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指导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月第1期   作者:邓培梅
[导读] 在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学生兴趣等方面进行培养。
        邓培梅
        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新舟小学    563127
        摘要:在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学生兴趣等方面进行培养。对于小学语文高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在学习上逐渐丧失积极性,因此需要对其学习兴趣进行激励,才能使其保持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要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语文知识的能力和方法。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指导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阅读一直是学习内容中从未缺少的部分,这一部分内容所考察的是学生对于阅读内容的理解与认识。在这部分内容中,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与思考能力,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与运用能力。
        一、每日一问培养独立思维能力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是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独立思维,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并思考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所以对于学生这一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教师可以通过每日一问的方式对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进行培养。问题主要围绕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上,这样既能训练学生的思考能力,又能使学生充分理解语文知识。
        我在教授学生《落花生》一课时,便通过为学生创建趣味学习情境的方式将学生引入到本次课程中。在课堂上我运用教室中的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出了几幅图片,其中有农民正在刨花生的场面,有正在摔花生的场面,有将花生炒熟的场面。之后我问学生:“大家知道花生是怎样长出来的吗?花生为什么又叫落花生呢?”学生回答说:“看图中应该是从地里长出来的。”“是的花生长在地里,上面有花生秧,当花生秧开花后落下,花生才会开始在地下生长。所以才叫落花生。”我接着为学生进行解答,并再次提问:“那你们又知道农民是怎样将花生摘下来的吗?”学生们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面,不知道该如何作答。于是,我告诉学生说:“其实花生长在花生秧上是非常结实的,当花生成熟的时候,一般会拿着花生秧往一块石头或圆木上摔打,这样花生才会脱离秧子落下来。”学生对于这样的情境是非常好奇的,于是,我便指着其中摔花生的图片让学生观看。这便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将学生顺利带入到本次课堂的学习中。
        二、自主解读阅读内容
        在教授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语文课程知识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自主解决阅读内容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在课堂运用更多地学习方式解答阅读中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升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对阅读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并回答课后问题,之后再对学生地回答进行纠正,如此,便能使学生在掌握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时候,充分掌握良好的阅读信息和阅读知识。
        如,教师在为学生讲授《景阳冈》这一课文时,便可以一边组织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阅读,一边在讲授的过程中,将文本的写作顺序运用信息技术显现出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写作内容。此课文的文字内容较多,在课堂上,教师还需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阅读,在学生阅读过后,教师可向学生提问:“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之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阅读后的理解进行回答:“可以分为四个部分:1-4自然段在写武松在酒店喝酒,不听劝阻,执意上冈;5-7自然段在写武松见了官府榜文,知道真得有虎,但是仍然要上冈;8-12自然段在写武松与猛虎较量,打死了老虎;13自然段在写武松下冈来了。

”在学生对文章的写作顺序进行描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点击电子屏幕上的信息,显示出“喝酒——上冈——打虎——下冈”这样的写作顺序。这也有利于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记忆,可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三、展示图片视频效果
        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为了能够让学生对语文阅读中的信息进行了解,便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与阅读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学生可以通过对图片、视频的观察,了解阅读信息,从而使学生对阅读能力进行了解,对阅读信息进行深入认识。
        笔者在指导学生阅读《少年旅行队》这一阅读内容时,就根据文章内容选择了节奏较为欢快的《明天会更好》这首歌曲的旋律为学生进行播放。使学生能够从歌曲中的旋律中感受到其中表现出来的快乐节奏,再带着从音乐中受到的愉快情感感染进入阅读,学生也就更能从阅读中认识到这一内容中所表现出来的旅行欢快感。一位学生谈道:“这个文章分为几个不同的旅行部分,每一部分中的语言表达都能看出作者的愉悦心情,就像第一小节‘出发’中的几个连续问句:都准备好了吗?没有忘记带昆虫网吗?没有忘记带标本箱吗?这几句就充分表现出了学生的兴奋心情。”由此可以看出,为学生营造阅读时的情感氛围,也能够帮助学生理解阅读内容。
        四、传授多种学习形式
        在对小学语文高段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励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为学生传授多种学习形式的方式为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掌握更多有效的学习方法,这也能够使学生对于语文学习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激励学生的进步。
        我在教授小学生《北京的春节》一课的时候,便在课堂上给予了学生充足的时间自主学习此课的内容,并在学生自主学习了此课的内容后,让学生说出自己在课程中所掌握的知识,由此使学生能够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现在大家面前。在课堂中一位学生完成自主学习的内容之后,回答说:“我在这篇课文中掌握了‘醋’‘饺’‘拌’‘眨’‘擦’等生字的读音,并了解了不同生字的含义。还从这篇课文中了解到了北京过春节的各种习俗,腊八的时候要喝腊八粥、腌腊八蒜,还要购买大量的春节用品,买杂儿拌、买爆竹等许多吃的、穿的、用的,在腊月二十三的时候要吃糖。从文中描述的春节准备过程、春节、节后习俗等描述中,可以看出文章是按时间顺序描写的。从文中所运用的语言中还可以看出,文章中运用了北京的儿化音进行表述,更能让我们感受到京味。”在学生表述出自己的学习成果之后,我对学生进行了表扬。可见以此方式进行教学,也能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中,教师通过口头作文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每日一问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通过探索学生的爱好可以培养其文化理解能力,这些对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均已得以验证,希望这些方法能够为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提供合适的教学方法。对小学语文高段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励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创建趣味学习情境、重复释读同一文本、传授多种学习形式等方式进行教学,这能够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上不断收获更多知识,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成长。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运用自主攻克生字词、自主解读阅读内容、自主展示学习成果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这些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能够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能力得到更快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戚玲,王伟山.信息技术与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4):150.
        [2]陈宝花.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调查与策略研究[D].扬州大学,2016.
        [3]韩文波.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52):33-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