了一种记忆的方法“联想记忆法”。
        这次学习辅导后,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我是个急性子,只要发现学生不会写字了,就会在课堂上一遍又一遍的讲,累的自己筋疲力尽、口干舌燥,然而,学生却不领情,这次听写错了,下次遇到依然不会写。无奈之下常常是不分青红皂白地埋怨:“你看,这个字都写了多少遍了,你怎么还是不会写呀?”
        现在静下心来想想,其实,学生出现了错误,这时候最该反思的是自己,而不是过分地埋怨。如果我们一味地只告诉学生多写多记,他们犯错恐怕在所难免。随着年龄和学识的增长,面对学生的错误,我个人认为应该这样做,才能提高自身的教学修养。
        首先,要清楚学生是螺旋式前进的个体,犯错误在所难免。教师要有接纳错误的气度,蹲下身来,从学生的视角看待学生的错误,因势利导,引领学生坦诚的、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耐心听完他们的表述,不轻易的否定学生,尊重学生的思维成果,与他们一起经历挫折,不断鼓励,让每个学生都能自始至终情绪高昂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感受学习的快乐。


        其次,允许学生犯错误,也允许学生沉默。为了维护教师的权威性,我们老师经常是,对学生的错误,不等学生申辩,就不分青红皂白痛加训斥,直等到学生认错才肯罢休,认为这样就达到了教学目的。其实这样非但不会奏效反而会增加学生的抵触心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利用和谐的师生关系,拉近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保证在人格上的平等,道德上的相互促进,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教学目标。
        再者,要合理的利用学生的错误,让错误成为有效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启发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讨论、分析,找到错误的根源,找出记忆的好办法,从而轻松地记住教学知识,圆满的完成教学任务。教学中要及时抓住学生的错误,进行合理的生成性学习,记得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名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把“还有后来人”读成了“还有后人来”。其他学生听了都哄堂大笑,而教师却说那位同学念的意思并没有错,“还有后来人”的意思是还有接班人,“还有后人来”的意思是还有人接班。并指出虽然意思不变,但是并不等于那位同学读对了。他之所以念错,是由于没有看清楚的缘故。如果仔细看,认真读,就不会出这种不应该的错误了。同学们听了老师的话深受感动,给与热烈的掌声,而那位同学也有了信心,出色的完成了朗读。所以说错误有时也具有价值,关键是我们教师要有教育机智,把错误变成课堂的亮点。这样才能成就真实的课堂。
         最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老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我们班有一个特殊的孩子,他非常的调皮。这样的学生在教室里是很影响其他同学的,他一捣乱,全班同学都看向他,我就不得不管教起他来,为了不影响其他同学,经常凶他是避免不了的,我觉得他心里肯定烦透我了。记得有一次学《奶奶的白发》这节新课时,我问到:“奶奶的白发为什么变白了呢?”只见他高高的举起小手,没等到授意就迫不及待的说:“用白发一洗黑,一洗全变黑。”全班哄堂大笑,好久不能停息。我走向他,我没有像以前一样咆哮,反而面带微笑的又问:“奶奶的头发怎么变白了呢?”这次他羞愧的低下头小声的跟我说:“老师,我上课的时候,看见图片上奶奶的头发都白了,就着急了,想到广告上说一洗就变黑,就没仔细想老师的问题,奶奶的白发是因为操心累的。”于是我对全班说:“他和文章的作者一样,都是一个有孝心的孩子,希望大家向他学习。”并真诚地和他握了握手,他不好意思的坐下了。下了课他还跑过来对我说:“我扰乱了课堂秩序,我想跟老师说对不起。”他的话说到了我的心坎里。我的心里也是非常的激动。从那以后我发现他课上不再捣乱了,笑容也越来越多了,成绩也有了明显的进步。只要我们充分尊重孩子,真心信任孩子,并及时鼓励肯定他们,他们会更爱你,更爱你的课。学生们敞开了他们的心扉,他们的喜怒哀乐都会告诉我这个大朋友,而我也收获了信任和成功。所以说,即使再差的学生他都有自己值得赞赏的一点,哪怕是他用对了一个成语,写好了一个句子,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学生有了自我效能感,才会努力的去学习。长善救失,因材施教,静待就会有花开。
        没有问题的课堂,才是有问题的课堂。因此,教师要以平和、客观、公正的心态去正视学生的错误,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巧妙地利用学生的错误,提高教学效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