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月1期   作者:张志君
[导读]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小学生的升学压力和心理健康教育也逐渐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才能积极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当下小学教学工作者们所共同面对和探究的课题。
        张志君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凤桥镇中心小学 314007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小学生的升学压力和心理健康教育也逐渐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才能积极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当下小学教学工作者们所共同面对和探究的课题。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才能形成健全的人格。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小学生积极面对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困扰和疑虑,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丰富小学生的课堂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心态,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深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积极心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前言:
        积极心理教育是培养学生拥有关注幸福、正面能量,以及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积极乐观向上心态的一种综合能力。在我国核心素养的要求下,小学教育工作者也在不断提升自身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业技能,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小学生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勇敢、抗压能力强、能充分体验生活幸福感等综合素养。所以小学心理教师应当在教学实践中,全面了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困扰和相关情绪,并对此进行积极地疏导,帮助学生形成的正面情绪,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令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状态和心理,充分发挥学生的心理潜能。
一、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在我国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并经常以一个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就直接判别学生能力的好坏,导致很多学生的积极心理受到了严重挫折,无法得到有效缓解和疏导,长此以往,引起了学生负面的心理和情绪。这样不仅影响了学生健全人格形成,还影响了学生文化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和情绪,使得教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严重下降。
        针对以上现象,教师应当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为学生搜集丰富多彩、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学资源,加深学生对心理健康的正确认知和理解,不仅可以直观清晰地帮助学生理解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还可以引导学生明确心理健康对于小学生的重要性,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积极向上、活泼开朗的健康心理。教师还可以通过丰富的视频教学资源全方位、多角度地帮助学生理解积极品质和积极情绪的具体意义和具体内容,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所带来的正面引导和积极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在遇到生活挫折、人际关系交往不顺畅、学习成绩不理想时应当如何正确面对的方法和心理。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有效运用积极心理教育课程中所学到的相关知识,来调节自身的学习情绪和处事态度等,这样不仅可以拓展学生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视野,还可以提前为学生做好正面、反面的心理辅导和教育,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


二、与实际生活相融合,进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在以往小学五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往往只采用单一、机械的方式进行教学讲解,由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相对专业,而且理论性知识较强,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感到枯燥、乏味、沉闷、死板,无法对心理健康教育引起重视,更无法提起对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兴趣,逐渐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产生了不耐烦的情绪,认为上心理健康教育课只是在浪费时间毫无意义可言。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活动中,应引导学生积极观察身边有关心理健康问题的事件,引导学生自己去发掘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知识和内容,并通过小学生合作小组的形式在心理教育活动中进行交流与探讨,将具体案例为大家进行共同分享和共同借鉴,引导学生明确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关键性。
        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近期热点的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帮助学生进行详细剖析和正确引导,引导学生积极面对学习和升学过程中的困扰和疑虑,面对实际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面对人际沟通交往时矛盾和问题等,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形成。引起学生对自身积极心理健康的重视和正确面对自身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引导学生大胆主动地与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正确发泄自身的不良情绪,培养学生积极勇敢、乐观向上的优良道德品质,提升学生主动感受生活幸福的情感体验,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三、创建积极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和风气树立是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整洁明亮、环境优美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空间,是培养小学生积极心理健康的温室和摇篮。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积极创建自己的班级文化,装饰自己的班级环境,共同营造积极向上、团结互助的学习氛围和干净明朗的教室学习环境。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植物和生活照片来进行教室环境的装点和布置,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营造班集体文化墙。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民主平等、公平公开的选择班级的骨干、制定班级的制度和规章,培养学生民主、平等、公平、公开、公正的良好道德品质。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经典名句等通过自由创作,张贴在教室的文化背景墙上,并按每周一次的频率进行有规律、有质量地更换,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思考和自己动手的学习能力,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心理健康文化墙布置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经常通过多媒体视频为学生播放一些近期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并在讲座结束后引导学生进行共同交流、探讨和分享,表达出自己对学习的观点,生活的态度,以及讲座中所表达的重点内容等,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健康发展,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为学生适应未来飞速发展的社会奠定坚实的心理健康基础。
总结:
        在我国小学五六年级阶段,由于小学生学习任务日益加重,学习和升学压力也逐渐增强,导致大部分小学生无法有效排解自身的心理压力,很容易出现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进行积极心理学教育,不仅可以为广大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可以引导学生明确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帮助学生明确其重要性,并积极与教师进行平等地沟通和交流,引导学生积极面对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困扰,通过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来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优良道德品质,提升学生的生活幸福感,帮助学生营造民主、和谐、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花.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学周刊,2020,1(1):94.
[2]韩素霞.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阳光少年[J].教育教学论坛,2020,(6):96-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