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月第1期   作者:张亚丽
[导读] 语文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张亚丽
        河南省驻马店市  驻马店实验小学      463000
          
        摘要:语文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则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开始阶段,只有做好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并提升教学质量,才能够为学生高年级学习和未来长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从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组织开展趣味活动、合理利用信息技术、科学设置教学评价四个层面出发,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展开全面地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策略
        受应试教育等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过去小学语文教师多将教学的核心和重点放在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上,一味地运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忽略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最终只能是造成语文教学的低质低效,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产生了负面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彻底摆脱落后思想观念的束缚,结合现实学情去推进教学方法的创新,最终才能够实现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的根本目的。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和主体,只有在教学的过程中突出这一点才能够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实现主动且全面的课堂参与。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从根本上转变“以师为本”、“师道尊严”以及应试教育等传统的思想观念,坚持并落实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全新思想,主动以真诚的态度和亲切的话语来和学生进行互动往来,以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建立起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出自由、民主且宽松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情绪,能更加主动地参与语文学习,发表观点和看法、提出问题和质疑。
        例如,在教授《慈母情深》时,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多以教师主导课堂,学生们在课堂中处于被动的局面,这种教学模式对课堂氛围以及学生们的学习情绪有着严重影响。所以,笔者对课堂教学理念进行革新,如,笔者在课堂中会主动与学生们沟通,通过对话交流的方式了解学生们的内心,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另外,笔者还会在课堂中设置学生自主学习空间,在这段时间里,学生们可以自由提问,将自己的问题提出来,针对学生们的问题,笔者会耐心给予解答,帮助学生们排忧解难,完善学生们的学习过程。这样,笔者通过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能力发展。
        二、组织开展趣味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学习活动和行为通常是受其兴趣和需求的直接影响的,也就是说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促使其展开主动学习和探究。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创新教学的方式与方法,以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结合语文课程知识来设计、组织和开展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的趣味教学活动,包括游戏活动、竞赛活动、角色扮演活动、实践活动等等,真正实现寓教于乐,活跃教学的氛围与状态,促使学生在娱乐的同时来学习语文知识、方法和技能,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所在,最终才能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
        例如,在教授《搭石》时,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游戏活动对他们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们的学习特点,笔者组织开展了趣味活动。首先,笔者介绍本节课程的内容,让学生们初步了解搭石这项活动,然后,笔者再将搭石中的道具进行革新,通过搭建积木来模拟搭石的场景。活动开始后,笔者让学生们提前设计好搭建的内容,然后,让学生们多人一组共同搭建,在整个游戏活动中,学生们都表现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这样,笔者通过组织开展趣味游戏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加快学生知识理解
        学生知识理解的速度和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整个教育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不能再局限于语言讲解加黑板板书的教学手段中了,而是要不断学习以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善于利用多媒体、电子白板等信息技设备来辅助语文课程教学,对语文知识进行信息化、动态化的加工和处理,并以图片、动画、视频、声音、文字相结合的形式呈现出来,创设更为直观且形象的教学情境,从视觉和听觉等多个层面来刺激学生感官,优化学生感性层面的认识,以真正加快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教授《鸟的天堂》时,上课后,笔者先让学生们对课文熟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生们阅读结束后,笔者再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们展示了几组图片,通过图片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在展示的过程中,学生们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了图片上,笔者利用图片来呈现鸟类生活的场景,并在展示的过程中,让学生们从课文中勾画出相应的描写内容,有了直观情境的辅助后,学生们的学习过程更加轻松,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刻。这样,笔者通过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加快了学生的知识理解。
        四、重视阅读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认识并了解世界的基本路径,同时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开始,只有抓好、抓牢阅读教学才能够有效提升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提高对阅读教学的关注与重视程度,一方面积极地引导学生展开课内阅读,使其从中学习生字新词、表达方式和技巧, 培养学生的语感;另一方面,教师应该主动拓展课外阅读,向学生推荐各种优秀的课外读物并定期开展课外阅读分享活动,拓展学生知识视野,帮助学生增长见识,以不断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例如,在教授《慈母情深》时,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阅读教学十分重要,所以,笔者更加注重阅读教学环节。课程开始后,笔者先带领学生们对课文进行熟读,让学生们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阅读过程中的节奏变化,随后,笔者再给予学生们独立阅读的空间,锻炼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在学生们阅读过程中,笔者则会观察每一位学生的阅读方法,发现学生们出现问题时,笔者会及时纠正,完善学生们的阅读方法。另外,笔者每周还会开展一次课外阅读活动,通过课外阅读让学生们积累更多课外知识,丰富学生们的知识视野。这样,笔者通过重视阅读教学环节,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五、科学设置教学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评价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判定与反馈,也能够成为改进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有效依据。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从根本上认识到教学评价的重要性,改革过去以学生个体成绩为单一标准的评价模式,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全面发展作为评价的出发点,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多元化方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最终结果,以肯定学生的努力与进步、指出学生的问题和不足,促使学生可以从中受到鼓舞和激励,实现个性化的发展,树立起强大的学习自信,以助力教学质量的提升。
        例如,在教授《松鼠》时,很多教师都忽视了课堂评价环节,导致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受到影响。所以,笔者针对课堂评价进行了优化处理,如,笔者设置课堂检测环节,通过检测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们的学习水平和知识掌握的情况进行评价,提升学生们的学习自信心。这样,笔者通过科学设置教学评价,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总而言之,提升教学质量是最为基本的教学任务和目标,同时也是现阶段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必然性要求,是继续展现学科育人功能的关键所在。所以说,作为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必须要真正明确自身所承担的职责与使命,把握课程改革发展和变化的趋势,明确全新的任务、目标和要求,着力推进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组织开展趣味活动、合理利用信息技术、科学设置教学评价等策略的运用,以更加全面有效地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的优化,最终提升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参考文献:
        [1]孙久明.重导入,设情境,提趣味,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J].华夏教师,2017(10):41.
        [2]项红梅.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之我见[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33(02):170-171+174.
        [3]王吉道.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3):2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