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萍
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第一中学校
摘要:诗词鉴赏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有效性的诗词鉴赏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自身的语言能力,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传统文化。基于此,本文将重点探讨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实施古诗词鉴赏教学,希望笔者的拙见,能够给广大教师同胞们提供合理性的借鉴。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中国中学;诗歌评价;培训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出,我国教师的教学方法、目标和策略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教师着重关注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在语文中的诗词教学中,人们更加重视诗词鉴赏,可以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当下高中语文诗词鉴赏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诗词教学和其他汉语教学模块之间存在差异。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接触诗词鉴赏的机会比较少。教师经常使用灌输教学方法进行诗词教学教育,教学方式非常单一,限制了学生学习古代诗词的学习效率的发展和提升。
(二)忽略诗词的特殊性
诗词所使用的语言与学生经常使用的语言有很大的区别。诗词本身的语言具备丰富的内涵,简单性的文字,就能够展现出丰富的知识,学生难以理解。然而,很多教师会忽视诗词的特殊性,采用常用的普通的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教育,不仅降低了教学效果,而且限制了学生对诗词文本的了解。
(三)将教学与现实分开
教师在进行诗词教学时,还应重视教学内容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性,否则很难使得学生形成深刻的学习记忆。特别是对于诗歌的评价,教师会忽视诗歌内涵中的艺术观念和美感,会忽视教学的生活化,从而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高中语文诗词鉴赏教学有效性方法研究
(一)注意学生对诗歌之美的感受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理解四次表达的观点。它也从根本上不同于诗歌教学和其他汉语教学模块。教师应该用这种特殊的文学来作诗。以表达式的形式公开属性。中国古典诗歌的特点是语言简洁大方,只需几句话就可以在读者面前展现一幅宏伟的画卷。诗歌所表现的艺术观念之美,源于生活,是一种语言。通过运用艺术意象法,教师应让学生在诗歌评估的过程中形成适当的诗歌印象,以正确理解诗歌写作的目的和意义,并理解诗歌评估技巧的发展。
(二)强调学生对古典诗歌的背诵和品味
在解释古典诗歌时,教师应注意多层次的学生分析和研究。在不同的层次上,学生对古典诗歌有不同的理解。在这方面,教师可以使用背诵和品味教学方法,以便学生可以通过评估古典诗歌来获得评估技能。大声教学也是学生探索古典诗歌之美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介绍某些朗诵和阅读技巧,以便学生了解诗歌本身的韵律,节奏和情感,并教他们背诵。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发展关于古典诗歌的语言意识。语言感一旦形成,不仅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诗歌,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当前语言学习的效率。
(三)注意背诵古诗的教学
背诵教学是发展古代诗歌有效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可以通过背诵来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语文老师应该帮助学生复述古诗。教师还应让学生了解阅读的节奏和技巧。在阅读时,他们还应注意情感色彩的表达,强调关键词和句子,并让学生体验优美的诗歌情调。阅读应包括速读、仔细阅读、精读和熟悉阅读的阶段。
初始阶段的主要要求是学生应该能够正确理解和阅读。封闭阅读阶段基本上要求学生耐心仔细阅读,并通过仔细阅读来理解诗歌的内容;在精读阶段,学生需要了解基础知识并阅读见解;在熟悉的阅读阶段,学生需要根据记忆的愿望来理解诗歌的含义。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背诵优秀的古诗,这对培养学生的心情和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很有帮助。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还可以定期举行朗诵比赛,这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增强学生对古代诗歌的记忆。
(四)通过类比来品尝诗歌的形象
诗歌对象中的图像,单词和句子通常包含多个图像,通过教授诗歌,可以发展类比思维,这对提高学生的评估技能有很多好处。例如,诗歌中的“梅花”象征着高贵而持久的性格,诗歌中通常的“菊花”展现出的是保真与纯正,而“红鹅”则是向往与怀旧的象征。与此同时,类比还可以是诗人的情感与客观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让学生在诗歌的意境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这样更加的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魅力,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好的情感体验。比如诗人想要抒发自己壮阔的胸襟则会选择浩浩荡荡的江水作为诗歌的物象,而当诗人想要怀古思今时就可以对比一些不同的客观事物的景象,或者是通过作者对于不同时间节点事物景象的记忆,这样才能够让学生通过诗歌的物象来感受诗人的情感,让学生在类比的思维中更加深入的了解诗歌的形象。
对诗歌类比的评价也可以是同一位诗人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作品的比较,或者是同一类型和不同作者的作品的有效类比。许多诗人由于其个人经历和社会地位的变化,也将引起思想上的重大变化,这可能会在诗人的诗歌中得到体现。例如,比较李清照的《醉花吟》和《音慢》,这首诗《醉花音》主要是年轻闺阁女性的“苦恼”,其次是“音慢”。该国崩溃和家庭遭到破坏的“悲伤”从根本上是不同的。通过类比评估还可以帮助学生更真实地品尝诗歌中提供的某些图像。
(五)指导学生比较阅读
在教授鉴赏教学时,教师应适当地应用比较教学方法,以鼓励学生对诗歌的某些思想和感受、风格和特征以及表达方式等有更深入的了解,扩大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综合技能和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比较相同主题的诗,相同背景的诗,相同作者的诗和相同风格的诗。此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将一些具有不同写作基础、作者风格和诗歌写作技巧的诗歌进行比较。通过比较研究,学生可以突出诗歌与诗歌之间的异同,可以突出比较的优点和缺点。在比较研究中,学生能够提升自身的语言理解能力、诗歌评估技能,并提高自身的文学成就,拓宽自身的视野,发展自身的想象力。
(六)通过积累诗词创作常见手法鉴赏诗词
诗词使用表达技巧,都是与诗词的文体特征和美学追求相适应的。诗词常用的表达技巧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比、反语、反复等修辞技巧,以及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兴(间接抒情的诗词)、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诗词)等表现技巧。熟谙其特征与功用,对参悟诗意十分有益。这些诗词表达技巧的获得不能依靠教师的灌输,而需学生结合自身鉴赏实践进行总结。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把一些零星的鉴赏体会总结成规律性的东西。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适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更深入,这样学生的水平才会慢慢提高。
综合上述,在高中语文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全面地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就一定要对教学方式进行有效地优化与创新,对学生进行积极地引导,明确学生的鉴赏方向,拓展学生的鉴赏思路,促使学生在高效掌握鉴赏知识的同时还能不断提升自身的鉴赏能力,从而保证高中语文鉴赏任务的高效完成。
参考文献:
[1]张蓉.中国诗学史话--诗学义理识鉴。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1.
[2]谢珊珊.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浅论[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3年03期
[3]齐秀萍.抓住意象,抓住诗词的灵魂--高中语文古诗词意象教学研究[J].新课程(教研版),2012,10(8):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