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诣涵
河南省驻马店市 驻马店实验小学 463000
摘要:三年级属于小学中段,此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两年的语文学习经验积累,所以此时就应当涉及到“作文”这一在语文学科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的项目。文章以三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人基础素养状况进行分析,然后立足于教师面临的实际教学状况提出合理开展作文教学的相关建议,从而实现小学中段作文教学的高效化。
关键词:三年级;作文教学;小学生
作文能力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必须要培养的一项重要能力。具备良好作文能力的学生可以实现全面的清晰优美的词汇,特别是在考试中也更容易给教师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现阶段,我校在学生作文这方面的教学工作是相对不足的。尤其表现为学生的书写整体质量相对一般,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他们课堂学习效率的提升。因此,分析学生书写能力相对薄弱的原因并基于此推行相关的教学策略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一、三年级学生作文写作基础解读
本文之所以认为三年级是学生接触作文学习最理想的阶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依据:
第一,此阶段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语文字词。小学是学生正式踏上求学之路的出发点,此时的学生语文基础素养非常薄弱,掌握大量的生字和生词是他们要面临的重要学习任务。所以在低年级时期,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会允许学生用汉语拼音替代自己不会写的汉字。但是这种写作方式在正规的作文写作中是不允许出现的。而当学生进入三年级后,他们已经具备了两年的语文学习经验也积累了一定的汉字基础,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查字典,遇到自己不会写的生字生词可以通过字典的帮助写出来。而正是小学生对汉字的掌握有了一定的基础,这也成为他们正式学习作文写作的一个重要条件。
第二,小学生的课堂纪律意识和服从意识有了明显提升。教师一系列的教学工作要想取得预期成果,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学生的贯彻力和执行力是否达到相关标准。如果学生对教师发出的教学指令置若罔闻或根本不重视,那么教师的整个教学过程将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一系列措施推行后的预期也不会很理想。但是进入三年级以后,绝大多数学生已经基本适应了校园的学习节奏和生活节奏,对学校或班级的规章制度也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也都会根据校规校纪规范自身的行为,遵守教师的教学指令。学生所展现出的这种良好的纪律意识和服从性,是教师开展作文教学的一个优势条件和基础。
第三,文章书写选择相对平庸,缺乏新意。以叙事类文章为例,叙事性文章是小学语文作文的重要形式之一,写出情节饱满的叙事性文章对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提高具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叙事性文章一般要求学生写一件令自己印象最为深刻的事。从表面上看,这种命题方式留给学生很广阔的自主选择空间,学生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选择相应的时间和事件进行写作。但是很多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却忽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那就是文章写作的新奇性。要想实现自己的文章在众多文章中脱颖而出,必须要写出具备新意、观点新奇的文章。但是当下阶段很多小学生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写作叙事型文章时仍然选择那些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事情,例如自己过生日、庆祝国家节日以及自己家庭生活的片段等。虽然这种立意并没有错,但是由于这种写作思路题材的学生数量实在太多,从而增加了自己的文章给阅卷老师留下深刻印象的难度。
二、三年级学生作文写作教学策略
经过上文的分析和系统性阐述,我们可以把三年级这个小学中段时期理解为学生学习作文写作的一个黄金时期。
所以,为了提升学生的作文写作学习效率,文章给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第一,严格要求学生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学生的书写姿势不端正,精神不够集中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可以通过教学指令的方式得到解决。教师可以把对学生书写时提出的基本要求以教学指令的方式在班级内贯彻下去,明确要求学生在书写时应当做到哪些基本工作。例如教师作出以下规定:1.在书写时首先要调整自身的情绪,把自己的心静下来;2.书写过程中的坐姿要端正,不可以东倒西歪,更不可以直接趴在书桌上;3.书写过程中双眼要紧盯书本和作业本,不可以东张西望,左顾右盼;4.当其他同学在书写时,不可以打扰或影响。教师将这四点规定列为学生在书写时必须要遵守的标准,一旦发现学生违背这些规定要立刻严厉批评。通过教学强制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需要指出的是,这四点内容并不是教师本人书写教学工作的全部和唯一标准。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班级内学生的具体情况和个人的教学方式制定出更加具体更加有针对性的要求。而且教师在执行这些规定的过程中,张弛程度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如果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的书写习惯已经初步养成,整体的书写质量相对之前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此时教师可以适当减轻规定的执行力度。不要让学生心中的那根弦一直紧绷,否则会出现矫枉过正的情况。
第二,作文写作的系统性教学。系统性教学包括的内容相对多一些,本文依据相关的实际调查和对教育理论的研究程度,提出系统性教学可以从书写和题材这两个基本方面入手。首先是书写方面,书写不仅在作文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学生整个求学之路上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所以教师要从最基础的阶段抓起,让学生在初期便能养成一个良好的书写习惯,作文写作时保持一个清晰工整的卷面给学生带来的益处是非常直接而可观的。所以在开展作文教学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首先把文章的整体卷面摆在重要位置,认真写好每一个字,不可以潦草。而卷面教学同样也可以贯穿到日常学习的细节中去,让学生能够充分重视书写这一项内容。其次便是题材的选择了。众所周知,作文的题材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但是适合小学生学习的通用型文体主要是记叙类文章。所以教师可以把此类型的文章教学作为一个重点内容,开展专题性写作教学,从文章主题的选择到内容形式的丰富以及收尾部分的规划这三个方面系统性传授学生有关文章写作的知识。首先在选择主题时必须要鲜明且具有代表意义。比如文章要求学生写某个特殊的日子时,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写一些有意义的节日(比如我国的传统节日以及植树节、环境保护日等),选择这些题材比选择自己的生日是更有优势的。而在文章内容写作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安排一系列的事件来进行细节阐述,这也是为了进一步烘托主题的需要。在事件安排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写得详细且具有代表性,更重要的是和文章的主题要保持高度一致。结尾部分必须要回忆整篇文章的主题……这里所列举的内容只是教师在开展作文专题教学中的框架性内容,在实际教学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向他们传授更多的知识,逐步实现学生作文写作水平的提高。
三、结语
作文是语文学科中的重要部分,具备出色的作文素养和扎实的作文写作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在语文考试中取得理想分数更有利于其自身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作文教学工作,把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汪向明.坚持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三校生”高考语文试卷分析及展望[J].成才与就业,2009(04):12-14.
[2]郝洁.小学语文中高年段叙事类习作教学述要——例谈课文中隐含的叙事法则[J].语文教学通讯,2018(Z3):148-149.
[3]徐飞.举证与质疑——例谈批判性思维在叙事性材料作文立意中的作用[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7(34):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