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熙
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联合苗族乡中心校
摘要: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是一门不可或缺的重点学科。通过对小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可以帮助学生从小获得用数学思想处理问题的能力。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使用游戏化教学的方式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有效的新型教学方式。本文主要阐述了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游戏化教学运用的重要性,并针对当下教学现状,进而分析了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的应用,以望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小学数学;数学教学
虽然和语文一样,数学也是起源于实际生活并最终要回归其中的一门学科。但是因为在实际生活中的选材方面存在区别,致使两个学科之间几乎没有任何关联性。数学是一门以数字为基础元素,以数理关系为逻辑纽带连接而成的一门学科。所以,客观性和理性是数学学科最典型的描述方式和代名词。这种学科特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数学课程的整体教学气氛相对平淡。但是,具备活跃的课堂气氛,并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其中是提升数学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这二者之间的一个平衡点,而这个平衡点就是本文提到的游戏化教学模式。
一、游戏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意义
游戏化教学是当下广受学生欢迎的新型教学模式,即教师在课堂中适当的使用游戏,将课堂的整体气氛由严肃转化为轻松,将学生感兴趣的游戏作为其教学工作的辅助工具。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而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掌握学习知识,提高注意力。游戏化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灵活使用,可以发挥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重大作用:
第一,游戏化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激发课堂教学氛围。上文所述,数学是一门崇尚理性和客观性的学科,这种理性和客观性在教学过程中表现为真理性认识的唯一性和题目答案的确定性。在客观题和客观性认识占据大量篇幅的数学教学中,学生针对某个问题做出多样性的解答得到多种认识的情况是比较少的,这不像语文主观题的解答,要求学生言之有理即可。也正是在这种特殊的氛围影响下,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氛围是相对低迷的。但是游戏化教学模式的使用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虽然该模式不能改变数学学科的客观性和理性,但是它可以把探索数学知识客观性的过程变得丰富多彩。用游戏化的模式开展教学探索工作并得到最终结论,这对数学课堂气氛的烘托是非常明显的。
第二,游戏化教学模式符合了学生的学习诉求。在初中时,学生要学习的知识内容中有很多重点和难点。而当教师的教学工作的进展到这些重点和难点时,学生陷入理解困难致使教师不得不暂停教学给学生答疑解惑,整节数学课的运转便陷入停滞状态。学生想要学习更多新知识的学习诉求也就无法得到有效满足。游戏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在教学方式上实现了创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当自己遇到问题时,便会主动提出并和教师一起探讨,而不是提出问题后就放弃思考并等着教师把答案递到自己手上。学习问题的解决时间被缩短,教师的教学计划推行就更加顺利,学生的学习诉求也因此得到了更大的满足。
第三,游戏化教学的影响。目前,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中依然使用教师讲授、学生听课的方式。由于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连续性,但其学习内容本身相对枯燥,小学生难以在这种课堂中集中注意力,从而导致学生逐渐养成课堂被动学习的状态,影响其自身的听课质量。但是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不断在课堂中加入游戏可以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其听课质量。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往往使用问答问题进行互动,而这种教学方式往往无法有效锻炼学生思维。
二、游戏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游戏化教学模式归根结底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把游戏元素应用到课堂中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不是让他们享受游戏过程。所以在游戏化教学模式应用之前,教师首先要明确模式的定位,不可以本末倒置。针对游戏化教学模式辅助教学的具体策略,本文提出了下列建议:
第一,使用游戏不断巩固数学知识。教师在课堂中教授知识时,需要对其进行有效巩固,不断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认知,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相关知识内容。对于小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而言,数学是一门内容复杂而枯燥的科目,知识内容十分零散,在课堂中通过加入游戏教学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巩固知识,有效提高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有效掌握相关知识点。比如,教师在对概率问题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可以听过加入竞赛式的游戏方式,教师可以通过抢答、试卷问答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解答一些概率方面的问题,不断巩固知识点,并公布竞赛中表现突出的学生,通过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不断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快速而有效的掌握概率类的知识点,并将其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在一定程度上不断缩减教师学习的压力。
第二,游戏活动与数学思维的培养。思维的养成是学习和解题的关键所在,有些数学问题是固定的解答思路,还有数学问题是发散性解答思路。这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学会其中的思维模式,就能够举一反三,这种能力的培养是每个数学教师教学工作中的必经之路。只要思维模式形成,大脑中就会出现数感,看到类似的知识或者题型,解答方法和过程就直接出现脑海里了。
培养具备这种思维的学生,可以采取游戏与课堂的结合,让游戏的玩法转变成数学问题的解法。这样做,首先可以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心里难度,其次可以全面提高班级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在融洽性的教学氛围中学习新的数学知识,进行自身数学认知结构的完善。比如在克与千克知识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如下游戏活动,将小型电子秤拿到课堂,让学生感受到两袋盐与二分硬币重量的差异性,从而引导学生体会1克及1千克重量的差异性,然后让学生搜集一些重量为1克、1千克的东西,从而加深学生对重量单位的认识,这种游戏性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借助学生对硬币、苹果、盐等重量的感受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实现学生综合数学素质的提升。
第三,游戏活动与数学综合能力的开发。游戏活动与多种教学方式的结合,有利于实现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培养,这需要教师明确现阶段游戏活动的目标,让学生在玩乐中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实现自身潜力及智力的开发,实现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提升。比如在教完角的认识知识点后,学生会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相关图形的设计及制作,刚开始学生不太熟练,只能拼剪出比较简单的图形,为了实现学生这方面能力的拓展,教师可以展示一些比较特别且优秀的作品,让学生做得越来越好、越来越精美,这需要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个体差异性,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及创造力,根据实际教学状况,进行不同游戏环境的创造,让学生独立表现自己的聪明才干,给予学生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时间及空间,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得成长。
三、结语
游戏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变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方式,为整体的教学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种模式的应用给数学教学工作带来的改变,并通过相关具体的策略予以落实,真正实现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兵.浅谈游戏化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与评价,2019,(10):12.
[2]徐敏敏.游戏化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新课程(中),2019,(02):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