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老舍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月1期   作者:张玉慧 李改芝
[导读] 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学习本文的记叙顺序和朴素真挚的语言风格。
        张玉慧   李改芝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职教中心   015400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学习本文的记叙顺序和朴素真挚的语言风格。
2.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预习、展示、讨论、总结等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互助合作意识;又通过品-演-悟,体验感受母子之情。
3.情感目标
    体验母爱的伟大、无私,学会用实际行动去感谢、感恩亲人。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母亲形象,通过品味语言来体会母子情深。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强调的“母亲对我的生命教育”,从而提升对浓浓亲情的珍视。
教学课时:共 2课时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目标教学法     情境创设法
课前预习内容:
        1.根据文章中的时间提示,归纳文章写了哪些内容。
        2.划出文中让你感动的语句。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深情导入(播放视频音乐)
   播放蒙古族歌曲《妈妈》。小草破土而出,那是大地给予了她生命;小鸟飞向蓝天,那是鸟妈妈给了他翅膀。这世间只因有了母亲,生命才得以延续。母爱,是平凡而又伟大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一下这份爱的教育。
学生活动一:说说自己对母爱的理解 ,列举名人对母爱的歌颂
        1、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2、妈妈在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就是最快乐的地方。
        3、母爱如海,那么宽阔那么无私!
        4、想让母亲开心,就要让她放心。
        5、那些你认为是唠叨的话都是母亲对你的关爱!
二、主题探究
1.作者介绍(学生先介绍,然后教师出示课件补充)
2.整体感知课文(学生分小组展示汇报预习内容)
明确:①时间顺序,母亲出嫁—我出生—我一岁半—我小学毕业—我师范毕业—我廿三—我廿七—七七抗战—去年—今年
      ②挑选自己受到感动的句子读一读,并且说说自己对文章初读感受。
 学生活动二:小组内组员依次朗读课文  ,归纳老舍母亲的形象。
美国作家惠特曼说过:世间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
请同学们谈谈你的母亲和作者笔下的母亲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三、课内小结并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主题探究:
1.探究母亲对老舍的性格影响(母亲给老舍哪些方面的生命教育)
明确四个方面
    第9节,“从这里,我……,守秩序。”
    第10节,“到如今如我的……因为自幼儿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第12节,“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个性,也传给了我。我对一切人与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看作当然的。但是,在作人上,……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第17节,“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
2、第12、13段通过哪几件事来讲述母亲的坚强和伟大的?
学生概括:12段联军进城搜家母亲镇定自若保护着儿女:北平无数次的变乱中,母亲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为一家人的升级考虑。
        13段筹借巨款送“我”上学;母亲送三姐出嫁;除夕之夜,送“我”返校。
学生活动三:找出母亲对待子女的3件事情,并分组来表演出来,仔细体会其中的语言、动作和表情,感受母亲的伟大、无私与不舍。
   (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表演注意的几个要点:
        送我上学时(含着泪),被派为小学校长,(一夜不曾合眼、只有一串串的眼泪)三姐结婚(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门框),我要返校(愣住了、叹出一口气、递给我一些花生)
师:母亲对子女的那浓浓的爱意流露于一言一行中,渗透在一点一滴中,让人感动、感激、感谢,铭记心中。
二、学习本文的语言特色
        让学生在朗读中去体会语言的魅力
1、作者善于通过任务的动作的语言,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2、全文语言朴素自然,表达了真挚而深刻的感情。
(教师出示几个语段让学生体会)
三、结语拓展:
        我们感谢母亲,不仅生养我,还教给我做人、做事的道理,这成就了我一生的性格和习惯,铸就了我人生命运,这就是母亲对我的“生命的教育”。
        最后让我们怀着感谢、感激、感恩的心一起唱起《烛光里的妈妈》这首歌,表达我们对全天下所有母亲那份情谊吧!(请全体起立,共唱这首歌,播放视频、师生同手语舞)

四、课外作业布置:
        1.为母亲(亲人)画一幅肖像并写下心理话,或写一篇关于母亲(亲人)的作文。
        2.回报母亲(亲人),帮母亲做饭、洗衣、洗脚、捶背等。
五、板书设计
                      我 的 母 亲
                               老舍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