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榕
安徽省淮南第二十六中学 安徽省 淮南 232038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目标已经从智力教学转向综合素质教学。在此基础上,小学语文教师以前遵循的教学理念以及在该理念下制定的教学策略都不再适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逐渐进入了小学语文教师的视野,因此小学语文教师承担了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那就是在自己的教学中实施这一教学理念。
关键词:生本理念;有效执行;小学语文
不同的教育时代对教师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在素质教育时代,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师水平的要求。换句话说,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将会成为教学和课堂的关键部分,他们可以主动学习和探索语文知识,而不必被动地听取小学语文老师的解释。但是,所有这些都是基于小学语文教师有效实施生本理念,这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做出一些努力。
1.正确认识生本理念
为了使小学生发挥学习语文知识的主观能动性,更积极地参与阅读教学活动,并成为阅读的主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首先正确理解生本理念,积极改变其传统的教育观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效贯彻生本理念,使学生真正感受到阅读的乐趣。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组成部分,提出了“以人为本”的观念,这也是生本理念的主要理论渊源。它强调了对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的尊重,并建立了以生活为导向的绿色阅读课,使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阅读主人。传统的教育理念是将教师视为教学的关键要素,而课堂是教师教学的关键位置,学生只是老师传播知识的对象。大部分学生在教室里读书都是由老师组织的,老师只是向学生介绍书籍的知识,而教师的讲解代替了学生的学习。学生只会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思维不会波动,这不仅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发展,还使得学生缺乏阅读的兴趣。生本理念的落实就可以改变这些现象,教室是学生的主要学习位置,它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将独立学习和阅读。在独立学习和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将能够或多或少的理解和感悟文本内容,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动机,使学生的思维与众不同,并使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2.包含有趣的教学因素
小学生具有活泼活跃的性格特征,因此对枯燥的教学过程不感兴趣。因此为了在自己的教学中落实生本理念,小学语文教师需要致力于为学生创造一个令人兴奋的学习环境。目前,教师需要探索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并在此基础上整合各种有趣的教学因素,让他们自己的教学过程变得充满趣味,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呼风唤雨的世纪》中,教师需要让学生理解科学技术在二十世纪带给人类的变化,以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目前,老师将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比赛,学生必须组成一个个小组参与到比赛中。教师将使用多媒体来介绍各种各样的科学技术,在此基础上为学生出题。每次介绍科学技术时,每个小组都必须派一名成员讨论其带给人类的变化。顺利说出变化的学生就可以为自己的小组累积1分。比赛结束时,老师将根据每组的分数奖励学生。教师这样做能够激发学生的竞争力并鼓励学生积极探索20世纪科学技术。
3.鼓励学生开始阅读
在小学教授语文这门学科时,阅读是学生必须体验的环节。因为语文知识是一个需要积累的话题,阅读是最重要的积累方式之一。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阅读喜好,这一点是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明白的。因此,在鼓励学生开始阅读时,小学语文教师就需要允许不同的学生各自选择自己喜欢的书,以便他们开始阅读。这样,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例如,小学语文课本教材中有很多文章介绍了著名的名胜古迹,例如长城和颐和园。基于此,教师将允许学生开始撰写有关“景色”的文章,而学生将不得不用文字展示自己喜欢的景色。为了撰写精美的文章,学生需要在上课前阅读,以积累足够的写作材料和写作技巧。
有些学生喜欢颐和园,他们将收集与颐和园相关的阅读材料,有些学生喜欢苏州园林,并且他们收集的阅读材料都基于该主题。当前,学生选择的阅读材料是他们的兴趣所在,因此他们可以积极阅读。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喜欢的风景,然后更好地创作自己的文章并促进个人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为学生分配更多的写作和阅读任务,以鼓励学生积极寻找自己喜欢的阅读材料并积极开始阅读。
四,开展信息化教学
近年来,中国的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目前,各种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教育等许多领域。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积极以及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以便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为自身的阅读教学提供许多资源。信息技术不仅是丰富语文教学的有效工具,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其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还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并发展了他们的独立阅读能力。例如:在教授游记《记金华的双龙洞》时,老师并没有直接向学生介绍所学的知识,而是使用多媒体来显示以下场景:用彩色画笔绘画的画家参观了双龙洞,他将在道路上,外部洞穴,从外部洞穴到内部洞穴的入口处看到和听到的场景都记录在了自己的纸上,进而呈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学生欣赏完画家的绘画过程后,老师会问学生以下问题:你们从画家的绘画过程中学到了什么语文知识呢?这将激发学生的思维。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详细阅读和分析该篇文章,然后自己去找出相关的语言知识。
5.实行“三训一练”模式
落实生本理念,创建有效的语文教学课堂。我们学校的所有语文老师都在积极学习生本理念,并结合我们学校的“三学一练”的基本教学模式,积极地实践和不断创新,努力使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有着全面的发展。 “三学一练”的意思是:自主学习-一同学习——引导学习——展开练习。自主学习:自我学习,这是预习或者初学过程,学生可以使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来完成新的学习内容。目的是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体验学习过程并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人,进而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学习能力,质询能力,思考能力和思考能力。一同学习:互动讨论环节,这是一个交流,学习和合作的过程,目的是深化基础知识和困难的解决方案,加深理解和经验,并发展学生的协作,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习:显示反馈并改善环节,这是显示反馈并提出改进建议的过程。目的是在前两个回合中显示对学习成果的反馈,并教导,改善和增强。展开练习:加强教学知识的内部化。这是使用知识解决问题并实现知识内部化的过程。我校的低年级汉语课堂教学遵循“一心一意”的原则,课堂中考虑了识字教学。
6.有效渗透德育
课堂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思想和道德品格。为了有效地渗透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在特定的教学过程中努力工作,创造一种尊重学生价值观的教育环境。《可贵的沉默》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教师该如何使学生理解作者的意图呢?他们可以对导语进行有效的设计:“现在你们过着幸福的生活,父母已经为你们做好了一切。所有这些你们也静静地享受着,但仍然不满意。学习了今天的课本,或许你们的想法就会有所改变。”这样的设计可以鼓励学生反思和提出问题,以干预课文的学习,这将使他们理解:生活就是他们需要珍惜的;他们需要知道,感恩永远是美德不变的遗产。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去进行德育知识的应用。教师可以将写作转变为素描,教科书剧本,讨论等,以便学生可以在执行特定操作时具有特定的经验。在个人经历中会有更多的个人感受和对道德品格的很好理解,并且老师的目标将会实现。学生不仅会对语文变得更加感兴趣,而且还将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一般而言,生本理念的顺利实施可以鼓励小学语文教师营造民主,和谐和自由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可以沉浸其中,进行自我学习和合作学习,同时获得技能。
参考文献:
[1]石玉艳.小学语文课堂贯彻“生本”理念的途径[J].中华少年,2018(19):151.
[2]陈昌博.注重以人为本,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J].新课程(小学),2016(09):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