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海燕
黑龙江省八面通林业局初级中学校
摘要:作为支持新课程改革的最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正在使用合作学习方法,而且合作学习在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并有形式化和概括化的趋势。因此,研究四年级数学课中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非常重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合作学习的相关内容,解释了合作学习的含义,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条件以及限制小学数学有效合作学习的因素。最后,提出了提高四年级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效率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有效策略
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合作学习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活动中,而且为数学具有抽象性、严格性和广泛应用性的特点提供了广泛的适应性学习。目前,新课程改革提倡的合作学习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教师无法发挥合作学习的最大作用,只是把合作学习当做一个形式,那么教师如何理解合作学习的真正含义?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本文考虑了当前的情况,讨论了四年级数学课中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一、合作学习的相关内容
(一)合作学习的概念
相关文献表明,合作学习按主要方向分为四类:学生互动,师生互动,班级互动和全员互动。而以学生与学生的互动为特征的数学合作学习,根据既定的课程大纲概述了课堂学习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教师通过学生使用互动和其他方法分组学习,最终感知学生的认知、情感等,从而全面开展教学活动。
合作学习在数学上的有效性意味着:在结果方面,合作学习取得了明显的成果,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在过程上,通过合作学习,学生提高了学习效果,教师提高了教学效果;从长期影响的角度来看,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对学习数学、掌握数学学习方法的兴趣,并且学生的自然潜能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充分发展。
(二)开展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当代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Ellis和Futz认为:如果合作学习不是当今最大的教学改革,那么其至少是最大的教学改革之一。评论家充分肯定了实施合作学习的重要性:首先,学生们互相学习,并通过合作学习互相帮助。通过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学生会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为学生将来融入社会提供良好的基础;其次,学生通过在合作小组中学习为自己创造一个平静的学生氛围,使学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的主动性,展现学生的个性并反映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
(三)小学数学课的合作学习条件
并非所有的合作学习都是有效的,并且合作学习仅在满足某些条件时才有效。首先,学生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包括科学合理的座位安排和和谐的学生氛围。在正常情况下,合作学习按位置分组,而教师在分配座位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环境,以及性格差异等,从而为小组成员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为学生营造了一种凝聚力和轻松的氛围。而且,教师选择正确的课程是有效合作学习的基础,所以这并不意味着整个课程都适合使用合作学习方法,因此合作学习的内容应充分考虑课程类型、所涉及的知识领域和当时的学习氛围等因素。同时,学生的独立思考是有效合作学习的关键,而且合作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在独立思考后的相互讨论中理解并加强理解的过程,所以如果学生没有独立思考,学生将无法真正参与其中,也无法实现个人发展。因此,合作学习要求学生独立思考。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使用小组学习时要解决的问题
自从教师提出这种学习方法以来,实际上已经进行了合作小组学习的研究。在研究这种方法时,教师发现有必要从每个环节开始,并改进每个课程内容的学习方法,以便不断改进小组学习的形式。如果要讨论所有方面,教师可以从“教师、学生和学习”的三个方面进行讨论,并将小组学习模型适当地整合到这三个方面,以确保小组合作学习可以顺利进行。
首先,在实施小组学习时,教师必须意识到小组成员之间存在差异,而且小组成员的个性、性别和能力不同,以及每个成员都有不同的特征。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实施小组合作时需要意识到学生互补的重要性。鉴于每个小组的团结,教师应通过学习与合作实施一种新的竞争与合作模式;第二,教师必须合理划分小组成员的工作。由于小学生在实施领导和合作方面存在一些缺陷,而且学生对合作学习的理解不足,因此应在此领域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教育。也就是说,教师应鼓励小组成员参与小组学习,并使用这种激励性的方法和工具来促使小组成员树立信心,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并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三、合作学习法在小学数学教学小组中的实际应用
(一)合理分配队伍
小组成员的优化配置可以促进小组合作的顺利进行,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的潜力。根据学生的智力、个性特征和兴趣方向等考虑,从理论上讲,该小组应由3至6人组成。同时,合理分配团体成员可以促进团体之间的健康和公平竞争,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所以这要求教师清楚地了解每个学生,并与学生进行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
(二)合理的分发时间
有关中国小学生学习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在线和离线调查中近40%的学生专注于学习超过25分钟,但根据实际情况,显示的集中时间可能比此数据更长,因此,对于较短时间的小组学习,教师应让学生合理分配时间。例如:在学习“三角形”时,确保三角形是否等腰三角形时,教师要留出一分钟让所有学生独立思考,塑造学生的思想,并留出五分钟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最后,教师计划在十分钟内表达小组之间的意见,这样就使得小组时间得到合理分发。
(三)明确团队成员的责任
小组学习的顺利进行需要每个学生明确自己在小组中的分工。而且小组工作主要是为了解决小组中的单个学生仅充当“后备”的现象,尤其是选择独立、组织和协调的学生来担任小组负责人,让所有学生参与合作学习。例如,小组学生被分为表达者、记录员、检查员和法官等,而表达者是负责小组讨论期间的报告,记录员负责处理表达的陈述,检查员负责检查小组学生的纪律和想法,而且在小组讨论中,法官对学生问题的掌握程度负责。同时,因为每个小组由小组负责人领导,并实行分工以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所以小组交替角色可以驱使不喜欢讲演讲的学生为小组的荣誉而奋斗,也可以促使表达能力较弱的学生提高表达能力,从而起到相辅相成并共同进步。
(四)及时合作
教师不仅是小组学习计划者、考官和法官,而且还应该是小组学习的领导者,教师可以在学生自我指导的学习受到阻碍时(例如通过测量一个圆)来指导学生,并允许学生使用软尺、绳索和圆盘等这些工具来测量体积。因为一些学生仅使用软尺,并使用公式计算体积;一些学生可能会用绳子围成一个圆圈,然后用尺子测量绳子的体积,并根据圆的长度来判断。而对于那些暂时无法解决自己想法的学生,教师会使用合理的建议和并行方法来帮助学生。而且在数学冲突的指导下,小学生会因学习观点上的微小矛盾而在生活中造成重大冲突,并且在小组讨论结束提出建议和分享之后,大多数的合作学习小组在讨论和教师评论后都没有更多信息。因此,在有效的小组学习实践计划中,教师需要加强知识共享之间的联系,允许学生指导学生,让学生教给每个学生解决问题的想法,从而使学生发展思考“合作学习不仅仅得出是解决方案”。
四、结语
合作教学的开展利于学生们思维的形成,本文从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具体的实施方式,通过对实施方式的详细论述,为以后小学的教学提供一些借鉴,并为今后对学生的教学能够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唐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探究[J].学周刊,2016(20).
[2]王玉芝,陈夫宝.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S1).
[3]陈涛清.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及对策[J].小学数学教育,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