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治群
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下堡寺镇校区
摘要:生本理念这一教学概念的提出对素质教育理念中强调学生主体性这一教学目标进行了延伸与进一步的具体化,它能够更好地肩负起指导教师在教学环节中推动学生学习地位转变的任务,使教师能够在其具体理论的指导作用下不断完善课程教学中的多个环节,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促成学生学习素养的提高。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之中教师为了落实生本理念于课程之中,应该首先对生本理念进行更加细致的研究,并深入其框架的具体内容之中做好相关的实践策略研究工作,以此真正实现强化学生学习主体性的目的。
关键词:生本理念;小学语文;实践策略
素质教育理念所提出的强调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环节之中积极地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明确学生在学习活动之中的主体地位,以此推动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并带动学生学习素养的提高。现阶段所提出的生本理念教学概念正是对这一目标所进行的分析延伸,它能够更加为教师在教学环节之中提供更加具体的理论框架,对教师对课程主体性转变的实践起到更强的指导作用。在本文中,笔者将展开论述教师应如何制定与其框架相适应的教学策略,真正落实生本理念于课程之中。
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
1.善用数字资源激发学生兴趣
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是为了能够在教学环节之中调动起学生的主观意识,使其在对教学内容的主观兴趣作用下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环节之中,并以此使学生能够在教学环节之中发挥出主观能动性,从学生个体的主观层面推动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在小学语文教学环节之中教师首先可以利用现阶段学生强烈的好奇心理,通过形式新颖的数字资源利用,以对教学内容丰富而生动的表现形式激发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以此从主观层面推动学生主体性的强化。
例如在《白鹭》这一课的教学实践环节之中,笔者即通过构建媒体情境的方式在小学阶段的教学创新了教学内容的表现方式。在课堂之中,笔者在学生对文章的初次阅读之后,为学生播放了一段真实拍摄白鹭生活习性的视频资源。视频中以真实的拍摄手法对白鹭进行了全方位立体的呈现,这一对教学内容新颖的表现形式快速地吸引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其能够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视频资源的观赏过程之中。在视频内容对白鹭生动的表现方式之下,学生能够对白鹭这一形象产生更加具象的认知,并且真正由立体的认知建立起了对文章内容的学习兴趣。在媒体资源作用下形成的学习兴趣作用下,学生将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
2.创新游戏活动培养学生兴趣
游戏是一种十分符合小学学生现阶段兴趣心理机制的实践形式,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之中落实以学生学习兴趣为本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将游戏形式与教学内容进行适度的结合,以此创新课程游戏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促成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为此教师应该立足于实际的教学目标之上,做好游戏性与教学性的平衡工作,以此使学生能够真正在游戏框架之下产生学习兴趣,并在兴趣的作用下切实得到学习能力的提高。
例如笔者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认识到学生在对生字生词等基础知识进行储备积累学习环节之中学生常常因为这一教学环节的枯燥性而难以高效地参与其中,于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切实地融入到这一环节之中,笔者以学生的兴趣为本对教学环节进行了游戏化的创新。在创新的游戏模式之下,学生能够真正被游戏的形式所吸引,并投入到生字生词的记忆游戏环节之中感受这一学习环节的魅力,真正产生相关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的学习活动之中在兴趣的吸引下更为积极地参与到生字生词的储备环节之中去。
二、以学生的学习个性为本
在以往的学习活动之中学生个体的学习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皆有不同,所以班级中的学生个体往往存在着较强的学习个性差异性。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之中为了强化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应该重视起学生学习个性差异在语文学习活动之中的实际表现,并在以学生学习个性为本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对教学环节做好分层化的设计,以此使生本理念能够更加具体地落实在教学环节之中,为每个学生个体创造真正符合自身实际学习能力的探究空间,以此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强化。
例如在《桥》这一课的教学实践环节之中,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预习环节之中,笔者即结合班级学生的学习个性,做好了预习任务的分层工作。在实际的预习环节之中,班级中语文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在笔者的要求下首先通过翻阅工具书等方式对文章中的生字生词进行查阅,并要求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阅读内容的朗读工作,以此建立起对文章的初步认知基础,为学生后续课程中的学习实践奠定阅读基础;而针对班级中学习能力适中的学生,笔者则要求该部分学生在阅读环节之中尝试对文章的主要叙事内容进行整理,使学生能够建立初步的认知基础;而相对于班级中语文阅读能力相对更好的学生,笔者要求学生对其中感人的句子进行了整理,使学生能够更加细致地聚焦文章内容,为其后续的阅读实践奠定了更为具体的基础。以学生的学习个性为本创设了分层任务环境,使得学生能够真正在符合自身实践能力的任务环境之中切实地展开自主学习,并奠定其有利于其后续学习的认知基础,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创造条件。
三、以学生的学习体验为本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实践之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感受语文教学内容,教师还应该将以学生的学习体验为本落实在具体的教学实践环节之中,这要求教师能够真正了解学生现阶段的学习特征,并根据其具体的特征做好相关教学设计不断拉近学生与教学内容的距离,引导学生展开与教学内容的互动,以此促成学生对知识内容的体验,强化学生的主体性。
笔者在阅读教学实践之中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加自主地对文章中的情感价值建立起主观认知,优化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常常通过构建生活情境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以此促成学生自身情感与文章情感建立起共鸣,强化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情感体验。例如在《秋天的雨》这一课的教学实践之中,笔者即引导学生展开了描述自己印象中秋天的交流活动,使学生能够通过回忆自己生活中秋天画面的方式构建了生活情境。在这一情境框架之中,学生对于秋天的喜爱之情能够在自身的表达语言之中不断叠加,并不断深化学生个体对秋天的喜爱之情。这种情感经验的调动正与文章中的情感线索相符合,于是学生在对文章文字的阅读过程中将更好地体验其中的情感价值,由此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实现了对文章理解的深化,促成了学生主体性的强化。
为了强化学生在学习实践之中的主体性,落实以学生学习体验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还可以通过构建问题情境的方式,以科学的探究方法设计问题框架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以此使学生能够在问题框架下建立起对教学内容产生过程的体验,促成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增强。例如在《腊八粥》这一课的教学实践之中,笔者首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在初步阅读之后思考文章的主要叙事内容,使学生建立起了阅读基础;之后继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其中描写腊八粥的语句进行了整理与分析,使学生能够在基础之上延伸出了更多认知细节;最后,在笔者的问题之下,学生将对文章中作者的写作情感进行深入的探究,这使得学生能够真正结合基础与细节感受全文中作者充沛的情感,完成了阅读理解目标。这一问题青金大哥创设使得学生以层层深入的方式构建了阅读认知体系,真正体验了知识产生的过程,深化了学生理解的同时强化了其主体性。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实践之中,教师只有真正对生本理念进行更为细致的分析与研究,并在其框架之下做好教学策略研究实践,才能够从多方面优化教学环节,使学生在课程之中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实现强化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陈丽卿.小学语文教学中生本理念实施路径[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6(42).
[2]向庆美.小学语文课堂中生本理念的途径[J].当代旅游,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