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月第1期   作者:孙雪梅
[导读] 时代一直在向前发展
        孙雪梅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梁才街道办事处中心学校  256658  
        摘要:时代一直在向前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就是其重要标志。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信息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教师的教学方式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不知道如何应用信息技术,不能活用信息技术的教师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与此同时,由于该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时间还不长,经验不足,仍有很多教师使用困难。本文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信息技术;教学应用
        在传统教学中,教科书和黑板是教师最重要的教学工具,教师通过口述和书写逐步教学生课文中的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思维发展的不熟练和人生经验短暂,一些文章没有类似的经验,在理解文章的意思和作者的感情上总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阅读能力不足。但是,在这个新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师们指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向,深刻影响着整个教学方式的改革。从这个角度来说,在当今时代,没有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师必将落后于时代,无法满足社会各界对教育效果的需求。具体而言,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充分理解阅读教学中客观存在的各种问题,然后尝试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来解决这些问题,为有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奠定了基础。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从传统教学经验看,阻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提高的问题有三个。其中,第一个问题是学生不懂文章知识。与成年人相比,小学学生自身的思维发展还没有完成,各种思维能力也不完善,对抽象事物的理解存在困难,而生活经验的缺乏使学生很难利用自己的经验来理解文章的内容。第二个问题是教师教学目标不足的问题。在传统的教育中,教师不太重视学生的个人感受,学生也没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往往在不同的层次出发,教师说话也只是觉得自己应该说,不一定是学生真正需要的。不了解学生,就不能实现教学效率化。最后一个问题是学生自我检查的不足。这种不足可分为两个方面,即教师没有培养学生的意识,学生也只是上课,不关心知识的强化,而学生下课后没有正确的系统知识检查机会,很难掌握自己学习的知识。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的话,学生的学习就没有方向性,失误也多,不利于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发挥技术优势,创造视听场景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教师首先要认识到,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信息技术的最大优势是知识表达形式的多样性。对于同一篇文章,教师可以将其以图像转换的形式具体表现出来,也可以通过适当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的复杂感情。这比传统教育更加生动形象。特别是对思维发展不成熟的小学学生来说,鲜明的照片和感人的音乐比无聊的文字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也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这样,学生的学习效果自然会好起来。
        例如,在文章《琥珀》的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其信息技术的优势进行教育。琥珀是非常罕见的东西,特别是包裹生物的琥珀被称为奇迹。只是看课文,学生可能无法意识到这种东西的宝贵。此时,教师可将其制成动画片,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远古时代琥珀的形成过程,这样能产生声临其境之感。

这样,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印象就会更深刻,所取得的学习效果也更好。
        2.丰富教育资料,拓展学生认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良好的信息技术,教师也能利用网络这一丰富的资料库,帮助学生充实文章知识,扩大学生的认知,同时帮助学生理解文章。要想深刻地理解文章内容,就必须理解作者写文章时的情况,理解那个时代的背景。这样,就能真正理解作者的心境和文章的意思了。通过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在网上轻松获得这些知识,整理后呈现在学生面前。这对阅读教学肯定有很大帮助。
        例如,在教学《出塞》这一古诗时,教师可以收集相关资料,向学生讲述诗人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诗中所表现出的豪爽气概。当时诗人正处于工作不顺利的阶段,在兵营工作时,亲身感受到了边疆生活景象,接触到了豪放而慷慨的边疆士兵。在这种情况下,各种感情在胸中激荡,于是写了这首诗。理解了这些背景后,学生再次去读这首古诗,会更好地感受其中的各种感情。
        3.通过信息交流,把握学生的情况
        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信息交流优势,加强与学生的课堂交流,实时把握学生的情况,并据此调整自己的教学。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和学生即使在上课的时候,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文字和照片等各种方式的交流,教师可以随时回答学生的疑问,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在课堂上作业的完成情况。在这种信息支持下,教师更容易理解学生需要哪些方面的教育内容,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重点,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
        例如,在教学《白鹅》这一课文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在课堂上遇到的问题来调整自己的教育。如果教师发现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本课中的生词,下节课中可以强调这些生词。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就可以立即解决,学习效果也会提高。
        4.记录教学过程,继续反思进步
        要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教师应利用信息技术记录自己的教学过程,用于自己和学生的反省。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对教师教育水平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而且,有了信息技术,教师可以记录和反省自己每天上课的过程,思考自己哪里做得不好,以及应该怎样修改。同时,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供这些视频,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正确的指导,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学《囊萤夜读》时,教师可以记录讲义的过程,看自己在讲解生字时是否有错误,在说明文章的意思时学生是否能理解。学生在课堂上也可以通过看录像与自己的认识进行比较,发现自己的错误和遗漏,进行正确的修正。
        综上所述,教师为切实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必须充分发掘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这一技术使自己的课堂更加生动形象,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李小苗,寇波.浅谈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J].小学教学研究,2017(29):20-21.
        [2]李雅波.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8,35(z1):12-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