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普元
红河县阿扎河乡中心完小 661600
摘要:小学语文教材编写体例都是单元的固定形式。针对这一特点,不少研究人员就对单元整体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取得了比较可观的成果,也形成了各有特色的单元教学模式,给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进一步探索优化单元整体教学方案提供了思路。本文以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为例,在梳理现阶段的单元教学模式运用的现状,并对目前的单元整体教学方案提出可行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优化
一、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的特点
一是整体性。顾名思义,这是单元整体教学模式最本质的特征。也就是将有联系的不同事物综合起来,将其整合成一个整体。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基本就是将每个单元的课文割裂开来地讲,而忽视了各个单元之间的联系,使得原本相关的知识点被强行分割成更多的独立的小点,加大了小学生的记忆难度,也增加了语文学习的枯燥感。而在单元整体教学模式下,语文教师需要拥有较高的教材把握力,从整体的角度对整个单元内的课文教学任务进行顶层设计同,同时还应该注意单元内几篇课文以及不同单元之间的联系,秉承整体思想进行教学设计,根据学生实际对原有课文内容进行适当删减,确定并围绕某一个特定的主题重新编排课文顺序,整合可能的教学资源,从而高效完成教学任务。
二是高效性。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每一个单元内的课文时基本是按照识字、写字、分析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课文的写作手法等步骤进行的。每篇课文大概需要2-3课时才能讲完。这样一来,留给学生自主运用语文的时间和机会就会减少,学习的效果也不会很少。而采用单元整体教学模式,能够给学生更多自主支配的空间,每个单元用5-6个学时即可讲完,剩下的时间就可以用来进行拓展阅读训练、习作表达练习以及综合训练等,既能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还能激发他们在语文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促进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三是实践性。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的运用,能够促使更多的小学语文教师改变传统的重视文章内容的挖掘而忽视语文学科的综合性特点的模式,帮助小学生意识到语文的实用性,给其提供实践机会,将所学语文知识能够真正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将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实践活动整合到一起,延伸课堂,拓展学习空间,体现语文学习的实践性。
二、小学语文课堂实施单元整体教学的价值
首先,有助于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单元整体教学下,学生拥有了揣摩少篇、历练多篇的机会,在教学单元内精读课文时,带领学生对文本进行仔细琢磨,然后通过自读课文和拓展阅读进行练习,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其次,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基础阶段。如指导学生进行单元学习前的预习,使其从整体上宏观地把握整个单元需要学习的内容,就能对知识的难易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教师也可以给学生提供有效的预习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就会更加重视预习,并形成一定的预习能力。再如,单元整体教学给学生预留了更大的自由利用时间,是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措施。教师通过讲读课文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引导他们积极思考,从自主学习中体验到自学的快乐。然后利用自读课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自学环境,给学生设计一些与单元主题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带着任务去自主阅读。同时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认真思考,并提出新的问题。这样逐步培养学生自觉去自学的习惯,还能掌握一些自学的好方法。
此外,单元整体教学还能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每个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定一两篇课文进行精讲,这为“举一”,然后让学生在其他的自读课中,将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知识和分析课文的方法运用其中,是为“反三”。教师不能将学生的眼光局限于一篇课文的狭小天地里,而是可以引导学生对单元内的课文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点,从而实现从点到面的迁移。
三、小学语文课堂单元整体教学方案的运用现状
第一,单元整体教学知识点的确定缺乏合理性。知识点是教师教学的抓手,整个单元的整合与教学活动也是围绕这些知识点展开的,其连贯性、系统性就显得至关重要了。但笔者在对部分语文教师的访谈中了解到,教师在选定单元教学知识点时存在随意性,导致不够系统和连贯,而且有些教师还继续使用上一节用过的单元教学的教案中的知识点,缺少适合本班学生的知识点确定的依据。此外,笔者还发现,每个年级之间的知识点有重复的情况,说明在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师个人能力有限无法做到尽善尽美。
第二,单元教学目标把握不准。教学目标是对与预期教学效果的表述,对整个教学过程中具有引领作用,还能让学生明白通过本单元的学习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但通过对本校语文教师单元整体教学个案的观察和分析发现,部分教师在整合单元教学目标时,语言表述太过笼统,没有写清楚与该单元主题相关的知识、技能和学习测录,可操作性不高,且不同年级制之间的单元教学目标没有体现出明显的梯度和层次,预期的教学效果自然无法达到。
四、小学语文课堂单元整体教学方案的优化策略
(一)师生共同挑选并整合单元选文
开展单元整体教学需要教师对现行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全面地梳理,然后再邀请学生一起挑选他们喜欢的课文进行整合。为此,教师可以在正式教学之前,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将本学期所学教材课文全部浏览一遍,然后对本班的学生对教材中课文内容的喜爱程度进行调查,这样组合的选文会让学生更感兴趣,学起来也更有劲头。然后教师分析学生的调查表,并对他们不喜欢的课文进行归类,如题材、体裁、作家、内容、是否背诵等。然后再据此删减篇目,确定最终的单元整体教学的选文。
比如,在调查之后,笔者将教材中的单元字词进行整合进行整体教学。以《操场上》一课为例,在备课过程中,笔者发现该课文是旧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课文,在内容上除了个别文字表述稍有变动外,并没有多大的变化。而笔者所带班级的孩子在一年级上学期就已经有意识地开展加一加、减一减,从生活中识字,掌握了多种识字方法。我们还在每周组织亲子阅读,所以,孩子们目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和阅读能力,且高于教材要求的目标。在教学这一课时,就不能再按照老教材要求那样。一番思考后,笔者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整合。
(二)确定单元教学目标,渗透学科核心素养
从前文的论述中我们已经知道了设置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单元整体教学时应该确定有明确的目标引领,并做好单元教学设计,这样之后的课堂活动以及师生之间的对话才更有意义。同时,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核心素养目标替代了就课标中提到的三维教学目标。教师在设置单元目标时,还应该在其中明确出具体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即言运用、思维发展、审美鉴赏、文化传承。其中语言运用是后三各要素的基础,在设置单元整体学习目标时要重点突出。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渐深入,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不断被革新,教师们一直都在积极探索,在此背景下,教师应该深入研究部编语文教材,思考开展单元整体教学的新方案,改变目前做的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并将学科核心素养贯穿进去,整合课内外资源,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朱芳毅.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作业的设计[J].教学与管理,2018(17):54-56.
[2]朱永霞. 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的实践研究[D].广州大学,2018.
[3]陈文浩,郑翠红,张宇聪,邓静友,何爱芳.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C]. .《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五卷).:《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总课题组,2018:1237-1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