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晖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流芳幼儿园 430000
摘要:在幼儿园科学领域的教育活动实践中,教师不仅要引领幼儿参与科学探究,还需要激发幼儿的科学参与积极性,因此教师需要通过丰富的教育活动引领幼儿参与,增强幼儿的探究主动性,强化幼儿的实践能力,培养幼儿的科学应用意识。在教师的培养和幼儿的配合下,每一位幼儿都将凭借科学活动实现进步和成长。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领域;教育活动
在幼儿教育中,科学领域是五大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升科学领域教育活动的实施效率,教师可以通过详细的设计,合理的安排进行教育活动筹划,引领幼儿在愉快的活动参与中建立兴趣,积极锻炼自己的操作能力。在科学领域活动安排中,教师需要通过活动目标的合理设计为活动开展奠定基础,以合理化的目标引领幼儿健康成长;教师可以通过科学领域的活动安排保证科学活动的实施效果,切实引领幼儿在各个环节中认真参与;教师可以通过科学领域活动评价的积极开展鼓励幼儿,激发幼儿的活动参与主动性。
一、科学领域活动目标的设计
为了使科学领域教育活动的实施更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教师需要对其活动目标进行详细设计,保证每一项科学领域的教育活动都能够以明确的目标为导向进行开展。只有具备了明确的活动目标,科学领域教育活动才能够有序开展和进行,切实引领幼儿体验趣味活动。
例如,教师为了更好地开展科学教育,需要通过详细的活动目标设计进行教育筹划。教师在引领幼儿参与自然种植科学探究活动的时候,结合自然种植科学探究的活动实施目标进行了详细设定。首先,教师分析了幼儿的发展阶段,发现幼儿最需要的是观察和认知,因此,自然科学活动的活动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认知能力,促使幼儿在观察中对于植物产生基本的认知和了解;其次,教师设计的第二个活动目标就是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促使幼儿在愉快的自然种植体验中积极参与,达成动手实践操作能力的强化;再次,教师设计的第三个活动目标就是培养幼儿热爱自然、珍惜植物的可贵品质。经过三项教育目标的合理设定,教师已经完成了自然科学活动的设计基调,能够在后续的教育活动实施中高效进行科学活动的安排和筹划。
二、科学领域活动环节的安排
教师需要通过科学领域活动的环节设计,保证每一个环节都有序进行。只有将各个环节进行合理安排,才能够在实验教学中不至于手忙脚乱。
因此教师需要对于科学领域活动进行环节设计和安排,尝试结合这种环节的设计进行活动引领。
例如,教师在引领幼儿参与“瓶子吞鸡蛋”趣味科学探究活动的时候,为了保证科学活动的实施效果,教师进行了详细的活动环节安排。一开始,教师通过提问的形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请幼儿观察玻璃瓶是否能够将鸡蛋“吞下去”?然后,教师会通过科学实验演示的形式对幼儿实施教育展示,促使幼儿在观察中了解瓶子吞鸡蛋的“神奇”科学现象。接着,教师会邀请幼儿共同参与科学实验的探究,鼓励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参与,共同针对趣味化的科学实验进行操作。最后,教师结合幼儿的实验操作成果进行教育评价,帮助幼儿借此建立个人自信和科学探究主动性。在教师的帮助和趣味活动环节的安排下,每一位幼儿都能够参与到活动中,切实感受到科学活动的参与乐趣。
三、科学领域活动评价的开展
当教师引领幼儿完成了科学领域活动的参与之后,教师需要针对幼儿的表现和活动参与情况进行评价,借助评价纠正幼儿在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肯定幼儿的进步,帮助幼儿建立科学实践自信。
例如,教师在引领幼儿参与“变色的花朵”趣味科学探索活动时,会针对幼儿的活动实施成果进行教育评价。教师在教育评价中首先肯定了幼儿在活动参与中的表现和进步,针对幼儿的成长给予了肯定和赞赏;同时,教师针对幼儿在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指导,帮助幼儿了解在后续的科学活动实践中应该怎么做。接着,教师又针对幼儿在科学活动中密切合作、积极帮助他人的可贵品质进行了教育评价,借此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完善个人素养和可贵品质。在教师的积极评价和认真引导下,幼儿不仅通过科学活动建立了个人自信和活动参与积极性,还结合教师的评价建立了强烈的科学活动参与兴趣。
综上所述,幼儿教师为了提升科学领域教育活动的实施效率,需要从活动目标的设计,活动环节的安排和活动评价的开展等层面实施教育引导,保证每一项科学领域的教育活动都能够起到应有的教育效力。在科学领域教育活动的参与中,幼儿不仅能够感受到快乐,还能够接受科学的洗礼,实现认知,实践等各项能力的充分锻炼和提升。为了提升科学领域教育活动的实施效果,教师则需要借助巧妙的设定和合理的安排进行教育引导,保证每一位幼儿都能够投入到科学领域活动体验中。科学领域教育活动的实践,不仅能够为幼儿的教育活动增添乐趣,还能够使幼儿不断进步,不断成长,实现个人综合素养的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韩爱花. 幼儿科学领域与幼儿游戏的巧妙结合[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
[2]莫赫音.幼儿园班级科学区角建设的创新与实践[J].教育观察,202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