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玉玲
河南省驻马店市 驻马店实验小学 463000
摘要:现如今,我国教育教学正处于新一轮课程改革不断推进深入的形势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因此而面临着全新的任务和要求,亟需进行全面地改革和创新,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从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创新教育教学方法、重视阅读教学环节三个层面出发,全面地分析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有效方法和创新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策略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引,要求教师转变落后的教学行为和方式,调整课堂教学的策略、结构和体系,将学生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中解放出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和探究学习,提升教学有效性并引领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每个小学语文教师都需要主动革新思想、转变观念,结合现实学情来推进教学方法和策略的革新,最终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观念是具体行为的先导和指引,传统教学观念下教学活动往往是混乱无序的,学生难以实现自主学习和有效发展,只能成为接收知识的“容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顺应新课程改革发展变化的趋势,彻底地从过去“以师为本”、“师道尊严”以及应试教育等传统的观念中走出来,坚持并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全新思想,肯定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充足的学习空间和探究机会,营造自由、宽松且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情绪,进而促使学生主动发表观点和见解、提出问题和质疑。
例如,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很多教师都占据了课堂主导权,学生们在课堂中被动学习知识,不仅造成了课堂氛围的枯燥,甚至使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所以,笔者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积极营造学生们感兴趣的课堂氛围,如,在课堂中,笔者会主动与学生们对话交流,通过对话交流的方法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在对话过程中,笔者还会倾听学生们的学习见解,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方法,发现学生们遇到问题时,笔者会耐心给予指导,让学生们感受到课堂的自由平等。另外,笔者还会设置学生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们在这段时间里自由学习,消化已学知识,巩固课文基础知识。这样,笔者通过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选择的策略和手段,教学方法的科学有效与否直接关系并影响到最终的教学效率和质量。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主动地创新教育教学的方法,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
1.利用问题探究法,促进学生自主探究
问题探究法的运用可以彻底扭转灌输式的落后倾向,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究,真正深入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重点研读语文教材课本的内容,提炼出其中的重点、难点与要点知识,结合学生的具体思维状态来设计出集启发性、开放性为一体的问题,找准教学时机来向学生进行提问,以充分发挥出问题的驱动作用,直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不断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可以主动活跃、发散思维,自觉主动地展开学习、思考和探究。
例如,在教授《走月亮》时,本节课程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探究性,所以,笔者在课堂中设置了问题探究环节。课程开始后,笔者先带领学生们对课文内容进行学习,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然后,笔者再从教材中提炼问题,通过问题来启发学生们的学习思维,提出问题后,笔者会给予学生们独立思考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学生们可以围绕教材进行分析,这不仅可以锻炼学生们的思考能力,同时还加深了学生们对课文的理解。一段时间后,学生们得出答案,这时,笔者再让学生们回答问题,展示自己的答案,根据学生们的答案,笔者可以了解到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这样,笔者通过利用问题探究法,促进了学生的自主探究。
2.利用小组合作法,促进学生共同发展
小组合作是新课改所倡导的创新方法,其目的在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状态,增进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往来,营造更为活泼开放的课堂氛围。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主动对班级内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水平、性格特征等情况进行全面地了解,在此基础上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标准来将学生们分成4-6人一组的学习小组,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展现的机会;其次,教师需发挥出引导的作用,鼓励学生主动展开组内的沟通、讨论、互动与交流,分享各自的观点与看法,实现思维碰撞和互补,最终让学生实现共同的发展和进步。
例如,在教授《夜间飞行的秘密》时,本节课程笔者实施了小组合作探究法展开教学,首先,笔者利用课前准备时间对学生们的学习水平进行调查,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方法,然后,笔者再根据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对学生们进行分组,每个小组5人,小组成员划分好后,笔者再正式展开教学。在接下来的教学中,笔者会布置一些探究任务,通过任务来引导各小组展开讨论,任务下发后,笔者会给予学生们讨论的时间,让学生们在课堂中充分交流,发挥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在学生们讨论的过程中,笔者则会在班级中巡回,观察学生们的讨论情况。这样,笔者通过利用小组合作法,促进了学生的共同发展。
三、重视阅读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路径,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和开始,所以做好阅读教学工作十分重要。
1.引导学生课内阅读
教材课本是学生开展阅读的主要依据,也是课内阅读的基本形式。所以,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化、个性化的课内阅读,教授学生基本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促使学生可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巧妙利用恰当的方式来展开对课文的阅读,深入理解课文的主旨大意和中心思想,学习生字新词,积累优秀的文字和段落,掌握生动的表达方式和技巧,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例如,在教授《呼风唤雨的世纪》时,小学阶段应该注重学生们的阅读教学,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才能促进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对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会注重阅读教学环节,指导学生们正确的阅读方法,帮助学生们更好的掌握课文内容。这样,笔者通过引导学生课内阅读,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2.积极拓展课外阅读
阅读是一个广泛的能动过程,因此不能局限于教材课本之中,而是要向着更加广阔的方向进行拓展和延伸。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积极地去拓展课外阅读,向学生推荐各种适合时代发展和学生身心发展状况的课外读物,让学生从中积累知识和写作素材。此外,教师还应当定期地开展课外阅读分享活动,鼓励学生分享课外阅读的心得和体会,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帮助学生增长见识,同时也可以不断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实现文学素养的发展和提升。
例如,笔者每周都会开展一次课外阅读活动,通过课外阅读来丰富学生们的知识视野,在课外阅读过程中,笔者会让学生们进行摘抄,积累更多词汇,使学生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笔者通过积极拓展课外阅读,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深入的形势下,各个学科教育教学都应当做出适应性的转变和创新,以此来满足全新的任务与要求,继续展现学科的育人功能。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当真正认识到自身所承担的职责与使命,把握课改的理念和要求,通过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创新教育教学方法、重视阅读教学环节等策略的巧妙运用,来助力语文教学的转型和升级,最终让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实效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周慈婵.新课改下小学语文的教学策略创新[J].农家参谋,2018(24):165.
[2]屈开太.新课改下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1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