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有机融合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月第1期   作者:任荣忠
[导读]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教学密切融合,教师需要熟练地掌握各种信息技术的操作技能
        任荣忠
        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下堡寺镇校区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教学密切融合,教师需要熟练地掌握各种信息技术的操作技能,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保持课堂教学的先进性,从而更好地向学生传递知识。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设备、信息网络、信息软件等多种辅助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突破学习中的重难点问题,丰富学生的数学视野,让学生接触更多的数学文化,也可以巩固学生的学学习成果,使学生能够更好更快地理解与记忆数学知识。以下是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工作所总结的教学经验,希望能够为广大同仁带来帮助。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学习能力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通过语言来讲述数学知识,学生认真听课,虽然有一定的成效,但是对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要求较高,很多学生并不能及时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从而导致知识认知断层,数学学习效率降低。而信息技术教学方式的使用,能够改善传统教学的弊端,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具体化,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增强自身的信息技术使用能力,为学生创建更多精美、有效、合理的信息技术课件,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
        一、以信息设备为辅助,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科技的快速发展,让我们看到了更多元化的展示工具。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多媒体设备、投影设备等各种信息设备展示精美的课件,既能够为学生创设有效合理的学习情境,提高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同时也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目光,集中学生的学习精力,帮助学生高速运转思维,从而有效地推动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具备信息素养,灵活地运用信息技术设备展示各种抽象的数学知识,使学生能够顺畅地完成学习任务,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接收更多的数学知识,并完成数学知识的内化。
        例如,教师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由于小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这一抽象概念,因此在理解上出现了困难,同时教师在教学时也很容易出现不知所措的状态,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这一概念。而信息设备则可以改善这一现状,为教师教学提供帮助,如教师通过信息设备展示三份蛋糕,吸引学生的眼球,此时教师搭配语言描述,并提问:“这三个蛋糕十分香甜,老师要将其平均分给两个表现得最好的学生你们知道老师应该怎么分吗?”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道:“一人分一个,剩下的那一个再分成两半,一人一半,也就是一个人一个半。”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表示肯定,然后再通过信息设备进行动态化演示,将三个蛋糕平均地分给两个人,当每个人获得半个的时候,教师在引出“分数”的概念,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下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此时学生不仅能够更有效地掌握分数的概念,同时也会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更好地与教师进行互动,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总之,信息设备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帮助,具体地展示了教师的教学内容,学生也可以直观的看到学习内容,不仅能够快速的完成学习任务,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时刻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在课堂中与教师形成良好的互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精美的课件,然后选择合适的信息设备进行展示,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
        二、以信息网络为辅助,丰富学生数学视野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需要向学生传递教材内容即可,但是在现代化的发展中,对学生的学习要求越来越高,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性的知识,同时也要进行知识延伸,拓展自身的数学视野,才能够在社会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彰显自身的实力。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信息网络检索更多的数学学习资源,结合教学内容,恰当地,引入课堂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接触更多的数学资源,丰富学生的数学视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不仅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同时也是社会发展对学生学习提出的更高要求。为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备课的过程中找准课堂教学的重难点,以及所涉及的数学资料,然后利用网络的共享性与连接性,整理出丰富的数学资料,适当地引入课堂,此时需要注意资料的引用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引入,否则很容易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下降。
        例如,教师在教学《时、分、秒》这一课的内容时,由于教学内容相对简单,也符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因此,学生的学习难度较低,能够很快地掌握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此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涉及一些课外知识,丰富学生的数学视野,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文化。此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引入古代的计时工具“刻漏”,使学生能够充分地了解时钟的发展历史,也能够对本节课的认识更进一步。此外,教师在教学《平行四边形》时,也可以在课堂中向学生展示七巧板,并带领学生一同进行创作,利用七巧板摆放出各种各样的形状,同时也可以向学生展示古人所创造的七巧板结构,使学生能够深刻的体会古人的数学思想,并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总之,信息技术网络十分庞大,其数据数不胜数,也承载着无数的教育资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责任、有义务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为此,教师需要在课前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设计教学方案,并在网络中为学生检索具有学习价值的资源,采用有效的方式引入课堂之中,从而丰富学生的数学视野,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数学核心素养。此外,教师也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线上学习,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学习途径,增强学生自身的学习自主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以信息软件为辅助,巩固学生学习成果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黑板是教师陈列知识的主要工具之一,但是当数学知识较为抽象,或本节课教学内容较多时,很容易出现黑板内容错综复杂、排列不当等情况,使得学生的学习体验较差,同时学生也并不能从众多知识展示中明白哪些是重点学习内容,哪些是只需要了解即可。但是信息软件可以较好地改善这一情况,小学数学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难点问题,然后根据所设计的教学方案,将其落实在精美的电子课件之中,顺序排列得当、内容展示直观,既能够为学生带来美观的视觉,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一目了然,准确快速地找到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方向、有目的地探索数学知识,切实提高自身的数学学习效率。
        例如,教师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便是使学生切实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求解公式,并利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在设计电子课件时,将该部分的内容重点突出,首先为学生创设了生活化情景,将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进行展示,吸引学生的学习目光。然后引出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对比,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平行四边形。紧接着通过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引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使学生在已经掌握的学习经验基础上理解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最后教师通过信息软件制作互动性较强的练习题,既能够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同时也能够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有效结合,为学生带来了有效的学习经验,信息设备能够直观,具体地展示抽象的数学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信息网络能够丰富学生的数学事业,在小学数学课程课堂中融入更多的数学元素,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目光。信息软件能够制作出精美的课件,既可以突出教学的重难点,也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帮助学生巩固自身的学习经验。为此,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并不断地探索出更新颖的教学手段,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张超.浅析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有机融合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1):25-26.
        [2]孙会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1):27-28.
        [3]姚艳艳.探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1):5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