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月第1期   作者:苏建忠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发展,小学数学已逐渐实现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技能的提高。
        苏建忠
        广西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冶县川山缜中心小学  547104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发展,小学数学已逐渐实现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技能的提高。小组合作树立了学生团结协作的学习精神,教师应改进协作学习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本文旨在分析小组合作学习在基础数学教育中的应用,为小学数学教育提供教育理论基础。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数学;应用策略
        传统教学影响下的教学法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抑制了学生的探究和创新精神。由于这种情况,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数学老师不注意学习过程,而是采用不利于学生发展的知识注入模式,导致小学数学教育质量下降。改变了接受课堂教学的机械化和被动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享受学习和探索,并培养了信息收集,信息处理,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学生自身在课程中的有效学习,让学生能够实现对于知识的有效应用。
        一、合理划分组员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需要能够按照“组间同质性和组内异质性”的指导原则将学生分为不同的群体。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实现了群体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使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表达自己,使优秀和能力交差学生可以互相帮助,增加优秀学生的学习信心,改善学生的学习水平。团队成员的职责很明确,通常由一组4至6人组成,每个成员都可以成为团队负责人,并为每个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在确定角色后,团队成员必须明确其职责并执行各自的任务。同时小组负责人可以进行定期轮换,因此每个人都可以锻炼。团队成员必须了解老师解释的所有内容,并帮助其他团队成员获取知识。为了使小组合作学习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需要能够明确自身的定位,教师需要能够引导学生发挥出主管能动性。首先,教师必须学会在合作学习中充分思考,并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在课程的实际开展过程中,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时间,抱有良好的期望,加强对每个学习小组的监督和指导,对较低水平学生给予更多关注。
        例如,教师应通过反思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需要能够有效的改善这些问题,从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小学数学对于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需要能够把握好课程内容的特征来对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例如,当老师教有关立方体方面的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进行合作性探究并通过指导学生完成教育目标。学生可以在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中扮演“工程师”,并使用各种学习材料来建造工程建筑,并比较谁能更好地建造它们。收集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通过合作学习完成了所有学习任务。老师指导学生创建游戏,根据课程标准对项目进行分类,通过分组学习,并指导学生了解立方体和立方体之间的差异,并形成对这多种图形的感知理解。教师指导学生放置立方体和立方体,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的认知,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需要增加说服力,帮助学生进行协作,将整个教育联系起来,以此实现课程知识内容的有效开展,以便学生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学习任务并调动自主性和热情。
        二、科学设计任务
        小组合作学习还需要教师能够科学的设计课程内容,以保持学生的兴趣并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保持活跃。数学老师可以创造情境并主动参加到学生的数学合作学习游戏,以增加数学课堂的乐趣。但是,为了确保数学课程的进展,教师必须为各种数学活动的时间做出合理的计划和准备,以确保数学学习目标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小组合作学习反映了对学生主导地位的尊重,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老师参与。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数学老师负责组织,指导和协调,观察每个小组的合作学习状况,分析小组的学习问题,并为学生提供帮助。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将影响合作学习的进度。同时,老师必须提出建议,使学生能够打破思维定型观念,扩大学生的学习思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如果思维有误,老师必须引导学生认识到错误。


        例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首先创建与生活有关的知识情境。教师需要学生能够深入到课程知识的学习当中,并思考课程中的性质,教师应该将它们与生活中的情景进行比较。在生活场景中融入新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并且对参与学习过程更感兴趣。同时教师可以结合信息化设备,准备教学课件,通过PPT将矩形和正方形变成立方体和立方体的过程,使学生可以自己观察和感受三维图形的特征,有助于在三维图形知识和平面图形知识之间建立联系。每个学习小组结合自我观察,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在小组讨论中,老师指导学生学习知识,提取并总结学生的发言,以便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课程知识,为了帮助学生更清楚地理解知识和了解知识。
        三、注重课程引导
        为了使每组学生在学习中积极协作,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老师非常注意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提出问题后,每个小组的成员必须在协作学习过程中一起解决问题,以便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不仅可以积极地进行学习合作,而且可以将问题的答案汇总在一起,从而有助于提高协作,解决问题和协作学习的效率。这样能够让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促进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有效学习,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三角形”课程中,老师可以问学生三角形的边和角是否对称。三角形的形状特征是什么?生活中有哪些三角形的应用?这在课程中产生了一种悬念,激发了每个小组的好奇心和兴趣,并鼓励每个小组成员主动观察三角形,思考和分析三角形的性质,不仅提高了学生分析,独立思考和观察的能力。这样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共同解决问题时,教师达到了鼓励学生有效解决问题的教学目的,以激励每个小组的学生投入到对于课程知识的学习,从而使每个小组的学生合作以更积极地寻求问题的答案。进一步提高了每个小组的解决问题,合作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技能,并增强了学生对合作学习的热情。
        四、完善教学评价
        课程评价是小学数学课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教学内容,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方面,基础数学老师应该更加重视课堂评价,改变传统课堂模式下过于注重个人的现状,而应该以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和全面发展作为评价的起点特别是,教师应使用定性和定量方法相结合的方法来评估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最终结果,并鼓励小组自我评估和相互评估,以提高评估的客观性,包容性和公平性。鼓励和激励学生实现共同发展。
        例如,在教学《公倍数和公因数》时,教师经常忽略学生评估,但实际上课堂评估在集体教育中非常重要。为此,教师可以优化课堂评估过程,根据课堂表现评估学生,鼓励学生参加讨论,然后教师评估小组整体的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信心。通过这种方式,教师通过优化课堂评估过程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的信心。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法在课程实践中的应用是教师创新教学方法的直接体现,也是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因此,大多数小学数学老师充分了解自己的职责和任务,改变教育态度和观念,确定现代教育发展和变化的趋势,明确新任务,目标和要求,并整合学生。教师需要能够探索学生身心发展的状态,以实现策略的实际应用,例如小组成员的科学分组,合理安排探究任务,对课堂探究的兴趣,优化课堂评估环节,并促进聪明地实施小组协作学习方法并带动基础数学教育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任海艳.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2:42.?
        [2]庄嘉娴.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03:147-148.?
        [3]徐萍.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浅谈[J].中国农村教育,2019,05: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